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15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箱盖设在箱体的侧壁,箱盖的上端与箱体铰接;鼓风机设在箱体内底部;供热机构设在鼓风机的顶端;空气扰流机构架设在箱体内壁;空气稳流机构架设在箱体内壁;固定机构架设在箱体内,包括:固定台侧壁与箱体内壁固定,固定台的中部贯通有一通孔;测试台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台上,测试台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测温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箱盖上;控制器设在箱体的底端,述鼓风机、供热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整个装置简化了测量的难度,通过红外测温仪的实时检测,将测量样品的导热系数等实时的呈现在装置外接的微型计算机上,测量更加精准方便。准方便。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热材料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导热材料应用领域广泛,导热材料俗称散热膏,材料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几乎永远不固化,可在

50℃—+230℃的温度下长期保持使用时的脂膏状态。既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又有优异的导热性,用于功率放大器、晶体管、电子管、CPU等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及散热,从而保证电子仪器、仪表等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正是由于导热材料的优异导热性能,近些年来对导热材料类产品的研发也处于上升期,在研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所研发的导热样品进行热导系数的检测,而现在对材料的热导系数的检测所用到的设备往往复杂且检验成本昂贵检测时间长等缺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导热材料不断地出现,这种复杂且检验成本昂贵和检验时间长的设备渐渐成为制约导热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
[0003]目前行业比较通用的标准STM

D5470,该方法采用的是通常所说的稳态热流法,其测试原理是将一定厚度的样品置于上下两个平板间,对样品施加一定的热流量和压力,使用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测试样品的厚度、热板/冷板间的温度梯度,然后得出不同厚度下对应的热阻数据作直线拟合得出样品的导热系数。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通常是用湘潭湘科DRL

III导热系数测试仪、台湾瑞领热传导系数测试仪器LW

9389等仪器来完成,但是这种设备检测的过程复杂,对产品的厚度有一定要求,接触热阻也会影响测试结果,检验成本昂贵,此外,为了到达稳态,测试所需时间较长。目前,在用于检测导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检测仪器种类比较少,可用的检测手段不多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包括:
[0007]箱体;
[0008]箱盖,设置在箱体的侧壁,所述箱盖的上端与箱体铰接;
[0009]鼓风机,设置在箱体内底部;
[0010]供热机构,设置在鼓风机的顶端;
[0011]空气扰流机构,架设在箱体内壁,位于供热机构上方;
[0012]空气稳流机构,架设在箱体内壁,位于空气扰流机构上方;
[0013]固定机构,架设在箱体内,位于空气稳流机构上方,用于放置检测样品,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台,其侧壁与箱体内壁固定,所述固定台的中部贯通有一通孔;测试台,位于通孔上方,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台上,所述测试台上开设有多个凹槽,用于放置测试用样品;
[0014]测温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箱盖上,用于探测样品的温度;
[0015]控制器,设置在箱体的底端,所述鼓风机、供热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6]较佳地,所述测温机构包括:
[0017]模具,可拆卸连接在箱盖上;
[0018]红外测温仪,嵌设在模具内,所述红外测温仪穿过箱盖延伸至箱体内,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探头位于凹槽上方,所述红外测温仪与外置计算机电连接。
[0019]较佳地,所述空气扰流机构包括:
[0020]第一框架,其侧壁与箱体的内壁固定;
[0021]多个第一板,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板的侧壁与第一框架的内壁固定。
[0022]较佳地,所述空气稳流机构包括:
[0023]第二框架,其侧壁与箱体的内壁固定;
[0024]多个第二板,纵横交错的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板的侧壁与第二框架的内壁固定。
[0025]较佳地,还包括:
[0026]导热垫,设置在固定台与测试台之间,所述导热垫与固定台、测试台可拆卸连接。
[0027]较佳地,还包括:
[0028]弹簧液压杆,设置在箱体与箱盖之间,所述弹簧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在箱体内壁,另一端固定在箱盖上,用于支撑箱盖。
[0029]较佳地,还包括:
[0030]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固定台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31]较佳地,所述供热机构为加热片。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33]1、通过箱盖上方的红外测温仪的实时检测,将测量样品的导热系数、表面实时温度、以及样品表面的红外温度图像实时的呈现在装置外接的微型计算机上,测量样品导热系数更加精准方便。箱盖上安装的可拆卸模具是为适应不同形状的红外线温度探测装置而设计。
[0034]2、箱盖与箱体之间通过铰接,铰接的设计方便了样品的取拿和箱体的清洁,极大的简化了样品测量的难度,操作得到简化。加上箱体外壳与箱体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此设计将对大大提高检测样品导热系数的精准性。本装置的线路系统安放在箱体的保温层外部,箱壳内侧的专有通道内,使本装置的设计更加的合理,在以后的故障排查上更加的方便。
[0035]3、具有隔热功能的载物平台中间设计有通孔方便热气流与导热垫片接触,将导热性良好的材料覆盖于载物平台的镂空空间之上,载物台与导热垫片之间用螺丝固定,载物台与导热垫片之间可拆卸,方便导热垫片的清洁。导热垫片上安装的是测试台,在测试台上留有预先设计好的样品槽且样品槽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和样品槽上方的红外测温仪的探头一一对应,便于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测量准确性。
[0036]4、鼓风机与供热机构通过内部线路与箱体下方的控制器相连,热气流通过空气扰
流机构和空气稳流机构可以使空气中的温度更均匀,空气扰流机构由呈一定角度的第一板组成,第一板间的开口角度设计为中间斜片开口较小两边斜片开口较大。在空气扰流机构的上方是空气稳流机构,空气稳流机构与空气扰流机构之间留有间隙,空气稳流机构类似于蜂窝通道的设计,通过第二板后的热空气经过空气稳流装置后可以很好的将热气流均匀的接触导热垫片。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空气扰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空气稳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技术供热机构与鼓风机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下面结合图1到图4的结构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42]实施例
[004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鼓风机3、供热机构4、空气扰流机构5、空气稳流机构6、固定机构7、测温机构、控制器8。箱体1,整个测试在箱体1内进行;箱盖2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所述箱盖2的上端与箱体1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盖(2),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所述箱盖(2)的上端与箱体(1)铰接;鼓风机(3),设置在箱体(1)内底部;供热机构(4),设置在鼓风机(3)的顶端;空气扰流机构(5),架设在箱体(1)内壁,位于供热机构(4)上方;空气稳流机构(6),架设在箱体(1)内壁,位于空气扰流机构(5)上方;固定机构(7),架设在箱体(1)内,位于空气稳流机构(6)上方,用于放置检测样品,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台(71),其侧壁与箱体(1)内壁固定,所述固定台(71)的中部贯通有一通孔(711);测试台(72),位于通孔(711)上方,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台(71)上,所述测试台(72)上开设有多个凹槽(721),用于放置测试用样品;测温机构,可拆卸连接在箱盖(2)上,用于探测样品的温度;控制器(8),设置在箱体(1)的底端,所述鼓风机(3)、供热机构(4)与控制器(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热膏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模具(9),可拆卸连接在箱盖(2)上;红外测温仪(10),嵌设在模具(9)内,所述红外测温仪(10)穿过箱盖(2)延伸至箱体(1)内,所述红外测温仪(10)的探头位于凹槽(721)上方,所述红外测温仪(10)与外置计算机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导热膏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聪旭闫亚康武玺旺孙延杰郭倩郑直法文君陈治强庞文龙曹河周郝洪伟郭松李建华高强李明涛何天云胡军恒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