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04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当前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加工参数要求,并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得到一个或者多个铸锻温度区域范围,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使得冲击力不超过待铸锻件的极限冲压承载力范围,这实现了根据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来控制铸锻过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铸锻过程中待铸锻件容易断裂的现象,降低了待铸锻件在铸锻过程中的加工成本。过程中的加工成本。过程中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
,尤其涉及基于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锻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利用工具或模具对还料施加载荷, 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使还料发生体积的转移和形状的变化, 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锻件。铸锻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 一是成形过程,即将规则形状的还料变形至所需形状尺寸的锻件; 二是控性过程,即通过变形实现锻件内部组织性能的控制。与其他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相比,铸锻是一种质量高且经济实用的制还或成形方法,特别是对性能要求高、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其优越性更为突出。铸锻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诸多工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0003]铸锻过程中,还料内的应力场和应变场是不均匀的, 导致锻件的变形是不均勾的, 将对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铸锻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铸锻一体成型机均为非等温控制性,由于铸锻一体成型机内部的温度是变化的,从而导致待铸锻件的塑性产生变化,所能承受的极限冲压力亦产生变化,由于铸锻件可能是不规则形状的,各种部位的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亦是不一致的,因而不调节冲压头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待铸锻件产生断裂,从而导致毛坯损坏,导致铸锻成本加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加工参数要求;所述铸锻加工参数包括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强度值;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得到一个或者多个铸锻温度区域范围;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将所述冲压头的冲击力传输至铸锻一体成型机控制终端。
[000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基于所述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建立塑性变化曲线图;
获取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从所述塑性变化曲线图中得到所述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所对应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判断所述实时温度值是否在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之内;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在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之内,则从塑性变化曲线中得到在该实时温度之下的塑性变形能力。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铸锻件的加工图纸参数,并基于所述加工图纸参数建立待铸锻件加工模型;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对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进行应力分析,以得到在各温度之下的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中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并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冲压头的极限冲击力,并从所述极限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极限冲击力作为第一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屈服应力值以及所述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冲击力,并从所述初始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初始冲击力作为第二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冲击力信息与第二冲击力信息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所述冲击力范围作用于待铸锻件的形变量,建立形变量数据库;获取当前冲压头的冲击力,并将所述冲击力导入所述形变量数据库中,得到实时形变量;计算所述实时形变量与预设形变量之间的差值,以得到剩余形变量;基于所述剩余形变量得到冲压头需要冲击的次数。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程序,所述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当前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加工参数要求;所述铸锻加工参数包括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强度值;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得到一个
或者多个铸锻温度区域范围;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将所述冲压头的冲击力传输至铸锻一体成型机控制终端。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基于所述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建立塑性变化曲线图;获取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从所述塑性变化曲线图中得到所述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所对应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铸锻件的加工图纸参数,并基于所述加工图纸参数建立待铸锻件加工模型;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对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进行应力分析,以得到在各温度之下的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中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并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冲压头的极限冲击力,并从所述极限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极限冲击力作为第一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屈服应力值以及所述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冲击力,并从所述初始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初始冲击力作为第二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冲击力信息与第二冲击力信息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并能够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当前待铸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加工参数要求;所述铸锻加工参数包括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强度值;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得到一个或者多个铸锻温度区域范围;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将所述冲压头的冲击力传输至铸锻一体成型机控制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铸锻加工参数要求确定待铸锻件各位置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基于所述待铸锻件对应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塑性变形能力建立塑性变化曲线图;获取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从所述塑性变化曲线图中得到所述待铸锻件需要达到的塑性变形能力范围所对应的铸锻温度区域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基于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以及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得到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铸锻一体成型机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判断所述实时温度值是否在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之内;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在所述铸锻温度区域范围之内,则从塑性变化曲线中得到在该实时温度之下的塑性变形能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确定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铸锻件的加工图纸参数,并基于所述加工图纸参数建立待铸锻件加工模型;根据所述待铸锻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对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进行应力分析,以得到在各温度之下的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初始屈服应力值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待铸锻件加工模型中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并基于所述屈服极限应力值以及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冲压头的极限冲击力,并从所述极限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极限冲击力作为第一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初始屈服应力值以及所述待加工区域的横截面积计算出一个或者多个初始冲击力,并从所述初始冲击力选取出最小值的初始冲击力作为第二冲击力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冲击力信息与第二冲击力信息得到冲压头的冲击力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锻一体成型机的生产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强方晓琴程孟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