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俊奇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52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包括灭菌柜,所述灭菌柜的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灭菌柜外壁的中部通过蒸汽管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管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左端的上部通过第一支槽与上腔室相连通,所述连通槽左端的下部通过第二支槽与下腔室相连通;蒸汽在连通槽内流通时,会推动扇叶和转动套转动,转动套转动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旋转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传动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旋转通过驱动轴和搅拌筒即可带动搅拌叶旋转,对灭菌柜内的食品粉体颗粒进行搅拌,有效防止食品粉体颗粒因湿气增大而结块。品粉体颗粒因湿气增大而结块。品粉体颗粒因湿气增大而结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食品粉体颗粒的杀菌目前有加热杀菌、药剂杀菌、紫外线杀菌、微波杀菌、放射线辐照杀菌等多种杀菌方式,由于出口产品的进口国对杀菌方法有各种限制,所以加热杀菌是目前出口食品粉体颗粒的主流杀菌方式;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需要灭菌的食品粉体颗粒放置在容器内,然后利用蒸汽对容器内的食品粉体颗粒进行杀菌;蒸汽加热杀菌法有干热和湿热杀菌法两种,其中,干热杀菌法是利用高温蒸汽间接加热以对食品粉体颗粒进行杀菌,湿热杀菌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气直接对食品粉体颗粒进行杀菌处理;
[0004]上述两种蒸汽杀菌法各有优劣,干热杀菌法灭菌所需的时间较长,湿热杀菌法在杀菌时由于湿度的增加食品粉体颗粒会有结块的现象,同时也容易粘附在容器内壁上,杀菌后还需进行干燥和粉碎作业;
[0005]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609660B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过热蒸汽灭菌设备,包括一个内部可容纳需要灭菌的物料的灭菌容器和一个向该灭菌容器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为过热蒸汽发生器(1),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1)包括一个产生饱和蒸汽的蒸汽发生器(2)和一个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蒸汽加热器(3),所述过热蒸汽对所述灭菌容器中的物料进行直接加热灭菌。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过热蒸汽灭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加工准备步骤;(2)加工釜进料步骤;(3)过热蒸汽灭菌步骤;(4)出料步骤;(5)重复(2)

(4)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过热蒸汽灭菌设备及过热蒸汽灭菌方法,可以实现对食品粉体颗粒的快速、高效灭菌,减少步骤,节省成本。
[0006]上述灭菌设备中,虽然可以实现对食品粉体颗粒的快速、高效灭菌,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0007]上述灭菌设备中食品粉体颗粒的进出还需要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使用起来也较为不便;同时,上述灭菌设备对食品粉体颗粒的搅拌也不够充分,在利用蒸汽进行灭菌时,其仍容易结块;
[0008]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具备便于控制食品粉体颗粒进出、搅拌充分的优点。
[0011](二)技术方案
[0012]为实现上述便于控制食品粉体颗粒进出、搅拌充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包括灭菌柜,所述灭菌柜的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
室和下腔室,所述灭菌柜外壁的中部通过蒸汽管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管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左端的上部通过第一支槽与上腔室相连通,所述连通槽左端的下部通过第二支槽与下腔室相连通;
[0013]所述连通槽左端的内壁上形成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横向穿过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的连通处延伸至灭菌柜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与灭菌柜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固定相连;
[0014]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灭菌柜的内壁上并设置在推板的顶部,所述隔板上均匀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推板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下料孔相错开的控制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末端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加热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菌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灭菌柜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
[0018]所述上腔室与进料管之间相连通,所述下腔室与出料管之间相连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顶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插设在进料管的内部,所述上挡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进料管的管口相匹配的上控制槽。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底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插设在出料管的内部,所述下挡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出料管的管口相匹配的下控制槽。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内部均转动设置有搅拌机构。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分别开设有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所述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的内壁均转动设置有转动轴,两根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扇叶;
[0023]设置在两根转动轴与两组搅拌机构之间的驱动机构,当蒸汽通过连通槽时,用于驱动两组搅拌机构反向转动。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轴、搅拌筒和搅拌叶,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内壁均转动设置有驱动轴,两根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从动轮,所述转动轴的末端延伸至蒸汽管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壁啮合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轴的末端延伸至灭菌柜的外部并与从动轮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蒸汽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设置在灭菌柜的外壁上。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1、该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食品粉体颗粒通过进料管投入上腔室,食品粉体颗粒在隔板和推板的作用下无法进入下腔室,此时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和第一支槽进入上腔室,通过第二支槽进入下腔室,进入上腔室内的蒸汽从而能够对上腔室内的食品粉体颗粒进行高温杀菌处理,进入下腔室内的蒸汽能够对下腔室进行预热;
[0029]上腔室内的食品粉体颗粒灭菌处理之后,调整蒸汽发生器的功率,使其产生较多的蒸汽,在较多的蒸汽作用下,蒸汽会推动移动塞及推板移动,推板移动其上开设的控制孔与隔板上开设的下料孔相重合,此时食品粉体颗粒便能够通过下料孔和控制孔落下,排到下腔室内,食品粉体颗粒在下腔室内,第二支槽处持续通入的蒸汽能够对食品粉体颗粒进行二次灭菌处理,灭菌效果更好。
[0030]2、该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需要排出或添加食品粉体颗粒时,调整蒸汽发生器的功率,使其产生大量的蒸汽,在大量的蒸汽作用下,蒸汽会推动移动塞及推板移动更远的距离,推板移动更远的距离带动侧板移动更远的距离,侧板移动更远的距离带动上挡板和下挡板移动,上挡板移动其上开设的上控制槽与进料管的管口重合,从而能够进行加料,下挡板移动其上开设的下控制槽与出料管的管口重合,从而能够进行排料;...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包括灭菌柜(1),所述灭菌柜(1)的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2)和下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柜(1)外壁的中部通过蒸汽管(4)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5),所述蒸汽管(4)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槽(6),所述连通槽(6)左端的上部通过第一支槽(7)与上腔室(2)相连通,所述连通槽(6)左端的下部通过第二支槽(8)与下腔室(3)相连通;所述连通槽(6)左端的内壁上形成有活动槽(26),所述活动槽(26)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移动塞(27),所述移动塞(2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推板(28),所述推板(28)横向穿过上腔室(2)与下腔室(3)之间的连通处延伸至灭菌柜(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侧板(29),所述侧板(29)与灭菌柜(1)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30)固定相连;所述上腔室(2)与下腔室(3)之间还设置有隔板(35),所述隔板(35)固定安装在灭菌柜(1)的内壁上并设置在推板(28)的顶部,所述隔板(35)上均匀开设有下料孔(36),所述推板(28)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下料孔(36)相错开的控制孔(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槽(7)和第二支槽(8)末端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阻隔网(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6)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加热板(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柜(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24),所述灭菌柜(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25);所述上腔室(2)与进料管(24)之间相连通,所述下腔室(3)与出料管(25)之间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灭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9)顶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上挡板(31),所述上挡板(31)插设在进料管(24)的内部,所述上挡板(3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进料管(24)的管口相匹配的上控制槽(3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奇庞丹洋韩雪罗安伟刘莎温荣
申请(专利权)人:宋俊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