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56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若干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核酸适配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中任一所示,是通过嵌合协同联合末端锁定的改造方式,以及对关键碱基重叠的改造方式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些核酸适配体在检测、分离、富集磷脂酰丝氨酸中的应用,在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试剂、试剂盒或传感器中的应用,在监控诊断防治相关疾病及机制研究中实时识别和监测磷脂酰丝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原适配体二级结构的特点,对适配体进行合理改造优化,使得改造后的适配体对靶标有了更好的亲和能力,所得核酸适配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磷脂酰丝氨酸的快速识别、生物加工体系中磷脂酰丝氨酸的监控检测等。等。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磷脂酰丝氨酸具有高亲和性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0003]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一种稀有的天然磷脂,Jordi Folch于1942年最早从牛脑中萃取分离得到,是唯一可以调控细胞膜的关键蛋白功能状态的磷脂。PS可以提高大脑机能,帮助提高老年痴呆症病人的认知能力;能显著降低工作紧张者体内过多的应激激素水平,减轻压力,促进注意力集中,提高警觉性和记忆力;可以参与调节控制情绪的神经递质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传递,缓解不良情绪。PS的制备方面,除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外,利用基于酶法的生物加工技术由磷脂酰胆碱进行转化以制备P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PS作为新资源食品以及可作为特殊医疗用途的配方食品,其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所获得的PS的品质和产量等进行监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PS在凋亡细胞膜表面的外化被认为是凋亡通路中的早期事件,实时识别和监测PS在细胞膜上的外化对于程序性细胞死亡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针对PS的检测技术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使用较大量的有机溶剂,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对分析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且需要专业的人员操作,耗时较长。因此,迫切需要新型、便捷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对PS的快速检测定量。
[0004]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进化技术从体外筛选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具有低成本、易合成、可修饰、批次差异小和免疫原性较低等生物特性,可快速与相应的靶标专一性地亲密结合,特异性识别各种靶标。目前,核酸适配体作为化学和生物传感识别分子已成功应用于食品安全分析和生物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但目前尚无针对生物加工过程中磷脂酰丝氨酸的监控检测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及其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若干对磷脂酰丝氨酸具有高亲和性的核酸适配体,并提供了这些核酸适配体在检测、分离、富集磷脂酰丝氨酸,在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试剂、试剂盒或传感器,以及在检测、监控实际生物加工过程中的磷脂酰丝氨酸等多方面的应用。以现有报道的具有一定亲和力的PS原始适配体为初始链对适配体进行优化改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的改造方法,通过对PS适配体序列进行嵌合协同联合末端锁定的改造方式,以及通过对PS适配体序列关键碱基进行叠加的改造方式,使得改造后的适配体对靶标有更好的亲和性。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其核苷酸序列为以下之一,如SEQIDNO.1~9中任一
所示:PS

LC2:5
’‑
AAAGACAAAGAC
‑3’
,如SEQIDNO.1所示;PS

LC3:5
’‑
AAAGACAAAGACAAAGAC
‑3’
,如SEQ ID NO.2所示;PS

LC2

TF:5
’‑
GGCGGG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3所示;PS

LC3

TF:5
’‑
GGCGGGAAAGAC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4所示;PS

LC4

TF:5
’‑
GGCGGGAAAGACAAAGAC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5所示;PS

LC5

TF:5
’‑
GGCGGGAAAGACAAAGACAAAGAC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6所示;PS

RKB1:5
’‑
AAAGACAG
‑3’
,如SEQ ID NO.7所示;PS

RKB2:5
’‑
AAAGACAGAG
‑3’
,如SEQ ID NO.8所示;PS

RKB3:5
’‑
AAAGACAGAGAG
‑3’
,如SEQ ID NO.9所示。
[0007]其中,SEQIDNO.1、SEQIDNO.2所示的核酸适配体,是通过对原始PS适配体序列5
’‑
AAAGAC
‑3’
进行嵌合协同的改造方式获得的;SEQIDNO.3~6所示的核酸适配体,是通过对原始PS适配体序列5
’‑
AAAGAC
‑3’
进行嵌合协同联合末端锁定的改造方式获得的;SEQIDNO.7~9所示的核酸适配体,是通过对原始PS适配体序列5
’‑
AAAGAC
‑3’
的关键碱基叠加(AG叠加1次、2次或3次)的改造方式获得的。
[0008]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在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非诊断或治疗目的)、分离和/或富集中的应用。
[0009]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在制备检测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探针、检测试剂、检测试剂盒和/或传感器中的应用。
[0010]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在检测和/或监控磷脂酰丝氨酸的生物加工过程中应用。
[0011]所述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在监控诊断防治相关疾病及机制研究中实时识别和监测磷脂酰丝氨酸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对PS适配体进行了改造,根据原适配体二级结构的特点,对适配体通过嵌合协同的方式进行优化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适配体进行末端锁定;以及对适配体序列关键碱基叠加的方式进行优化改造,使得改造后的适配体对靶标有了更好的亲和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全新的适配体改造方法,为检测磷脂酰丝氨酸开辟了新的途径,可用于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分离、富集,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试剂、试剂盒或传感器的制备,在实际生物加工过程中磷脂酰丝氨酸的检测、监控以及在监控防治相关疾病中实时识别和监测磷脂酰丝氨酸在细胞膜上的外化等。本专利技术的核酸适配体面向实际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001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PS的原始适配体PS

Original与PS分子对接模拟结果示意图,PS的核酸适配体经过嵌合协同联合末端锁定改造以及对PS适配体序列关键碱基进行叠加改造后的二级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核酸适配体亲和性检测结果示意图,其中,A、B、C、D、E、F、G依次为:PS

Original、PS

LC2、PS

LC3、PS

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其核苷酸序列为以下之一,如SEQ ID NO.1、2中任一所示:PS

LC2:5
’‑
AAAGACAAAGAC
‑3’
, 如SEQ ID NO.1所示;PS

LC3:5
’‑
AAAGACAAAGACAAAGAC
‑3’
,如SEQ ID NO.2所示。2.磷脂酰丝氨酸的核酸适配体,其核苷酸序列为以下之一,如SEQ ID NO.3~6中任一所示:PS

LC2

TF:5
’‑
GGCGGG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3所示;PS

LC3

TF:5
’‑
GGCGGGAAAGAC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4所示;PS

LC4

TF:5
’‑
GGCGGGAAAGACAAAGACAAAGACAAAGACCCCGCC
‑3’
,如SEQ ID NO.5所示;PS

LC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毛相朝马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