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3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球囊、导丝、穿刺针;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一体连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球囊设置在外套管下端,球囊与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和导丝在内套管内移动;在所述内套管内部设置用于调节穿刺针相对内套管、外套管位置的控制部;通过控制部的设置能够严格控制穿刺针相对内套管、外套管的移动距离,保证穿刺效果。保证穿刺效果。保证穿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

技术介绍

[0002]脑积水与蛛网膜囊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高发病,三脑室底造瘘术及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是适应证广泛、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因而多作为患者首次手术的选择。在术中,脑室内镜通道建立完毕后,首先使用脑室镜下造瘘钳、单极电凝或剪刀将目标造瘘部位的组织打开(如三脑室底或蛛网膜囊肿壁),而后使用脑室镜下球囊对瘘口进行扩张。
[0003]由于三脑室底或蛛网膜囊肿壁存在一定韧性,尤其在拟造瘘点及周围组织较厚时,造瘘难度明显增加,表现为造瘘口打开困难,以及造瘘口扩张困难。在建立瘘口时,需要对三脑室底或囊肿壁进行穿刺,使球囊等器械顺利插入瘘口,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钝性器械、剪刀或激光建立瘘口,钝性器械往往难以处理较厚的组织,剪刀易造成壁后方组织误伤,而激光设备存在难以普及、覆盖面窄的问题。如采用独立的锐性穿刺针进行穿刺,前推力量及前端的伸出距离不好把握,且在穿刺成功后,现有的穿刺针无法及时回弹,还需要操作者原路径撤回穿刺针,操作麻烦,且在伸出和/或撤回穿刺针时易损伤周围其他组织。另一方面,在造瘘口扩张时,对于厚壁组织,需要持续施加向侧方的压迫力量,或借助牵拉动作而施加剪切力,从而达到扩大并固定瘘口的目的。目前脑室镜下使用的扩张器的前端为圆形球囊,对造瘘口扩张效果欠理想,仅当最大径与造瘘口周围组织接触时能够达到力量的良好传导;并且由于操作时完全处于水环境中,脑室壁或囊肿壁由光滑的蛛网膜覆盖,球囊与瘘口之间的界面十分光滑,尝试扩张球囊时力量的稍许偏位就会造成球囊滑脱,从而难以实现造瘘口的理想扩张,延长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
[0005]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球囊、导丝、穿刺针;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一体连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球囊设置在外套管远端,球囊与外套管固定连接,未充生理盐水时呈常闭状态;所述穿刺针和导丝在内套管内移动;在所述内套管内部设置用于调节穿刺针相对内套管、外套管位置的控制部;通过控制部的设置能够严格控制穿刺针相对内套管、外套管的移动距离,保证穿刺效果。
[0006]进一步,在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下端设置供穿刺针或导丝穿出的伸出孔,外套管外径设计两种规格,分别为3F及4F。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内套管下端的弹簧,和设置在穿刺针外侧上部和下部的突起圆环一和突起圆环二;弹簧下端固定在伸出孔和内套管内部管腔的连接处;突起圆环的直径大于等于弹簧的外围直径且小于内套管内部管腔直径;此种设置保证穿刺后
穿刺针能够及时回弹。
[0008]进一步,所述伸出孔的长度与弹簧压缩时的最小长度之和小于突起圆环下表面到穿刺针下端的长度;此种设置保证穿刺针压缩弹簧时能够伸出外套管。
[0009]进一步,所述伸出孔的直径小于内套管内部的管腔直径,在伸出孔内部形成圆环状凸台,以保证弹簧更稳定地固定在内套管下端。
[0010]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尾端设置一操作部,操作部为一扁圆形硬片结构,手术时按压更加便捷。
[0011]进一步,在所述伸出孔的出口处设置缓冲部;缓冲部的设置可以起到保险的作用,保证在未操作穿刺针或者穿刺针刚伸出外套管时,穿刺针不会损伤周围组织。
[0012]进一步,所述缓冲部设置为缓冲套,缓冲套长度小于弹簧的压缩量,不用力按压时,穿刺针不会穿透缓冲套,起到保险的作用,保证伸出孔出口外组织不会受到意外损伤。
[0013]进一步,所述球囊形状设置为长椭圆形,在正视状态下球囊的长度大于在侧视状态下球囊的长度。此种设置能够显著增加球囊与造瘘口的潜在接触面积,使得在扩张球囊时,即便出现角度调整,也能顺利将扩张力传导至造瘘口,大大降低球囊脱出等事件的发生。
[0014]进一步,所述球囊选用热塑性弹性体的材质。此材料柔软,弹性大,用此材料制作脑室内镜配套的球囊,可提高球囊顺应性,可以提高球囊与造瘘口的贴附程度,遇到较大阻力时,能够相应地发生形变,避免力量过大造成造瘘口撕裂,引起出血、神经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0015]进一步,所述外套管的下端为圆弧形,外套管下端与内套管下端固定连接,此种设置保证在进入患者体内时,不会破坏其他组织。
[0016]进一步,在所述外套管侧壁下端球囊覆盖范围内至少设置一个开孔,开孔与球囊内部连通;开孔的设置能够实现控制球囊的大小。优选地,所述开孔设置6

