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1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组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出料口和气缸收放料机构,所述组装出料口的后方设有气缸收放料机构,且组装出料口的左侧设有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的后方垂直设有振动盘,且振动盘的后方设有润滑油泵,所述气缸收放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底部框架,且底部框架的后端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控箱。该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与现有的普通O型圈组装结构相比,设备结构更加简单,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由此可以减少人工组装的周期时间,间接的提高组装过程的工作效率,衔接下工艺合并生产,降低用工成本;该设备结构稳定,可不同型号通用,便于维护保养。便于维护保养。便于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圈组件装配
,具体为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O型密封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橡胶密封圈,也叫O型圈;因为价格便宜,制造简单,功能可靠,并且安装要求简单,O形环是最常见的密封用机械设计,O形环承受几十兆帕斯卡的压力,O形环可用于静态的应用中,也可以用在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动态应用中,例如旋转泵的轴和液压缸活塞。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3730338U),公开了一种组装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脂0型圈的组装机构。包括0型圈、机架和阀轴,所述的机架的上部设有备料组件、顶料组件、切料组件、取料横移组件和阀座定位治具,所述的0型圈设在备料组件中,所述的顶料组件将备料组件中的其中一个0型圈向上顶,所述的切料组件将顶料组件顶起的0型圈与另一个相连0型圈进行分离,所述的取料横移组件将切料组件分离后的0型圈进行取料且对0型圈进行撑大操作,所述的取料横移组件将撑大后的0型圈位移至阀座定位治具上且0型圈进入至阀座定位治具的阀轴中。结构紧凑度高,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进一步提升装配品质。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现有的O型圈组装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一般设备大多需要较多的人力配合实现结构操作,并且不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O型圈组装,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O型圈组装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现有的O型圈组装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一般设备大多需要较多的人力配合实现结构操作,并且不适用于不同尺寸型号的O型圈组装,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出料口和气缸收放料机构,所述组装出料口的后方设有气缸收放料机构,且组装出料口的左侧设有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的后方垂直设有振动盘,且振动盘的后方设有润滑油泵,所述气缸收放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底部框架,且底部框架的后端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控箱。
[0006]优选的,所述组装出料口包括润滑油口、抱箍和膨胀杆,所述润滑油口的下端设有抱箍,且抱箍的内部水平贯穿有膨胀杆。
[0007]优选的,所述抱箍的中轴线与膨胀杆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润滑油口通过垂直管道与抱箍的上端内部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气缸收放料机构包括导杆夹紧夹爪、顶杆、前推气缸和前顶气缸,所
述导杆夹紧夹爪的上端中部设有顶杆,且顶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前顶气缸,所述前顶气缸的下方设有前推气缸。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中轴线与前顶气缸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前顶气缸与前推气缸之间相互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底部框架采用组合式边框结构,其边框之间采用滑槽卡合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依靠润滑油口可以对抱箍的内部进行注油润滑操作,由此减少O型圈在挤出抱箍过程中的摩擦系数,间接的降低对O型圈外表面的磨损,其中抱箍在弹性零件的作用下会抱紧抱箍,并且会顶住O型圈不让其回流到抱箍的内部;通过人工再次将膨胀杆推入抱箍由此实现对O型圈的胀大操作;
[0013]2.本技术利用前顶气缸可以为顶杆提供水平推力,从而实现顶杆的水平移动,由此推动膨胀杆实现位移,而前推气缸可以实现整个导杆夹紧夹爪、顶杆以及前顶气缸的同步移动,由此改变顶杆与膨胀杆端头之间的间距;
[0014]3.本技术利用底部框架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支撑作用,由此保持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底部框架采用组合式拼装结构,其框架尺寸较为灵活,通过振动盘的使用将O型圈依次送入流道内,O型圈会沿着流道的导向方向自动处在待料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气缸收放料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组装出料口;101、润滑油口;102、抱箍;103、膨胀杆;2、气缸收放料机构;201、导杆夹紧夹爪;202、顶杆;203、前推气缸;204、前顶气缸;3、润滑油泵;4、振动盘;5、人机界面;6、底部框架;7、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出料口1和气缸收放料机构2,组装出料口1的后方设有气缸收放料机构2,且组装出料口1的左侧设有人机界面5,组装出料口1包括润滑油口101、抱箍102和膨胀杆103,润滑油口101的下端设有抱箍102,且抱箍102的内部水平贯穿有膨胀杆103;抱箍102的中轴线与膨胀杆103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润滑油口101通过垂直管道与抱箍102的上端内部相连接,依靠润滑油口101可以对抱箍102的内部进行注油润滑操作,由此减少O型圈在挤出抱箍102过程中的摩擦系数,间接的降低对O型圈外表面的磨损,其中抱箍102在弹性零件的作用下会抱紧抱箍102,并且会顶住O型圈不让其回流到抱箍102的内部;通过人工再次将膨胀杆103推入抱箍102由此实现对O型圈的胀大操作;
[0021]气缸收放料机构2包括导杆夹紧夹爪201、顶杆202、前推气缸203和前顶气缸204,导杆夹紧夹爪201的上端中部设有顶杆202,且顶杆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前顶气缸204,前顶气缸204的下方设有前推气缸203;顶杆202的中轴线与前顶气缸204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前顶气缸204与前推气缸203之间相互平行,利用前顶气缸204可以为顶杆202提供水平推力,从而实现顶杆202的水平移动,由此推动膨胀杆103实现位移,而前推气缸203可以实现整个导杆夹紧夹爪201、顶杆202以及前顶气缸204的同步移动,由此改变顶杆202与膨胀杆103端头之间的间距;
[0022]人机界面5的后方垂直设有振动盘4,且振动盘4的后方设有润滑油泵3,气缸收放料机构2的下方设有底部框架6,且底部框架6的后端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控箱7,底部框架6采用组合式边框结构,其边框之间采用滑槽卡合连接,利用底部框架6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支撑作用,由此保持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底部框架6采用组合式拼装结构,其框架尺寸较为灵活,通过振动盘4的使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包括组装出料口(1)和气缸收放料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出料口(1)的后方设有气缸收放料机构(2),且组装出料口(1)的左侧设有人机界面(5),所述人机界面(5)的后方垂直设有振动盘(4),且振动盘(4)的后方设有润滑油泵(3),所述气缸收放料机构(2)的下方设有底部框架(6),且底部框架(6)的后端内部通过螺丝连接有电控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出料口(1)包括润滑油口(101)、抱箍(102)和膨胀杆(103),所述润滑油口(101)的下端设有抱箍(102),且抱箍(102)的内部水平贯穿有膨胀杆(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气缸半自动O型圈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02)的中轴线与膨胀杆(103)的中轴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北张立云薛成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章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