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包括有一透明玻璃管,透明玻璃管内按错排放置有多根镀膜金属丝,镀膜金属丝是由耐电解液腐蚀的金属丝或导电纤维通过镀膜工艺,镀上起电荷分离作用的宽带隙纳米晶半导体薄膜氧化物,在经过热处理后吸附敏化染料而制得,镀膜金属丝并联后引出电极作为太阳电池的光阳极,透明玻璃管还内放置有起催化和电子传输作用的对电极,透明玻璃管内并充有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电解液,其端口通过密封胶予以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电池可在相同的面积上增加对空间的有效吸光面积而提高单位面积上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节省太阳电池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电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电池。
技术介绍
自1954年太阳电池被专利技术以来,各种材料(包括硅、GaAs、CIS、及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所制成的太阳电池全部采用平面结构,尽管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提高平面太阳电池的效率,但是按单晶硅太阳电池最高理论效率50%计算,其所占的面积仍然极大,即使利用别墅的全部屋顶也难以满足一户家庭的全部用电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势必建造更多的高层楼房,可用来安装太阳电池的屋顶和土地面积势必更少,因此,要想利用清洁的太阳能缓解能源危机,如何解决太阳电池的大量占地和对阳光的充分利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植物的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也极低,不到1%,远比目前的太阳电池效率低,但其与地衣、苔藓等植物的重要区别是由于树的生长采用了分形生长的立体空间吸光结构,达到了对太阳能最合理的利用,这对研制新型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起到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可在相同的面积上增加对空间的有效吸光面积从而提高单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是包括有一透明玻璃管(1),透明玻璃管(1)内按错排放置有多根镀膜金属丝(2),镀膜金属丝(2)并联后引出电极作为太阳电池的光阳极,透明玻璃管(1)还内放置有起催化和电子传输作用的对电极(3),透明玻璃管(1)内并充有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电解液(4),其端口通过密封胶予以封装;所述镀膜金属丝(2)是由耐电解液腐蚀的金属丝或导电纤维通过镀膜工艺,镀上起电荷分离作用的宽带隙纳米晶半导体薄膜氧化物,在经过热处理后吸附敏化染料而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是包括有一透明玻璃管(1),透明玻璃管(1)内按错排放置有多根镀膜金属丝(2),镀膜金属丝(2)并联后引出电极作为太阳电池的光阳极,透明玻璃管(1)还内放置有起催化和电子传输作用的对电极(3),透明玻璃管(1)内并充有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电解液(4),其端口通过密封胶予以封装;所述镀膜金属丝(2)是由耐电解液腐蚀的金属丝或导电纤维通过镀膜工艺,镀上起电荷分离作用的宽带隙纳米晶半导体薄膜氧化物,在经过热处理后吸附敏化染料而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丝为钛、镍、金、钨、铂、钼或锰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吸光的丝状集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辉刘勇邓幼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