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8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将滞止容器由传统柱体设计为立方体底座,起到稳流和稳固的双重作用,为装置整体竖向设计提供基础;选择无直管段要求的腰轮流量计进行竖向叠加,配备厚度较小的电动蝶阀实现体积压缩;利用CFD技术对不同管道布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确定管路开口位置及变径设计,确保装置整体精度;对汇聚整流系统进行整体焊接,避免现场模组化拆装,减少检测工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所有规格型号的燃气表和DN100口径及以下气体流量计的现场检定校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度集成化、无需现场组装、商务车即可装载、脚轮助力式,用于气体流量仪器仪表一键化智能检定。体流量仪器仪表一键化智能检定。体流量仪器仪表一键化智能检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现有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此类标准装置一般占地面积大、不可移动。一类是可移动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此类标准装置多为撬装式或模组化。撬装式装置体积大、质量重,需专用车辆或者起重机配合移动使用,配套成本高;模组化装置多为平铺式,需到场地后进行模块化组装、调试,现场安装费时费力。以上装置均需要人为根据被检气体流量计的特性进行检测方案的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缩减装置体积和质量,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化、无需现场组装、商务车即可装载、脚轮助力式的用于气体流量仪器仪表一键化智能检定的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0004]本技术的构思在于将滞止容器由传统柱体设计为立方体底座,起到稳流和稳固的双重作用,为装置整体竖向设计提供基础;选择无直管段要求的腰轮流量计进行竖向叠加,配备厚度较小的电动蝶阀实现体积压缩;利用CFD技术对不同管道布置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确定管路开口位置及变径设计,确保装置整体精度;对汇聚整流系统进行整体焊接,避免现场模组化拆装,减少检测工序;采用脚轮助力式设计,避免吊装或人力搬运,确保装卸方便灵活;设计了多种数据采集模块,优化检定流程,实现一键化智能检测,操作简便快捷;在同类体积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中,流量测量范围广,可适用于所有规格型号的燃气表和DN100口径及以下气体流量计的现场检定校准,通过以上构思最终实现研发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检测装置的目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包括气源动力系统、汇聚整流系统、标准表和补偿系统;
[0007]所述气源动力系统包括风机和变频器,所述风机的出气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滞止容器相接,变频器连接风机控制流量;
[0008]所述汇聚整流系统包括第一滞止容器、汇管、第二滞止容器、第一开关蝶阀、第二开关蝶阀和管路;所述第一滞止容器一侧与风机通过管路相接,另一侧设有两个出口,分别与标准表相接;所述第一开关蝶阀和第二开关蝶阀串联在第一滞止容器和标准表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滞止容器设在标准表与被检表的管路之间,第二滞止容器上游通过汇管与标准表的管路相接,其下游与被检表的管路相接;
[0009]所述标准表包括两台标准流量计,分别为第一标准流量计和第二标准流量计,第一标准流量计和第二标准流量计采用并联设计;所述被检表包括被检流量计;
[0010]所述补偿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
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箱内侧,大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箱上方,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标准流量计和被检流量计上游,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标准流量计和被检流量计下游。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滞止容器为圆柱体,入口位置安装在装置的正向位置处,第二滞止容器为长方体,第二滞止容器安装在所述标准表与所述第一滞止容器的下方,第二滞止容器在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中心位置设有两个口,入口与标准表下游的汇管相接,相接处管路为圆滑的弯管,出口与被检表相接。
[0012]优选的,所述汇管与所述第二滞止容器相接处增加了导流板。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滞止容器下方安装脚轮。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蝶阀和第二开关蝶阀为电动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0015]优选的,利用CFD技术仿真所述装置的入口方向,初步设计正面入口和侧面入口两种方案,仿真结果显示侧向入口方案装置内有漩涡产生,标准表处速度分布较不均匀,正向入口方案装置内漩涡较少,流场稳定。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利用CFD技术仿真所述装置的正向入口位置,二次设计入口高度距离底面500mm和入口高度距离底面445mm两种方案,仿真结果显示入口高度距离底面445mm的位置流动比距离底面500mm位置流动接近充分发展。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利用CFD技术仿真所述装置的两条标准表管路,取最大入口流量650m3/h对DN100标准表管路进行数值仿真,取最大入口流量100m3/h对DN50标准表管路进行数值仿真,经过CFD仿真对装置管路进行优化调整后,标准表处的流场与出口流场接近充分发展流动,利用CFD仿真技术确定当使用DN50检定管路时,被检表安装在距所述滞止容器11出口位置约3倍直径处流动充分发展,当使用DN100检定管路时,被检表安装在距所述滞止容器11出口位置约4倍直径处流动充分发展。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标准表系统量程范围可选0.65~650m3/h,标准表组合方式采用口径及流量测量范围不同的两台气体罗茨流量计组合测量,两条检测管路中,上面检测管路的标准表管路口径为DN50,下面的检测管路的标准表管路口径为DN100,两台标准表的量程分别为0.65~100m
³
/h和4~650m
³
/h。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风机选用高压离心机,流量范围为0.5~1300m3/h,压力可达20kPa。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标准装置在对标准表进行高密度定点测量的基础上,构建流量

仪表系数函数关系式,实现了非定点使用。
[00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标准装置优化自动检定流程,实现了一键化智能检定。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通过汇管改造和CFD流场模拟,采用竖向叠加设计方式,极大缩小了装置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尺寸控制为1150mm*1050mm*1150mm,整体装置用普通商务车即可装载,摆脱了对专用配套车辆的依赖,有利于现场检测普及。
[0024](2)本装置实现了高度集成化,避免了现场模组化拆装,节省工序,降低时间成本。
[0025](3)装置整体采用脚轮助力式设计,避免吊装或人力搬运,仅需单人推运,即可实
现现场灵活移动。
[0026](4)设计了多种数据采集模块,只需输入被检流量计基本信息后,即可自动生成检测方案,实现一键化智能检测,操作简便快捷。
[0027](5)在同类体积的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中,流量测量范围广,可适用于所有规格型号的燃气表和DN100口径及以下气体流量计的现场检定校准。
附图说明
[0028]图1本技术装置正视图;
[0029]图2技术装置俯视图;
[0030]图3技术装置原理图;
[0031]图4第一标准流量计4入口、中心、出口截面竖直方向速度分布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智能现场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动力系统、汇聚整流系统、标准表和补偿系统;所述气源动力系统包括风机(15)和变频器(16),所述风机(15)的出气口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滞止容器(1)相接,变频器(16)连接风机(15)控制流量;所述汇聚整流系统包括第一滞止容器(1)、汇管(6)、第二滞止容器(11)、第一开关蝶阀(2)、第二开关蝶阀(10)和管路;所述第一滞止容器(1)一侧与风机(15)通过管路相接,另一侧设有两个出口,分别与标准表相接;所述第一开关蝶阀(2)和第二开关蝶阀(10)串联在第一滞止容器(1)和标准表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滞止容器(11)设在标准表与被检表(13)的管路之间,第二滞止容器(11)上游通过汇管(6)与标准表的管路相接,其下游与被检表(13)的管路相接;所述标准表包括两台标准流量计,分别为第一标准流量计(4)和第二标准流量计(8),第一标准流量计(4)和第二标准流量计(8)采用并联设计;所述被检表(13)包括被检流量计;所述补偿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7)、大气压传感器(18)、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三压力传感器(12)、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7)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立娜李国栋孟成林杨光磊田鹏飞王盼李院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