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44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检测端口;及安装于检测端口内侧的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电连接到控制板,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出线端口;所述控制板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所述检测端口包括与壳体底部旋接的筒座;所述筒座底端设置有检测窗;所述检测窗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筒座上压制有一环向内凸出的定位环;所述筒座内侧设置有与定位环压紧的凸型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毒气体探测器,采用一机多头方式,将检测端口制作为标准件,并在控制板上预存各类型传感器检测方式,工作时,通过遥控触发进入对应的类型传感器检测。控触发进入对应的类型传感器检测。控触发进入对应的类型传感器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属于有毒气体探测


技术介绍

[0002]有毒气体既可以存在于生产原料中,如大多数的有机化学物质(VOC),也可能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副产品中,如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它们是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最大的危险因素;这种危害不仅包括立即的伤害,如身体不适、发病、死亡等等,而且包括对于人体长期的危害,如致残、癌变等等;对于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应当开始引起充分重视;气体探测器是一种无显示、气体探测器数字信号输出的可燃、有毒气体防爆型探测器,每只气体检测仪表,只针对一种气体检测;现有的气体探测器需要根据检测场合选择对应的探测器,探测器通用性不强,另外,当变送器单元出现故障时,其无法进行及时替换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采用一机多头方式,探测器通用性强,能够根据各个应用场合选择对应的检测端口。
[0004]本技术的有毒气体探测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检测端口;及安装于检测端口内侧的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电连接到控制板,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出线端口;通过进出线端口能够将电源线引入,同时将信号线引出,工作时,有毒气体变送器对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送入到控制板上的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信号线将数据送至探测器主机,同时可在表头进行浓度显示和报警;所述控制板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通过遥控器实现调零标定、修改报警点、自检,无须开盖;所述检测端口包括与壳体底部旋接的筒座;筒座和壳体旋紧,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筒座底端设置有检测窗;所述检测窗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筒座上压制有一环向内凸出的定位环;所述筒座内侧设置有与定位环压紧的凸型座;所述凸型座底面固定有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凸型座中心处设置有引线槽;所述凸型座顶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板座;所述板座上固定有多根接线铜柱;所述接线铜柱通过导线连接到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导线穿过引线槽;所述控制板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角板;所述转角板正对接线铜柱固定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内侧嵌有凸型结构的导电芯;所述导电芯活动嵌出定位筒顶部;所述导电芯和定位筒内侧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体;所述导电芯电连接到控制板的采集端口;所述筒座和壳体旋接后,所述接线铜柱与导电芯紧密压紧。
[0005]安装时,将接线铜柱与导电芯进行定位,随着筒座圆周运动,逐渐和壳体旋紧,筒座圆周运动时,向上压紧凸型座;凸型座向壳体一端运动,从而带动接线铜柱在定位筒内侧进行直线运动;使导电芯和接线铜柱压紧;此时,有毒气体变送器、导线、接线铜柱、导电芯、导线和控制板形成电性连接;控制板可向有毒气体变送器供电,有毒气体变送器能够将采
集数据送入控制板,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向外旋出筒座即可将检测端口与壳体分离,并替换上新的或其它类型的检测端口,通过将检测端口标准化设置,各个类型的检测端口唯一区别点在有毒气体变送器类型和接线铜柱数量上,其它结构保持不变,当接线铜柱数量不一致时,通过将端部的接线铜柱悬空即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为PID气体传感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和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设置有传感器类型选择和确定键盘,当新安装检测端口后,按下对应传感器类型按键,并按下确定键,此时控制板则运行对应类型的有毒气体变送器模式。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还设置有调零标定按键、修改报警点键盘和自检按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筒焊接固定于转角板外部或内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芯上部设置有限位凸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毒气体探测器,采用一机多头方式,将检测端口制作为标准件,并在控制板上预存各类型传感器检测方式,工作时,通过遥控触发进入对应的类型传感器检测。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端口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有毒气体探测器,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检测端口2;及安装于检测端口内侧的有毒气体变送器3;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3电连接到控制板4,所述壳体1上部设置有进出线端口5;通过进出线端口能够将电源线引入,同时将信号线引出,工作时,有毒气体变送器对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送入到控制板上的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信号线将数据送至探测器主机,同时可在表头进行浓度显示和报警;所述控制板4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红外接收器6;所述红外接收器6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通过遥控器实现调零标定、修改报警点、自检,无须开盖;所述检测端口2包括与壳体底部旋接的筒座21;筒座21和壳体1旋紧,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筒座21底端设置有检测窗22;所述检测窗22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筒座21上压制有一环向内凸出的定位环23;所述筒座21内侧设置有与定位环压紧的凸型座24;所述凸型座24底面固定有有毒气体变送器3;所述凸型座24中心处设置有引线槽25;所述凸型座24顶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板座26;所述板座26上固定有多根接线铜柱27;所述接线铜柱27通过导线连接到有毒气体变送器3;所述导线穿过引线槽25;所述控制板4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角板7;所述转角板7正对接线铜柱固定有定位筒8;所述定位筒8内侧嵌有凸型结构的导电芯9;所述导电芯9活动嵌出定位筒8顶部;所述导电芯9和定位筒8内侧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体10;所述导电芯9电连接到控制板4的采集端口;所述筒座21和壳体1旋接后,所述接线铜柱27与导电芯9紧密压紧。
[0015]安装时,将接线铜柱与导电芯进行定位,随着筒座圆周运动,逐渐和壳体旋紧,筒座圆周运动时,向上压紧凸型座;凸型座向壳体一端运动,从而带动接线铜柱在定位筒内侧进行直线运动;使导电芯和接线铜柱压紧;此时,有毒气体变送器、导线、接线铜柱、导电芯、导线和控制板形成电性连接;控制板可向有毒气体变送器供电,有毒气体变送器能够将采集数据送入控制板,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向外旋出筒座即可将检测端口与壳体分离,并替换上新的或其它类型的检测端口,通过将检测端口标准化设置,各个类型的检测端口唯一区别点在有毒气体变送器类型和接线铜柱数量上,其它结构保持不变,当接线铜柱数量不一致时,通过将端部的接线铜柱悬空即可。
[0016]其中,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3为PID气体传感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和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设置有传感器类型选择和确定键盘,当新安装检测端口后,按下对应传感器类型按键,并按下确定键,此时控制板则运行对应类型的有毒气体变送器模式。所述红外遥控器上还设置有调零标定按键、修改报警点键盘和自检按键。所述定位筒8焊接固定于转角板7外部或内部。所述导电芯9上部设置有限位凸出9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毒气体探测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检测端口;及安装于检测端口内侧的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有毒气体变送器电连接到控制板,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进出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的控制器电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通信连接有红外遥控器;所述检测端口包括与壳体底部旋接的筒座;所述筒座底端设置有检测窗;所述检测窗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筒座上压制有一环向内凸出的定位环;所述筒座内侧设置有与定位环压紧的凸型座;所述凸型座底面固定有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凸型座中心处设置有引线槽;所述凸型座顶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板座;所述板座上固定有多根接线铜柱;所述接线铜柱通过导线连接到有毒气体变送器;所述导线穿过引线槽;所述控制板底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角板;所述转角板正对接线铜柱固定有定位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如特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