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69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包括附件本体,所述的附件本体包括呈片状的接触部及设置在接触部两侧且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接触部呈矩形,接触部的中部形成有方槽;通过片状的结构部大大降低了限位附件的厚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电动葫芦吊起的上限,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适用范围更广。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适用范围更广。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葫芦
,特指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且电动葫芦结构紧凑,电机轴线垂直于卷筒轴线的电动葫芦采用蜗轮传动装置。然而传统的电动葫芦的限位通过一个旋转轴旋转固定限位附件,当链条上的钩部与限位附件相抵,再继续上行时则会促使限位附件向上旋转,而在电动葫芦的限位附件上部设置有由限位附件触发的限位开关,从而实现限位,然而传统的限位附件的厚度大,从而影响了电动葫芦吊起的上限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确保电动葫芦行程的限位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包括附件本体,附件本体包括
[0005]接触部,接触部呈片状;
[0006]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接触部两侧且向下延伸,
[0007]接触部呈矩形,接触部的中部形成有方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09]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上,
[0010]所述的加强筋呈矩形,加强筋与接触部一体成型,且加强筋的厚度等于接触部的厚度。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特征是:还包括
[0012]缓冲复合层,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接触部、位于连接部的一侧端面上。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复合层包括
[0014]支撑层,所述的支撑层设置在接触部的端面上,
[0015]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支撑层外,
[0016]第二缓冲层,第二支撑层设置在第一缓冲层外。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层由减振合金制成。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缓冲层由PU泡棉制成。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缓冲层由硅胶制成。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缓冲复合层的支撑层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接触部上;且支撑层、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片状的结构部大大降低了限位附件的厚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电动葫芦吊起的上限,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适用范围更
广,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从而便于与旋转轴连接;通过在接触部上设置有呈矩形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与接触部一体成型,且加强筋的厚度等于接触部的厚度,从而能确保片状的接触部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

接触部、2

连接部、3

方槽、4

加强筋、5

支撑层、6

第一缓冲层、7

第二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包括附件本体,附件本体包括
[0028]接触部1,接触部1呈片状;
[0029]连接部2,连接部2设置在接触部1两侧且向下延伸,
[0030]接触部1呈矩形,接触部1的中部形成有方槽3。
[0031]通过片状的结构部大大降低了限位附件的厚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电动葫芦吊起的上限,从而使得电动葫芦的适用范围更广,连接部2上设置连接孔从而便于与旋转轴连接。
[0032]实施例二
[00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
[0034]加强筋4,加强筋4设置在所述接触部1上,
[0035]所述的加强筋4呈矩形,加强筋4与接触部1一体成型,且加强筋4的厚度等于接触部1的厚度。
[003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接触部1上设置有呈矩形的加强筋4,所述的加强筋4与接触部1一体成型,且加强筋4的厚度等于接触部1的厚度,从而能确保片状的接触部1的结构强度。
[0037]实施例三
[003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其特征是:还包括
[0039]缓冲复合层,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接触部1、位于连接部2的一侧端面上。
[0040]通过设置缓冲复合层能对挂钩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0041]实施例四
[0042]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缓冲复合层包括
[0043]支撑层5,所述的支撑层5设置在接触部1的端面上,
[0044]第一缓冲层6,第一缓冲层6设置在支撑层5外,
[0045]第二缓冲层7,第二支撑层5设置在第一缓冲层6外。
[0046]通过设置多层结构的缓冲复合层能在限位附件与电动葫芦钩部接触碰撞时减轻撞击的声音,且能降低钩部的震动弧度。
[0047]实施例五
[0048]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层5由减振合金制成。
[0049]通过支撑层5由减振合金制成,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0050]实施例六
[0051]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缓冲层6由PU泡棉制成。
[0052]通过PU泡棉制成的第一缓冲层6,从而能确保第一缓冲层6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0053]实施例七
[0054]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缓冲层7由硅胶制成。
[005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二缓冲层7由硅胶制成,从而能进一步确保良好的弹性缓冲性能。
[0056]实施例八
[0057]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缓冲复合层的支撑层5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接触部1上;且支撑层5、第一缓冲层6及第二缓冲层7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连接。
[0058]通过缓冲复合层的支撑层5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接触部1上;且支撑层5、第一缓冲层6及第二缓冲层7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能便于缓冲复合层的固定及缓冲复合层的生产。
[005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包括附件本体,其特征是:附件本体包括接触部(1),接触部(1)呈片状;连接部(2),连接部(2)设置在接触部(1)两侧且向下延伸,接触部(1)呈矩形,接触部(1)的中部形成有方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加强筋(4),加强筋(4)设置在所述接触部(1)上,所述的加强筋(4)呈矩形,加强筋(4)与接触部(1)一体成型,且加强筋(4)的厚度等于接触部(1)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复合层,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接触部(1)、位于连接部(2)的一侧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葫芦上的限位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复合层包括支撑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凯吨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