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38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含有一背光模块和一第一偏光片。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一反射片、一扩散片。所述导光板用以导引光线。所述反射片用以反射所述导光板引导的光线。所述扩散片用以漫反射所述反射片所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扩散片相接。其中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由下而上依序设置。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由下而上依序设置。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由下而上依序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尤指一种防眩光的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科技发展越趋普及,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产品随处可见,而不论教育、娱乐、日常生活中都缺少不了对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使用。而也因为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与功能的多元进步,用户对消费性电子产品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并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观看电子产品屏幕。然高亮度的电子产品屏幕可能产生眩光(glare)的问题,眩光即为刺眼的光,其可导致人眼视野内的亮度大幅超过眼睛能适应的范围,造成视力疲劳、受损、甚至影响情绪等。因此,长期的使用LED背光源的高亮度产品,可能导致使用者的眼睛健康受到损害。然而,因应科技发展,常有使用者需使用例如视频会议、视讯授课等需长时间注视屏幕的情形,且重度产品用户亦常时间注视显示屏幕,防眩光的议题必须得到重视。
[0003]基于前述,市面上多种防眩光产品相应而生,以减少光源对使用者眼睛的直接照射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眼睛的疲劳感。然而,在传统的防眩光技术中,尚有较多的光源会直射入使用者的眼睛,使用者在需要较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屏幕的情况下,仍可能导致眼睛疲劳与视力受损。因此,为了解决长期注视电子产品屏幕导致的人眼疲劳及损伤,有必要提出更进步的防眩光技术,以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眩光显示面板,其具备优越的防眩光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5]详细来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含背光模块和第一偏光片。所述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反射片和扩散片。所述导光板用以导引光线。所述反射片用以反射所述导光板引导的光线。所述扩散片用以漫反射所述反射片反射的光线。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至少一扩散片相接。其中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由下而上依序设置。
[0006]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反射片包含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是通过于所述反射片上涂布数个扩散粒子而形成。
[0007]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反射片具有一镜面反射层,所述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镜面反射层上。
[0008]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镜面反射层以银或铝制成。
[0009]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扩散片包含基材和光扩散面。所述光扩散面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面,由粒径大小不一的数个扩散粒子所形成。
[0010]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扩散片更包含密着防止层。密着防止层设置于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光扩散面的另一面,用以防止光扩散面与导光板的密着。
[0011]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密着防止层由粒径实质上大小相等的数个扩散粒子所形成。
[0012]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扩散粒子是由透明树脂制成。
[0013]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更包含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色彩滤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的第一偏光片上方。所述色彩滤光片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方,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防眩光膜层,设置于所述色彩滤光片上方。
[0014]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更包含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色彩滤光片、和触控面板。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的第一偏光片上方。所述色彩滤光片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方,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所述触控面板具有防眩光膜层,设置于所述色彩滤光片上方。
[0015]通过上述实施例,显示面板可最大程度的提升对光线的漫反射效果。相较于传统防眩光方案,本技术揭示的显示面板更具有突出的防眩光能力,可最大程度的保护使用者的双眼,降低长时间使用显示产品所造成的眼睛疲劳、损伤等不适。此外,本技术揭示的显示面板亦可施用于各种尺寸的电子产品,例如大型屏幕或手持电子装置等,在用户观看影像或是触控使用产品时降低产品背光源的直射影响,因此可显着地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0016]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反射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扩散片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6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本技术所提到的「第一」及「第二」等用语并不代表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分。而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附图仅仅用以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真实尺寸进行绘制。而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可指二或多个组件实体地电性接触或间接地电性接触。
Terephthalate,PET)制成,而所述镜面反射层112b例如为银或铝制品。所述光扩散层112c是例如透过镀膜或黏着的方式,于所述反射片112的所述镜面反射层112b上涂布数个扩散粒子1122而形成。其中,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1122例如由透明亚克力树脂材料制成,其具有多种粒径大小不一的粒子,如图2所示。举例来说,所述扩散粒子1122可例如包含大粒径的扩散粒子、中粒径的扩散粒子及小粒径的扩散粒子等三种粒径组合。应理解的是,图2中所述扩散粒子1122的大小及数量,仅是用以示意,并非实际的尺寸、数量和架构。此外,所述扩散粒子1122的图案配置,可依实际需求作优化设置来达到不同的漫反射效果,本技术不加以限制。
[0030]藉由图2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所述反射片112的配置,所述导光板114引导过来的光线可由所述镜面反射层112b进行反射、以及通过所述光扩散层112c进一步雾化光线。亦即,所述反射片112同时具有反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的功能。如此,可减少直射入眼的光线、最大化漫反射的效果,以达到更佳地保护使用者双眼的功效。
[0031]请参阅图3,图3绘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背光模块,其包含:一导光板,用以导引光线;一反射片,用以反射所述导光板引导的光线;及一扩散片,用以漫反射所述反射片所反射的光线;及一第一偏光片,与所述扩散片相接;其中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片、和所述第一偏光片由下而上依序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包含一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是通过于所述反射片上涂布数个扩散粒子而形成,用以漫反射所述导光板引导的光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具有一镜面反射层,所述光扩散层设置于所述镜面反射层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反射层以银材质或铝材质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包含:一基材;以及一光扩散面,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面,由粒径大小不一的数个扩散粒子所形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更包含:一密着防止层,设置于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光扩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林科马记涛钟财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