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36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包括自动送料机构、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以及集料容器;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方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与升降板之间的升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上下料装置通过自动送料机构自动将最上方的铁片向上移送至取料工位,然后第一转移机构取走取料工位上的铁片,然后将铁片转移至冲压模具上,随后冲床对冲压模具上的铁片进行冲压,铁片形变成半成品的电机下壳,紧接第二转移机构取走冲压模具上的电机下壳,然后将电机下壳转移到集料容器的上方,自动化地实现圆形铁片的上料和电机下壳的下料,流畅地配合冲床工作,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吊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吊扇机头的结构一般包括电机上壳、电机下壳、电机轴、电机定转子机构、上轴承、下轴承及支架组成。在电机下壳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会利用磁性取件器将圆形铁片放入冲压模具中,然后冲床与冲压模具配合,将圆形铁片冲压成半成品的电机下壳,然后再利用磁性取件器将冲压模具上的电机下壳取下,这种冲压上下料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工作人员无间断地工作,劳动强度大。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配合冲床工作的冲压上下料装置,旨在提高吊扇电机下壳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包括自动送料机构、设置在自动下料机构前方的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以及集料容器;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和第二转移机构分别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左右两侧,所述自动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一转移机构的后方,所述集料容器设置在第二转移机构的后方;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方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与升降板之间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将升降板上的圆形铁片逐片转移至冲压模具上;所述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将冲压模具上的半成品转移至集料容器中。r/>[0007]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转动下压结构、水平设置的托板、固定设置在托板上的磁性取料器和用于使磁性取料器松开物料的脱磁结构。
[0008]所述磁性取料器包括底杆、设置在底杆中部的支座、与支座铰接的摆杆,所述底杆的一端固设有取料板,另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该摆杆靠近取料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取料板形状相适配的磁铁安装板,所述磁铁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磁铁,所述取料板上开设有供磁铁穿过的通孔。
[0009]所述转动下压结构为转角下压气缸,该转角下压气缸包括缸体、设置在活塞杆端部的回转臂,所述回转臂与托板螺钉连接。
[0010]所述脱磁结构包括压杆、竖直朝上设置在托板上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水平的连接板,该连接板的底面上设有所述压杆,所述摆杆远离磁铁安装板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按压凹槽,所述压杆朝向所述按压凹槽。
[0011]所述第一转移机构与第二转移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2]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竖直朝上地设置在基板上的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升降板连接。
[0013]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基板四个角上的导向筒,以及滑动插接在导向筒中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
[0014]所述集料容器包括具有上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0015]所述基板上设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取料工位处是否有圆形铁片。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冲压上下料装置通过在冲压模具的周围配置了自动送料机构、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以及集料容器,升降板上以堆叠的方式码放有多片圆形的铁片,升降结构驱动升降板上升,从而自动将最上方的铁片向上移送至取料工位,然后第一转移机构取走取料工位上的圆形铁片,然后将圆形铁片转移至冲压模具上,随后冲床对冲压模具上的圆形铁片进行冲压,圆形铁片形变成半成品的电机下壳,紧接第二转移机构取走冲压模具上的电机下壳,然后将电机下壳转移到集料容器的上方,最后电机下壳脱离第二转移机构并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集料容器中,自动化地实现圆形铁片的上料和电机下壳的下料,流畅地配合冲床工作,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冲压上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转移机构的立体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自动送料机构、11

基板、12

升降板、13

升降结构、131

电动推杆、132

蜂鸣器、133

支架、134

传感器、135

导向筒、136

导向杆、2

第一转移机构、21

转角下压气缸、211

缸体、212

回转臂、22

磁性取料器、221

底杆、222

支座、223

摆杆、224

取料板、225

磁铁安装板、226

磁铁、227

弹簧、23

脱磁结构、231

压杆、232

驱动气缸、233

连接板、234

按压凹槽、24

托板、3

第二转移机构、4

集料容器、41

箱体、42

滚轮、5

床身、6

冲压模具、7

取料工位、71

圆形铁片、8

冲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包括自动送料机构1、设置在自动下料机构前方的第一转移机构2、第二转移机构3以及集料容器4;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和第二转移机构3分别设置在冲压模具6的左右两侧,冲压模具6安装在冲床8的床身5上,即第一转移机构2和第二转移机构3也安装在床身5上,所述自动送料机构1设置在第一转移机构2的后方,所述集料容器4设置在第二转移机构3的后方;所述自动送料机构1包括基板11、设置在基板11上方的升降板12、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与升降板12之间的升降结构13,所述升降结构13用于驱动升降板12升降;所述第一转移机构2用于将升降板12
上的圆形铁片71逐片转移至冲压模具6上;所述第二转移机构3用于将冲压模具6上的半成品电机下壳转移至集料容器4中。所述自动送料机构1、第一转移机构2、第二转移机构3、冲床8均与冲压生产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23]工作时,所述升降板12上以堆叠的方式码放有多片圆形的铁片,升降结构13驱动升降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送料机构、设置在自动下料机构前方的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以及集料容器;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和第二转移机构分别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左右两侧,所述自动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一转移机构的后方,所述集料容器设置在第二转移机构的后方;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方的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与升降板之间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用于将升降板上的圆形铁片逐片转移至冲压模具上;所述第二转移机构用于将冲压模具上的半成品转移至集料容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转动下压结构、水平设置的托板、固定设置在托板上的磁性取料器和用于使磁性取料器松开物料的脱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取料器包括底杆、设置在底杆中部的支座、与支座铰接的摆杆,所述底杆的一端固设有取料板,另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该摆杆靠近取料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取料板形状相适配的磁铁安装板,所述磁铁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磁铁,所述取料板上开设有供磁铁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扇电机下壳的冲压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下压结构为转角下压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东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