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938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包括外壳箱体、安装于外壳箱体内部的通过管路连接的不锈钢内胆、一次网循环泵、加热器、换热器、二次网循环泵和控制系统;一次网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至不锈钢内胆;加热器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网循环泵;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加热器和不锈钢内胆,形成一次网循环系统;二次网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换热器和终端用户供水以及终端用户回水管路,形成二次网循环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有序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部集中安置在一个箱体中并做橡塑保温,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密封环境良好不受外界影响,管路行程短,保温性好换热效率高。设备运行环境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供暖设备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电直热锅炉、发热电缆、空气源热泵、谷电相变蓄热等。其中,相变蓄热运行成本低,制热效果良好,极端天气运行稳定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但是,现有的相变蓄热锅炉存在以下问题: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噪声大,不适用于家庭,学校,哨所等中小场景的供暖。
[0004]因此,需要一个集成化,空间利用率高,噪声低,供热效果好的供暖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度集成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内设备的空间排布。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包括外壳箱体、不锈钢内胆、一次网循环泵、加热器、换热器、二次网循环泵和控制系统;所述不锈钢内胆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一次网循环泵通过管路连接至不锈钢内胆,所述加热器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网循环泵,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加热器和不锈钢内胆,形成一次网循环系统;所述二次网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换热器和终端用户供水以及终端用户回水管路,形成二次网循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并显示于供暖系统结构的前端以便于终端用暖设备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有序运行。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造价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完全满足中小场景的供暖需求。
[0010]2、本技术的运行噪音低,可以摆放于室内、地下室等场所,无需单独配备锅炉房,设备间。
[0011]3、本技术全部集中安置在一个箱体中并做橡塑保温,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密封环境良好不受外界影响,管路行程短,保温性好换热效率高。设备运行环境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0012]4、本技术的不锈钢内胆中放置的相变蓄热材料安全环保无污染,无废水废气排出。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不锈钢内胆;2

一次网循环泵;3

加热器;4

换热器;5

二次网循环泵;6

控制系统;7

加强框架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包括外壳箱体,外壳箱体包括前门和后门,前门和后门都可以打开,方便系统零件的检测和维修。还包括放置于外壳箱体内部的不锈钢内胆1、一次网循环泵2、加热器3、换热器4、二次网循环泵5和控制系统6。
[0019]不锈钢内胆1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不锈钢内胆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可以有效的保证相变蓄热材料相变时的空间膨胀量。此外,不锈钢内胆1的外部布设有加强框架支撑件7,可以控制内胆的形变和尺寸,保护内胆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在不锈钢内胆1的外层整体缠绕有橡胶保温层,有效的控制热量散失,提高热效率。
[0020]一次网循环泵2通过管路连接至不锈钢内胆1,加热器3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网循环泵2,换热器4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加热器3和不锈钢内胆1,形成一次网循环系统。
[0021]二次网循环泵5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换热器4和终端用户供水以及终端用户回水管路,形成二次网循环系统。
[0022]其中,一次网循环泵2和二次网循环泵5皆采用静音水泵,在满足供热循环的正常需求下,最大限度减少室内摆放时的噪音问题。
[0023]控制系统6安装并显示于供暖系统结构的前端以便于终端用暖设备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有序运行。控制系统6采用单片机控制并配可视化操作面板,通过监控室内环境温度和二次网回水温度两种方式,来控制不锈钢内胆1中的蓄热材料的充放热状态,控制加热器3的加热状态换和一次网循环泵2、二次网循环泵5的运行状态,保证供暖设备安全有序的运行。面板可视化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并配备远程监控。
[0024]加热器3包括加热管和水箱;加热器3的加热管为不锈钢加热管,不锈钢加热管采用三组加热式,能快速有效的加热水箱中的循环水,水箱中配备有超温报警器和温度探测器,用于监控加热系统的各项指标,保供暖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0025]换热器4采用钎焊板式换热器,钎焊一体成型,体积小,密封性好,换热效率高。
[0026]工作时:
[0027]首先,本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充热时,加热器3工作,加热器的水箱中的水被加热器3加热到一定温度,由一次网循环泵2带动下进入到不锈钢内胆1的相变蓄热材料中,相变蓄热材料吸收水中的热量,从固态转化成液态并存储热量,冷却的水通过换热器4最终回到加热器3中加热,形成一次网循环回路。
[0028]其次,本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放热时,加热器3停止,加热器的水箱中的冷却水由一次网循环泵2带动下,进入到不锈钢内胆1的相变蓄热材料中,相变蓄热材料被水冷却结晶,并释放热量,将冷却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换热器4,将热量传递给二次网循环,换热后的冷水回到水箱中,形成一次网循环回路。
[0029]第三,本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终端用暖时,二次网终端中的冷水通过二次网循环泵5的带动下,进入到换热器4中,冷水从换热器4中吸收一次网循环中释放的热量,变成热水,最后回到二次网终端中释放热量并冷却,形成二次网循环回路。
[0030]第四,上述循环控制是由控制系统6操控一次网循环泵2、二次网循环泵5、加热器3完成,充放热转换都在系统内进行,管路行程短,箱体管路整体保温,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003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包括外壳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锈钢内胆(1)、一次网循环泵(2)、加热器(3)、换热器(4)、二次网循环泵(5)和控制系统(6);所述不锈钢内胆(1)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所述一次网循环泵(2)通过管路连接至不锈钢内胆(1),所述加热器(3)通过管路连接至一次网循环泵(2),所述换热器(4)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加热器(3)和不锈钢内胆(1),形成一次网循环系统;所述二次网循环泵(5)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换热器(4)和终端用户供水以及终端用户回水管路,形成二次网循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6)配有可视化操作面板,安装并显示于供暖系统结构的前端以便于终端用暖设备控制整个供暖系统的有序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的相变蓄热锅炉供暖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琦么军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卓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