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56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量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装载盘提升机构、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气密压紧机构、纵向对中机构、压力切换模块及气密检测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全自动检测方法并通过其提供的装置相互运行配合验证了其可行性,实现流量计在倍速流水线上的气密性全自动化检测,彻底取代传统人工的参与,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全自动化检测还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及高效性。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及高效性。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及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计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智能制造2025不断推进,流量计的生产模式已逐渐由手工单件小批量生产演变为了大规模柔性化流水作业生产,柔性化的流量计流水线可极大的节约场地与公共设备,实现机械与人之间相互融合,柔性地全面协调从接受订货单至生产的全过程。
[0003]流量计的气密性检测是流量计流水线上的一个重要工位,所有流量计产品均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方可进行后续仪表安装,流量计的气密性检测方式为对产品的密封法兰执行充入气压、切断气源两个动作,而后根据压降情况,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因流量计产品型号较多,各型号产品尺寸规格差异较大,同时还有着多项必须进行人工操作的工艺,同时,流量计产品在流水线上传送至气密检测工位时,其法兰产生随机的横向与纵向偏差,难以在流水线装载上实现产品的可靠定位,因此,在传统的流量计流水线中,流量计的气密性检测需靠人工操作气密检测头进行,工人动态的将检测头对准流量计法兰进行压紧后,气密检测仪执行密封检测,流水线的气密性检测工位需设专人进行检测,生产效率低,且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本专利技术实际生产背景在一条柔性自动化流量计流水线上,其需实现12款流量计产品的柔性共线生产,流量计产品最小通径规格尺寸为20,最大通径规格尺寸为150,流量计产品由承载盘承载着从流水线上游流入检测工位,因生产工艺影响,流量计产品在承载盘上不可进行自由度的限定,无法有效定位,当流量计流入检测工位时,只能依靠人工校准检测头进行气密性检测,工人极易被设备夹伤,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方法,解决流量计产品的自动定位与夹紧问题,以实现流量计产品的全自动化气密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流量计在检测气密性时候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检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全程无人工参与也可进行精确检测的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流量计进入装载盘提升机构,触发并启动装载盘提升机构的磁性开关,装载盘提升机构向控制系统发送启动检测信号;
[0008]S2、控制系统接收启动检测信号,装载盘提升机构控制流量计脱离倍速流水线,并控制流量计提升到指定高度;
[0009]S3、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控制流量计在水平横向上的定位;
[0010]S4、所述步骤S3完成工作2S后,气密压紧机构靠近流量计并进行对接;
[0011]S5、所述步骤S4完成工作2S后,气密压紧机构向流量计施加回退气压,控制气密压紧机构、纵向对中机构及气密检测仪向上提升,远离流量计;
[0012]S6、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及纵向对中机构控制流量计进行水平纵向上的定位;
[0013]S7、控制系统对流量计定位是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判定;
[0014]S8、气密检测仪对流量计进行气密性检测;
[0015]S9、装载盘提升机构下落回倍速流水线,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气密压紧机构、纵向对中机构及气密检测仪恢复为初始状态,流量计流出倍速流水线。
[0016]通过上述步骤,依靠装载盘提升机构、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气密压紧机构、纵向对中机构及气密检测仪对流量计进行位置调整,实现对流量计的全自动气密性检测,替代了传统人工校准检测头,从根源上排除了安全隐患。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的翻转气缸缩回,控制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执行翻转动作,翻转到指定位置后,两组对中气缸缩回,完成流量计在水平横向上的定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气密压紧机构向流量计施加的回退气压为0.18MP~0.22MP。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上的两组对中气缸伸出,同时纵向对中机构上的夹爪气缸缩回,对流量计进行指定定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控制系统对流量计的位置判定为:若判定为到达指定位置,控制系统向气密压紧机构发送信号,气密压紧机构与流量计进行密封加紧,并执行所述步骤S8;若判定未到达指定位置,继续执行所述步骤S6;
[0021]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0022]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倍速流水线上,用于对装置中的至少部件元件进行固定安装;
[0023]装载盘提升机构,通过承载盘提升机控制流量计脱离或进入倍速流水线,并保持流量计在竖直方向的相对定位;
[0024]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所述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契合各型号流量计,在气密性检测前,控制流量计进行水平横向上的定位,在气密检测完成后进行放行;
[0025]气密压紧机构,所述气密检测机构为气密性检测过程中的提供密封压力;
[0026]纵向对中机构,所述纵向对中机构契合各型号流量计,控制流量计进行水平纵向上的定位;
[0027]压力切换模块,所述压力切换模块可调整气密夹紧机构的压力大小;
[0028]气密检测仪,所述气密检测仪对流量计进行气密性检测。
[0029]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包括翻转拉力气缸及对中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缩回,控制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执行翻转动作,所述两组对中气缸缩回,完成流量计在水平横向上的定位。
[0030]进一步的,所述气密压紧机构能够为流量计施加0.18MP~0.22MP的回退气压。
[003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的两组对中气缸伸出,配合纵向对中机构对流量计进行指定定位。
[0032]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对中机构包括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配合所述翻转式横向
对中机构对流量计进行指定定位。
[00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全自动检测方法并通过其提供的的装置相互运行配合验证了其可行性,实现流量计在倍速流水线上的气密性全自动化检测,彻底取代传统人工的参与,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全自动化检测还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及高效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载盘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密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下流量计水平横向定位完成状态示意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下流量计水平纵向定位完成状态示意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下流量计水平纵向定位存在偏差状态示意图。
[0042]其中,1

安装支架,2

气密压紧机构,201

气密压紧气缸,2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流量计(9)进入装载盘提升机构(8),触发并启动装载盘提升机构(8)的磁性开关,装载盘提升机构(8)向控制系统发送启动检测信号;S2、控制系统接收启动检测信号,装载盘提升机构(8)控制流量计(9)脱离倍速流水线(5),并控制流量计(9)提升到指定高度;S3、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控制流量计(9)在水平横向上的定位;S4、所述步骤S3完成工作2S后,气密压紧机构(2)靠近流量计(9)并进行对接;S5、所述步骤S4完成工作2S后,气密压紧机构(2)向流量计(9)施加回退气压,控制气密压紧机构(2)、纵向对中机构(7)及气密检测仪(6)向上提升,远离流量计(9);S6、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及纵向对中机构(7)控制流量计(9)进行水平纵向上的定位;S7、控制系统对流量计(9)定位是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判定;S8、气密检测仪(6)对流量计(9)进行气密性检测;S9、装载盘提升机构(8)下落回倍速流水线(5),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气密压紧机构(2)、纵向对中机构(7)及气密检测仪(6)恢复为初始状态,流量计(9)流出倍速流水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的翻转气缸缩回,控制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执行翻转动作,翻转到指定位置后,两组对对中气缸(404)缩回,完成流量计(9)在水平横向上的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气密压紧机构(2)向流量计(9)施加的回退气压为0.18MP~0.22M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翻转式横向对中机构(4)上的两组对对中气缸(404)伸出,同时纵向对中机构(7)上的夹爪气缸(701)缩回,对流量计(9)进行指定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计气密性全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控制系统对流量计(9)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朝斌王俊吴樟洪蔡勇刘俊辜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