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83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及其方法,它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前立板(2)和后立板(3),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的右端部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止口(4),两个止口(4)之间固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轴承座(6),两个轴承座(6)内经转轴旋转安装有旋转板(7),两个旋转板(7)之间固设有板体(8),板体(8)的底部固设有弹簧(9),弹簧(9)的底端固设于止口(4)的底表面上,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之间且位于立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方框(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胶膜剥离效率、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剥离更加彻底。剥离更加彻底。剥离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膜剥离的
,特别是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某胶带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离型膜30,离型膜30的顶表面上粘接有呈阵列布置的胶膜31。工艺上要求将胶膜31一排一排的从离型膜30上剥离下来,剥离后,通过SMT机器人的吸头将胶膜31吸走。现在的车间内主要采用人工手动将胶膜31剥离下来,但是工作量过大,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还降低了剥离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将离型膜30的首端向下绕过开设于板件上的缝隙,然后朝向离型膜30方向拉动离型膜30,在第一排胶膜31通过缝隙过程中,胶膜31经过剥膜刃口时和离型膜30分离而被剥离到板件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排胶膜31的剥离,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将离型膜30上的所有胶膜全部剥离下来。这种操作虽然能够实现快速剥离,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I、需要人工拉动离型膜,频繁的拉动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板件下方的操作空间小,根本不太容易操作,存在操作困难的技术缺陷。II、离型膜的尾部并没有固定住,导致在拉扯离型膜过程中,离型膜的尾端部向上翘起,造成离型膜翘起部分处的胶膜31无法被剥离掉,存在剥离不彻底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胶膜剥离效率、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剥离更加彻底的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及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它包括底板、固设于底板上的前立板和后立板,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右端部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止口,两个止口之间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内经转轴旋转安装有旋转板,两个旋转板之间固设有板体,板体的底部固设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设于止口的底表面上,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之间且位于立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方框,方框的右边与板体的左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方框内设置有固设于其左边和右边之间的导向板,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副,丝杆螺母副的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板体正下方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包括主升降气缸、副升降气缸、主升降板、副升降板以及固设于移动座上的固定板,主升降气缸固设于固定板的左端面上,主升降板的左端面固设于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主升降板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夹齿,副升降气缸固设于主升降板的右端面上,副升降板固设于副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副升降板设置于主升降板的正上方,副升降板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夹齿,上夹齿与下夹齿相配合。
[0005]所述主升降板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板,所述支板固设于主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
[0006]所述板体与方框的顶表面平行设置。
[0007]所述后立板的后端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离型膜尾部的压紧机构。
[0008]所述压紧机构包括L板和垂向气缸,所述L板的短板固设于滑块上,L板的长板设置于导向板的正上方,垂向气缸固设于长板的端面上,垂向气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设有上压条,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上固设有下压条,下压条和上压条分别设置于导向板的上方和下方,上压条的底表面上和下压条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板滑动配合的凹槽。
[0009]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丝杆螺母副、主升降气缸的电磁阀、副升降气缸的电磁阀电连接。
[0010]所述剥离设备自动剥离胶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工人将胶带上的胶膜朝上且将离型膜支撑于导向板的顶表面上,此时离型膜支撑于方框的顶表面上;S2、控制垂向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上压条向下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离型膜的尾端部被夹持于上压条和下压条之间,以使离型膜的尾部处于平整状态;S3、工人控制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活塞杆带动主升降板向上运动,主升降板带动副升降气缸和副升降板同步向上运动,副升降板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将板体向上顶起,板体绕着轴承座向右旋转,当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工人再控制副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副升降气缸带动副升降板向上运动,副升降板使板体继续向上顶起,同时副升降板的上夹齿与主升降板的下夹齿分离;S4、工人将离型膜的首端放入到上夹齿和下夹齿之间,随后工人控制副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缩回,副升降气缸带动副升降板向下运动,副升降板在向下运动过程中,板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左旋转,当副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完全复位后,离型膜的首端被夹持于上夹齿和下夹齿之间,随后工人控制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缩回,活塞杆带动主升降板向下运动,主升降板带动副升降气缸和副升降板同步向下运动,当主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完全缩回后,板体完全复位,且离型膜的首端进入到板体的下方;S5、工人控制丝杆螺母副的电机启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移动座沿着丝杆长度方向向左运动,移动座带动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向左运动,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带动被夹持的离型膜的首端向左运动,同时离型膜的尾端部又带动上压条和下压条向右同时运动,上压条带动连接板向右运动,连接板带动垂向气缸和L板沿着导轨长度方向向右运动;当第一排胶膜进入到缝隙过程中,由于胶膜无法穿过缝隙而被剥离到板体的顶表面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排胶膜的剥离;S6、重复步骤S5的操作,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在连续的剥离多排胶膜。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提高胶膜剥离效率、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剥离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0012]图1 为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 为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本专利技术放上胶带后的示意图;图中,1

底板,2

前立板,3

后立板,4

止口,5

安装板,6

轴承座,7

旋转板,8

板体,9

弹簧,10

方框,11

导向板,12

丝杆螺母副,13

移动座,14

主升降气缸,15

副升降气缸,16

主升降板,17

副升降板,18

固定板,19

下夹齿,20

上夹齿,21

支板,22

导轨,23

滑块,24

L板,25

垂向气缸,26

连接板,27

上压条,28

下压条,29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2~4所示,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前立板(2)和后立板(3),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的右端部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止口(4),两个止口(4)之间固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轴承座(6),两个轴承座(6)内经转轴旋转安装有旋转板(7),两个旋转板(7)之间固设有板体(8),板体(8)的底部固设有弹簧(9),弹簧(9)的底端固设于止口(4)的底表面上,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之间且位于立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方框(10),方框(10)的右边与板体(8)的左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方框(10)内设置有固设于其左边和右边之间的导向板(11),所述底板(1)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副(12),丝杆螺母副(12)的移动座(1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板体(8)正下方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包括主升降气缸(14)、副升降气缸(15)、主升降板(16)、副升降板(17)以及固设于移动座(13)上的固定板(18),主升降气缸(14)固设于固定板(18)的左端面上,主升降板(16)的左端面固设于主升降气缸(14)的活塞杆上,主升降板(16)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夹齿(19),副升降气缸(15)固设于主升降板(16)的右端面上,副升降板(17)固设于副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上,副升降板(17)设置于主升降板(16)的正上方,副升降板(17)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夹齿(20),上夹齿(20)与下夹齿(19)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板(16)的左端面上固设有支板(21),所述支板(21)固设于主升降气缸(14)活塞杆的作用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与方框(10)的顶表面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板(3)的后端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导轨(22),导轨(22)上滑动安装有滑块(23)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离型膜尾部的压紧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L板(24)和垂向气缸(25),所述L板(24)的短板固设于滑块(23)上,L板(24)的长板设置于导向板(11)的正上方,垂向气缸(25)固设于长板的端面上,垂向气缸(25)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的底部固设有上压条(27),所述滑块(23)的前端面上固设有下压条(28),下压条(28)和上压条(27)分别设置于导向板(11)的上方和下方,上压条(27)的底表面上和下压条(28)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板(11)滑动配合的凹槽(29)。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呈明陈尧朱鹏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