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40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包括进气底座和上盖板,所述进气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处,且所述上盖板和第二凹槽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底座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凹槽的底端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定位柱,沿所述定位柱外周的上盖板上设有若干沿圆周等距排列的外侧排气孔,所述外侧排气孔的上方朝所述定位柱轴心方向倾斜;所述定位柱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定位柱和上盖板的内侧排气孔。所述内外吹气干燥装置批量化处理手术刀套管,可同时对手术刀套管的内外侧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术刀套管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手术刀套管的生产流程中,套管在喷砂工艺后表面残留的水分会导致锈点产生。因此手术刀套管表面需清理并干燥,避免水印残留。
[0003]但现有清理并干燥套管表面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吹干,耗费大量人力,无法同时处理多个套管,效率低下,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且通常套管内外需依次处理,无法同时手术刀套管的内外部干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所述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包括进气底座和上盖板,所述进气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设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处,且所述上盖板和第二凹槽的底端分别设有若干一一对应的螺栓孔,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进气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7]所述进气底座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一一对应的第二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进气底座内第二凹槽的下方;
[0008]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排列的定位柱,用于吹气干燥时放置所述手术刀套管;沿所述定位柱外周的上盖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上盖板且沿圆周等距排列的外侧排气孔,所述外侧排气孔的上方朝所述定位柱的轴心方向倾斜设置,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外侧壁吹气干燥;所述定位柱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定位柱和下方的上盖板的内侧排气孔,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内侧壁吹气干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排气孔的倾斜角β,即所述外侧排气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侧排气孔的开设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定位柱上设有若干层沿圆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内侧排气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的出口方向向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30
°‑
60
°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排气孔、内侧排气孔及第二通孔均为渐缩结构。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有倒角,用于避免放置和拆取时
摩擦刮伤所述手术刀套管。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底座的第一凹槽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凹槽边缘设置的密封圈,用于强化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上盖板的接触面的密封。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底座的侧壁设有2个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设有2个第二进气口,且所述第二进气口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外侧安装加热装置。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设为两层,且每层设有8个第二通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的上盖板上的定位柱,可批量化放置手术刀套管,鼓入干燥空气对手术刀套管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节省人力且可大批量处理;
[0020](2)所述定位柱上和外周分别设有内侧排气孔和外侧排气孔,可同时对手术刀套管的内外侧进行干燥处理;
[0021](3)所述外侧排气孔的倾斜设置以及定位柱上连通所述内侧排气孔的第二通孔的设置,均有利于提高手术刀套管内外侧壁的吹气干燥效率;
[0022](4)所述外侧排气孔、内侧排气孔及第二通孔的渐缩结构,提高了喷气速率,进一步强化手术刀套管内外侧壁的吹气干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未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的爆炸图;
[0026]图4为图3中上盖板A

A面的剖面图;
[0027]其中,1

进气底座、2

上盖板、31

第一凹槽、32

第二凹槽、4

第一进气口、5

第二进气口、6

定位柱、61

外侧排气孔、62

内侧排气孔、63

第二通孔、64

倒角、7

手术刀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9]本技术的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吹气干燥所述手术刀套管7时和未使用时的示意图。所述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包括进气底座1和上盖板2,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底座1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底端设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1的第二凹槽32;所述上盖板2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31处,且所述上盖板2和第二凹槽32的底端分别设有若干一一对应的螺栓孔21,使得所述上盖板2与所述进气底座1的第二凹槽32通过螺栓22固定连接;
[0030]所述进气底座1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口4,所述第二凹槽32的底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进气口4一一对应的第二进气口5,且所述第一进气口4和第二进气口5通过进气管道(图中未示出)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进气底座1内第二凹槽32的下方,用于吹气干燥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4通入,通过所述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口5后进入所述第二凹槽32与上盖板2间的空间内储存;
[0031]所述上盖板2上方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排列的定位柱6,用于吹气干燥时放置所述手术刀套管;结合图4所示,沿所述定位柱6外周的上盖板2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上盖板2且沿圆周等距排列的外侧排气孔61,所述外侧排气孔61的上方朝所述定位柱6的轴心方向倾斜设置,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外侧壁吹气干燥;所述定位柱6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定位柱6和下方的上盖板2的内侧排气孔62,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内侧壁吹气干燥。
[0032]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排气孔61的倾斜角β,即所述外侧排气孔6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使得空气经所述外侧排气孔61喷出后沿着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外壁上升,减少气体损失。
[0033]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排气孔62的开设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定位柱6上设有若干层沿圆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内侧排气孔62连通的第二通孔63。
[0034]进一步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刀套管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包括进气底座和上盖板,所述进气底座的上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设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处,且所述上盖板和第二凹槽的底端分别设有若干一一对应的螺栓孔,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进气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底座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一一对应的第二进气口,且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进气底座内第二凹槽的下方;所述上盖板上方设有若干等间距均匀排列的定位柱,用于吹气干燥时放置所述手术刀套管;沿所述定位柱外周的上盖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上盖板且沿圆周等距排列的外侧排气孔,所述外侧排气孔的上方朝所述定位柱的轴心方向倾斜设置,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外侧壁吹气干燥;所述定位柱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定位柱和下方的上盖板的内侧排气孔,用于向所述手术刀套管的内侧壁吹气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排气孔的倾斜角β,即所述外侧排气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吹气干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弦周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征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