12个,开孔围绕外套管外侧圆周型分布,保证扩张球囊时受力均匀。
[0017]进一步,在所述外套管上端外侧设置一导管固定管,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手持导管固定管操作,更易操作。
[0018]进一步,所述内套管的上端伸出外套管的上端,导管固定管的上端固定在内套管的外侧,导管固定管的下端固定在外套管外侧;使用时手持导管固定管进行操作,此种设置更能保证手持导管固定管时器械整体的稳定性。导管固定管为硬质材料。
[0019]或者,所述内套管的上端不伸出外套管上端,导管固定管固定在外套管的外侧。
[0020]进一步,所述外套管上端设置一球囊注射管,外口与常用注射器前端口径配套,球囊注射管所在中心线与外套管所在中心线不重合;球囊注射管内部的注射腔与外套管、内套管之间的空腔连通;通过此球囊注射管向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大球囊,操作方便。
[0021]进一步,所述内套管或外套管上顶端设置保险锁,保险锁包括锁死件一、锁死件二、铰链组成;锁死件一和锁死件二均为半圆形,中间设置有通孔,锁死件一的通孔大于等于穿刺针上的突起圆环,锁死件二的通孔大于等于穿刺针直径,锁死件一固定在内套管或外套管上,锁死件二通过铰链与锁死件一连接,锁死件一与锁死件二中间设置粘附结构;锁死件二闭合时,穿刺针无法往下进行穿刺,锁死件二打开时,穿刺针保险锁打开,穿刺针可
以进行穿刺。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穿刺针,使造瘘更高效、更安全;配套设置缓冲套及保险锁,起到保险的作用,在不使用时,穿刺针不会出来,保护后方组织不会受到意外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通过设置椭圆形球囊,增加球囊与造瘘口潜在接触面积,使得在扩张球囊时,即便出现角度调整,也能顺利将扩张力传导至造瘘口,大大降低球囊脱出等事件的发生;通过设置导管固定管,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手持导管固定管操作,更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总体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剖视图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锁死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球囊、导丝、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一体连接,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球囊设置在外套管下端,球囊与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和导丝在内套管内移动;在所述内套管内部设置用于调节穿刺针相对内套管和外套管位置的控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下端设置供穿刺针或导丝穿出的伸出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内套管下端的弹簧和设置在穿刺针外侧的突起圆环;弹簧下端固定在伸出孔和内套管内部管腔的连接处;突起圆环的直径大于等于弹簧的外围直径且小于内套管内部管腔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室内镜下使用的造瘘口穿刺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孔的长度与弹簧压缩时的最小长度之和小于突起圆环下表面到穿刺针下端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室内镜下使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桐曾高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