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09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表壳包括内槽、以及与内槽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水流道;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圆柱体和第一检测直杆,检测圆柱体用于同轴置入内槽内;第一检测直杆设置有弧形的第一检测面;检测直杆能够匹配穿过第一水流道并使第一检测面伸入内槽内;第一检测面在伸入内槽时能够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匹配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检测圆柱体和设置有第一检测面的第一检测直杆,能实现表壳的品质检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参看图1,目前单流束水表表壳70的第一水流道72和第二水流道73,(此处的第一水流道72和第二水流道73分别形成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一般会与表壳的内槽71的槽壁形成一倾斜角度a或b,该倾斜角度对水表流量性能有较大影响。
[0003]在机加工表壳70时可能会由于人为操作或机器误差导致表壳70的第一水流道72和第二水流道73的加工角度出现偏差,影响表壳性能,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表壳70进行品质检测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其能通过检测圆柱体和第一检测直杆的配合,对表壳进行品质检测。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表壳包括内槽、以及与内槽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水流道;所述表壳检测工装包括:
[0007]检测圆柱体,所述检测圆柱体用于同轴置入所述内槽内;
[0008]第一检测直杆,所述第一检测直杆设置有弧形的第一检测面;所述检测直杆能够匹配穿过第一水流道并使所述第一检测面伸入所述内槽内;所述第一检测面在伸入所述内槽时能够与所述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匹配贴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圆柱体的上方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并供持握的持握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表壳还包括与所述内槽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水流道,所述第一水流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道的延伸方向分别相对所述内槽槽壁的倾斜角度各异;所述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检测直杆,所述第二检测直杆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检测面;所述第二检测直杆能够匹配穿过所述第二水流道并使所述第二检测面伸入所述内槽内,所述第二检测面伸入所述内槽时能够与所述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匹配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内槽同轴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检测圆柱体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圆柱体同轴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与所述定位槽匹配插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包括开设在所述内槽的槽底的第一段和凸出与所述内槽的槽底上方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彼此连通,所述定位柱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圆柱体还设置第二定位围板,所述第二定位围板从所述检测圆柱体的底面向下延伸并环绕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围板的底面能够与所述内槽的槽底贴合。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圆柱体和设置有第一检测面的第一检测直杆,在表壳需要检测时,将检测圆柱体同轴内置在表壳的内槽内,将第一检测直杆穿过表壳的第一水流道并使第一检测面进入内槽内,此时,若第一检测面能够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贴合,则第一水流道的加工合格,若第一检测面不能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贴合,则第一水流道的加工不合格,由上,实现表壳的品质检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表壳的剖视图;
[0017]图2为现有表壳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除去第一检测直杆和第二检测直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检测直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第二检测直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的使用状态图(第一检测面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贴合的状态);
[0022]图7为本技术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的使用状态图(第一检测面未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贴合的状态);
[0023]图8为本技术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的使用状态图剖视图(除去第一检测直杆和第二检测直杆)。
[0024]图中:10、检测圆柱体;11、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2、检测圆柱体的底面;20、第一检测直杆;21、第一检测面;30、持握件;40、第二检测直杆;41、第二检测面;50、定位柱;60、第二定位围板;61、第二定位围板的底面;70、表壳;71、内槽;711、内槽的槽底;72、第一水流道;73、第二水流道;74、定位槽;741、第一段;74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看图1,单流束水表表壳70包括内槽71、以及与内槽71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水流道72。
[0026]请参看图1至图8,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圆柱体10和第一检测直杆20;检测圆柱体10用于同轴置入内槽71内;第一检测直杆20设置有弧形的第一检测面21;检测直杆能够匹配穿过第一水流道72并使第一检测面21伸入内槽71内;第一检测面21在伸入内槽71时能够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匹配贴合,此处需要说明地是,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是指其环绕中心轴线并朝外面;此处需要说明地是,在表壳70的第一水流道72加工合格,即,第一水流道72的倾斜角度合格时,此处需要说明地是,过第一水流道72和内槽71的交点作内槽71的槽壁的切线,第一水流道72的延伸轨迹与该切线的夹角即为第一水流道72的倾斜角度,第一检测面21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匹配贴合。
[0027]这样,在采用本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对表壳70进行检测时,将检测圆柱体10置入待检测表壳70的内腔中,并使检测圆柱体10与内腔的中心轴线重合;将第一检测直杆20设置有第一检测面21的一侧朝向第一水流道72并穿入第一水流道72内,而在第一检测面21进入内腔后,若第一检测面21可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完全贴合,则第一水流道72的
倾斜角度合格,即,待检测表壳70的第一水流道72的加工合格,若第一检测面21不能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完全贴合,则第一水流道72的倾斜角度不合格,即,待检测表壳70的第一水流道72的加工不合格品;由此,实现表壳70的品质检测。
[0028]为便于对检测圆柱体10插入内槽71或从内槽71取出,本实施例中检测圆柱体10的上方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并供持握的持握件30,具体地,持握件30可为持握杆,持握杆的直径小于检测圆柱体10的直径。
[0029]常规地,表壳还包括与内槽71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水流道73,第一水流道72和第二水流道73的延伸方向分别相对内槽71槽壁的倾斜角度各异,实际中,第一水流道72和第二水流道73可分别形成为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因此,本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检测直杆40,第二检测直杆40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检测面41;第二检测直杆40能够匹配穿过第二水流道73并使第二检测面41伸入内槽71内,第二检测面41伸入内槽71时能够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匹配贴合,可以理解地是,在第二水流道73的加工倾斜角度合格时,第二检测面41与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匹配贴合;由此,实现对第二水流道73品质的检测;上述共用同一检测圆柱体10,简化本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表壳(70)包括内槽(71)、以及与内槽(71)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水流道(7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圆柱体(10),所述检测圆柱体(10)用于同轴置入所述内槽(71)内;第一检测直杆(20),所述第一检测直杆(20)设置有弧形的第一检测面(21);所述检测直杆能够匹配穿过第一水流道(72)并使所述第一检测面(21)伸入所述内槽(71)内;所述第一检测面(21)在伸入所述内槽(71)时能够与所述检测圆柱体的外侧面(11)匹配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圆柱体(10)的上方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并供持握的持握件(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还包括与所述内槽(71)侧向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水流道(73),所述第一水流道(72)和所述第二水流道(73)的延伸方向分别相对所述内槽(71)槽壁的倾斜角度各异;所述单流束水表表壳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检测直杆(40),所述第二检测直杆(40)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检测面(41);所述第二检测直杆(40)能够匹配穿过所述第二水流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欣杨滨王振杰张裕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