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06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包括箱式房体、活动板、驱动组件和充气膜材;箱式房体的前侧设有开口;活动板由两块底板通过第一铰接件连接组成,活动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连接于箱式房体开口处的底侧板上,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脚轮;驱动组件设于箱式房体上,驱动组件能够使活动板竖直折叠或展开平铺于开口处;充气膜材连接于箱式房体及活动板上,充气膜材在充气状态下与平铺的活动板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箱式房体通过开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成建筑单元,解决了空间折叠的问题,同时采用可折叠的围护体系,便于运输,提升集成建筑单元的集成度和快速投入使用的效率;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舒适性佳。舒适性佳。舒适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为应急庇护场所或者临时居住场所的装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运输便捷,拼装迅速的帐篷。帐篷由于其温度、湿度波动大等问题造成舒适度欠佳,这大大限制了帐篷的适用范围。第二类是集装箱、房车等集成程度较高的庇护单元,其内有可以提供相应配套的生活设施的空间,但由于单元本身尺寸较大,需要大型器械现场吊装,在运输条件有限,人力物力资源紧张的的情况下安置效率会降低。
[0003]随着现代生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于应急过渡阶段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休息和庇护的作用,还有对基本的生活空间的分隔,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如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
[0004]因此,人们对于应急庇护场所或者临时居住场所的要求,需要同时具有方便运输、可快速投入使用、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以及舒适性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创新型地分为箱式房体和可折叠的活动板部分;在活动板折叠状态下集成建筑单元体积小便于运输;使用驱动组件驱动箱式房体前的活动板打开,再对充气膜进行充气,整个拓展过程简单易操作,可快速投入使用;拓展后的体积大大增加,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舒适性佳。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包括箱式房体、活动板、驱动组件和充气膜材;其中,所述箱式房体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由两块底板通过第一铰接件连接组成,所述活动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连接于箱式房体开口处的底侧板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脚轮;所述驱动组件设于箱式房体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为能够驱动活动板的脚轮沿水平面滚动,使活动板竖直折叠或展开平铺于开口处;所述充气膜材连接于箱式房体及活动板上,所述充气膜材在充气状态下与平铺的活动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箱式房体通过开口相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活动板作为翻折体系,充气膜材作为围护构件,通过活动板的翻折和充气膜材的伸缩实现“空间折叠”,“折叠”状态下可将建筑单元的空间压缩至“展开”时的20%,大大缩小了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提升了救灾、安置效率。
[0008]另外,充气膜材也可以在折叠状态下收纳于箱式房体的内部空间内。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组件可以为气缸、油缸等动力装置,能够驱动活动板的脚轮沿水平面滚动,使活动板展开平铺或者竖直折叠即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箱式房体包括铝型材框架结构,所述铝型材框架结构的八个顶角上均螺栓连接有角码。优选地,所述角码与所述铝型材框架结构中的两道凹槽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0]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建筑单元的箱式房体采用轻质高强结构的铝型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扣合保温防水及饰面挂板等板材。箱式房体可以在工厂提前预制加工,内部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具有较高的完成度和集成度,运输到现场即可投入使用。螺栓连接易于安装。同时,安置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相对较高,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铝型材框架结构上设有铝型材龙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铝型材骨架加固箱式房体的结构。根据铝型材框架结构计算确定,对窗户和开门位置处进行加固。铝型材龙骨根据内外保温防水和饰面挂板位置进行确认,并符合间隔的尺寸模数,通过扣件连接到铝型材框架结构上。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底板为铝型材骨架结构。底板采用轻质高强结构的铝型材骨架结构,扣合板材形成,易于加工安装、便于运输,能够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温防潮,提高集成建筑单元的舒适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均为合页。当活动板竖直折叠于箱式房体前侧时,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呈180
°
和0
°
。当活动板竖展开铺设于箱式房体前侧时,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呈0
°
和90
°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组、滑轮组合和两根钢绳;其中,所述齿轮组设于箱式房体的后侧,包括一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分别与两个从动轮齿合连接;两根所述钢绳的头端分别缠绕于两个从动轮的转轴上;所述主动轮设有转动手柄;两根所述钢绳的尾端通过滑轮组合分别从箱式房体前侧的两顶角处伸出,且分别连接于活动板的两个底板的铰接处。
[0015]在展开活动板时,转动转动手柄,从动轮不断放线钢绳放松,在重力作用下,脚轮牵引两块折叠底板沿水平方向向前推动,最终与集成设备单元的地面齐平。滑轮组合起到转向和导向的作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第一滑轮组和两个第二滑轮组;其中,所述两个第一滑轮组均设于齿轮组上方的箱式房体的顶侧;每个所述第一滑轮组均包括第一转向轮和第一导向轮;两个第二滑轮组分别设于箱式房体前侧的两个顶角处;每个所述第二滑轮组均包括第二导向轮和第二转向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箱式房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夹角设置为30
°
—40
°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在集成建筑单元投入使用时,通过螺栓固定在箱式房体的顶部。申请人根据不同气候进行光伏角度研究发现,当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夹角在30
°
到40
°
时发电效率最高。在太阳充足的情况下,每平米发电量在0.24kw
·
h/

,可以满足集成建筑单元的照明、电子设备充电等需求。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建筑单元,解决了空间折叠的问题,同时采用可折叠的围护体系,便于运输,提升集成建筑单元的集成度和快速投入使用的效率;进一步的,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与私密需求,舒适性佳。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0023]图1为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的展开过程示意图;
[0025]图3为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的第一滑轮组结构示意图;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房体、活动板、驱动组件和充气膜材;其中,所述箱式房体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由两块底板通过第一铰接件连接组成,所述活动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连接于箱式房体开口处的底侧板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脚轮;所述驱动组件设于箱式房体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为能够驱动活动板的脚轮沿水平面滚动,使活动板竖直折叠或展开平铺于开口处;所述充气膜材连接于箱式房体及活动板上,所述充气膜材在充气状态下与平铺的活动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箱式房体通过开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房体包括铝型材框架结构,所述铝型材框架结构的八个顶角上均螺栓连接有角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框架结构上设有铝型材龙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铝型材骨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的集成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均为合页。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珺杰刘媛卉黄宇轩郭昕晨夏近思李凤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