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88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段和壳程介质出口段,壳程介质入口段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变径设置,壳程介质入口段直径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直径逐渐增大,壳程介质入口段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对应壳程介质入口,壳体内设有外导流筒,外导流筒一端连接壳程介质出口段,外导流筒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换热面积,保证了换热效率。保证了换热效率。保证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用来完成不同传热过程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业设备。在化工厂建设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10%~20%;在现代石油炼制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左右。
[0003]固定管板换热器管板结构简单,在保证相等传热面的条件下所需的壳体内径最小。结构简单,在保证相等传热面的条件下所需的壳体内径最小。但是,壳体进口所需直径比较大,为了保证进口处的流通面积,需要把进口换热管处的换热管减少,如果是两管程换热器,换热管减少更多,导致换热面积少太多。为了不损失换热面积,则需要增大换热器直径,会造加制造成本;而且,有时候安装空间的限制也不允许增加直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提供一种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换热面积,保证了换热效率。
[0005]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段和壳程介质出口段,壳程介质入口段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变径设置,壳程介质入口段直径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直径逐渐增大,壳程介质入口段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
[0006]对应壳程介质入口,壳体内设有外导流筒,外导流筒一端连接壳程介质出口段,外导流筒另一端为自由端。
[0007]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0008]壳程介质入口段采用部分壳体变径,壳程介质入口处增加外导流筒,壳程介质流入时,避免壳程介质直接冲刷换热管,因此,避免了在换热器布管时考虑布管弓形高,导致减少换热面积,保证了流通面积,又减少了制造成本。
[0009]外导流筒的作用表现为包在管束外面,壳程介质流入后不直接进入管束,会向管板侧走,改变了流体从壳程入口进到壳体后的流向,使流体先从外导流筒与壳体的间隙中往管板方向流动,以充分利用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减少死角,提高换热效率。
[0010]所述的外导流筒自由端设为斜面。
[0011]所述的外导流筒自由端斜度为5

30
°
。壳程介质流经导流筒斜面,既能够避免死角产生,以充分利用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减少死角,提高换热效率。又能够避免壳程介质在壳程介质入口处对换热管的冲击。
[0012]所述的外导流筒对应壳程介质入口的一侧长度较大。能够更好地阻挡壳程介质从壳程介质入口流入后对换热管的冲击。
[0013]所述的壳体底部开设排液槽,能够防止积液的产生。所述的对应壳程介质入口,折流板设于外导流筒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壳程进口采用部分壳体变径,管束进口处增加外导流筒,壳程进料后不直接进入管束,会向管板侧走,改变流体从进口接管进到筒体后的流向,使流体先从导流筒与筒体的间隙中往管板方向流动,提高换热效率。在既不减少换热管数量,又不增加换热器直径的情况下,仅在壳程进口采用部分壳体变径,管束进口处增加外导流筒,从而避免了在换热器布管时考虑布管弓形高,减少换热面积,保证了流通面积,又减少了制造成本。
[0016]2、能够尽可能多布管,不用考虑壳程入口处流体面积不够的问题,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0017]3、外导流筒自由端设为斜面,能够避免死角的产生,以充分利用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减少死角,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管箱 2、上管板 3、壳体 4、外导流筒 5、管束 6、下管板 7、下管箱 8、排液槽 9、折流板;
[0020]1.1、管程介质出口 1.2、管程介质入口;
[0021]3.1、壳程介质入口 3.2、壳程介质出口;
[0022]图1中箭头A和箭头B表示管程介质流动方向;
[0023]图1中箭头C和箭头D表示壳程介质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3,壳体3上端连接上管板2,上管板2连接上管箱1,壳体3下端连接下管板6,下管板6连接下管箱7,贯穿上管板2和下管板6设有管束5,壳体3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段和壳程介质出口段,壳程介质入口段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变径设置,壳程介质入口段直径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直径逐渐增大,壳程介质入口段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3.1。
[0026]壳体3上端焊接上管板2,壳体3下端焊接下管板6;上管板2与上管箱1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下管板6与下管箱7通过螺栓和垫片连接。
[0027]对应壳程介质入口3.1,壳体3内设有外导流筒4,外导流筒4一端连接壳程介质出口段,外导流筒4另一端为自由端。外导流筒4一端焊接壳程介质出口段。
[0028]外导流筒的作用表现为包在管束外面,壳程介质流入后不直接进入管束,会向管板侧走,改变了流体从壳程入口进到壳体后的流向,使流体先从外导流筒与壳体的间隙中往管板方向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0029]外导流筒4自由端设为斜面。外导流筒4自由端斜度为5

30
°
。壳程介质流经导流筒斜面,既能够避免死角产生,以充分利用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减少死角,提高换热效率。又能够避免壳程介质在壳程介质入口处对换热管的冲击。
[0030]外导流筒4对应壳程介质入口3.1的一侧长度较大。能够更好地阻挡壳程介质从壳
程介质入口流入后对换热管的冲击。
[0031]壳体3底部开设排液槽8,能够防止积液的产生。
[0032]对应壳程介质入口3.1,折流板9设于外导流筒4内。
[0033]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0034]管程介质从管程介质入口1.1进入上管箱,通过管束流入下管箱7,管程介质从下管箱7流入管束返回上管箱,通过管程介质出口1.2流出。
[0035]壳程介质从壳程介质入口3.1进入壳程,从外导流筒外部向上流入外导流筒内,经折流板折流完成介质传热后,从壳程介质出口3.2流出,从而完成换热。
[0036]本技术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壳体(3)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段和壳程介质出口段,壳程介质入口段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变径设置,壳程介质入口段直径相对壳程介质出口段直径逐渐增大,壳程介质入口段上设有壳程介质入口(3.1);对应壳程介质入口(3.1),壳体(3)内设有外导流筒(4),外导流筒(4)一端连接壳程介质出口段,外导流筒(4)另一端为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导流固定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外导流筒(4)自由端设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外导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红伊春梅孙晓赟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