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81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其包括:灯板模块,灯板模块包括:灯板底座、收光器和设置在收光器上的耦合透镜;灯板底座用于固定至少一个待测试的发光单元,收光器用于压缩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耦合透镜用于对收光器压缩后的光线进行聚焦;移动模块,移动模块与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移动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使得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设置在耦合透镜的焦距点;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与光学测试模块连接,用于将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传输到光学测试模块;光学测试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光传输光纤传输的光线并进行光学测试,提高了发光单元的光参数测量精度与测试效率。数测量精度与测试效率。数测量精度与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发光器件测试时,会测试发光单元的发光光通量、光强、亮度等参数,如果需要测试的发光单元的小于180度发光角内的光通量、光强、亮度等参数时,一般通过将LED及点亮治具内置于光学测试仪器(例如,积分球)中,如果需要测试发光单元小于120度发角内的光通量、光强、亮度等参数,则需要通过将发光单元及点亮治具外置于积分球外置口处。
[0003]当前发光单元尺寸越做越小,例如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Diode,Mini LED)或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Micro LED)芯片,已然小到10um甚至更小的尺寸,其发光光通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为了精确测量光通量、光强、亮度等参数必须使用精度更高的积分球即尺寸更小的积分球进行测试,而Mini LED或是Micro LED120 度~180度发光角内的光通量、光强、亮度相对整个芯片的发光总量来讲不可忽略,故要测180度发光角以内的所有光通量、光强、亮度,就必须使用内置方式测量,但是Mini LED或是Micro LED的点亮治具却没有足够小,相对小尺寸的积分球不满足内置测试条件,无法将其放置在积分球内,故只能进而外置测试,进而导致无法准确对发光单元的光通量、光强、亮度等参数进行测试。
[0004]因此,如何准确的对发光单元进行测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测试装置,旨在解决无法准确对发光单元的发光参数进行测试的问题。
[0006]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包括:灯板模块,所述灯板模块包括:灯板底座、收光器和设置在所述收光器上的耦合透镜;所述灯板底座用于固定至少一个待测试的发光单元,所述收光器用于压缩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所述耦合透镜用于对所述收光器压缩后的光线进行聚焦;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与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使得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耦合透镜的焦距点;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与光学测试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传输到所述光学测试模块;所述光学测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传输的光线并进行光学测试。
[0007]上述发光单元测试装置,通过灯板模块中的收光器和耦合透镜对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压缩收光与聚焦,再通过移动模块将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设置在聚焦后的光线的聚焦点,然后通过第一光传输光纤将聚焦后的光线传输到光学测试模块进行光学测试,使得发光单元的大角度发散角的光线能通过收光器与耦合透镜耦合进第一光传输光纤传输到光学测试模块,提高了发光单元的光参数测量精度,同时,在灯板底座上具有
多颗待测试的发光单元时,移动模块可以移动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让其分别设置在各个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的聚焦点处,进而能够一次性测试多颗待测试的发光单元,提升了发光单元的测试效率。
[0008]可选地,所述灯板模块还包括:纳米疏水层;所述纳米疏水层设置在所述耦合透镜靠近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一侧。
[0009]可选地,所述纳米疏水层的厚度与所述耦合透镜的焦距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纳米疏水层抵接。
[0010]可选地,所述耦合透镜的耦入角度的一半不高于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的数值孔径。
[0011]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测试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所述移动模块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光纤陶瓷环。
[0013]可选地,所述移动模块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装置上,所述X轴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装置上,且所述滑块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进而使得所述固定装置随所述滑块的移动而移动。
[0014]可选地,所述光学测试模块包括:积分球,所述积分球与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传输光纤,所述第二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积分球连接;光谱辐射计,所述光谱辐射计与所述第二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测试装置还包括:灯板模组支架,所述灯板模组支架与所述灯板模块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灯板模块。
[0016]可选地,所述灯板模块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灯板底座连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板模块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模块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测试模块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单元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灯板模块,11

灯板底座,12

收光器,13

耦合透镜,14

纳米疏水层,15

锁紧装置,2

第一光传输光纤,21

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3

移动模块,31

X轴步进电机,32

X滑竿,33

Y轴步进电机,34

Y滑竿,35

滑块,36

连接件,4

光学测试模块,41

积分球,42

第二光传输光纤,43

光谱辐射计,5

待测试的发光单元,6

固定装置,7

灯板模组支架,8

移动模块支架,9

积分球支架,10

桌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6]本技术实施例:
[0027]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板模块,所述灯板模块包括:灯板底座、收光器和设置在所述收光器上的耦合透镜;所述灯板底座用于固定至少一个待测试的发光单元,所述收光器用于压缩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所述耦合透镜用于对所述收光器压缩后的光线进行聚焦;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与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使得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耦合透镜的焦距点;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出端与光学测试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待测试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传输到所述光学测试模块;所述光学测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传输的光线并进行光学测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模块还包括:纳米疏水层;所述纳米疏水层设置在所述耦合透镜靠近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疏水层的厚度与所述耦合透镜的焦距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纳米疏水层抵接。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单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透镜的耦入角度的一半不高于所述第一光传输光纤的输入端的数值孔径。5.如权利要求1

3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平徐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