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1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该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门体、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第一电加热机构和设置于壳体内腔且能够进行移动的第二电加热机构,第二电加热机构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内腔,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和第二电加热机构的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定期加热除湿,装置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除湿情况观察方便。除湿情况观察方便。除湿情况观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
,尤其是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为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大部分公交集团军购置了新能源车辆。一部分的新能源车在营运过程中,驱动电机容易进水,导致定子线圈短路,引起车辆不能正常运行的故障。驱动电机定子线圈到厂家维修的维修周期长,维修费用高。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能够方便地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定期加热除湿,装置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除湿情况观察方便,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方便地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定期加热除湿,装置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除湿情况观察方便。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门体、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第一电加热机构和设置于壳体内腔且能够进行移动的第二电加热机构,所述第二电加热机构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内腔,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和第二电加热机构的控制面板;使用时,打开门体,将第二电加热机构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将电机定子线圈推入壳体内腔,关闭门体,通过控制面面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和第二电加热机构的温度,第一电加热机构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外部进行加热除湿,第二电加热机构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内腔进行加热除湿,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加热机构为电加热棒,壳体内腔的三面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电加热棒,以利于对电机的定子线圈外部进行均匀的加热除湿。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加热机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设置于上下安装板之间的多条电加热棒,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尺寸与电机的转子内腔尺寸相配合,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设置便于将第二电加热机构装入电机定子线圈内腔,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的多条电加热棒有益于高效且均匀地对定子线圈的内腔进行加热除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板为玻璃板,便于观察壳体内部的加热除湿情况。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管,所述壳体顶板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拧有螺纹塞,螺纹塞的外径与定位管的内径相配合,将插入第二电加热机构的定子线圈推入壳体内腔中,旋拧螺纹塞,使得螺纹塞插入定位管内,确保定子线圈位于壳体内腔的中部,以利于均匀加热,提高除湿效果和除湿效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
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第二电加热机构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电机定子线圈推入壳体内腔,通过控制面面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和第二电加热机构的温度,第一电加热机构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外部进行加热除湿,第二电加热机构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内腔进行加热除湿,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通过壳体顶部的玻璃板便于观察壳体内部的加热除湿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壳体、2门体、3第一电加热机构、4第二电加热机构、401上安装板、402下安装板、403电加热棒、404定位管、5螺纹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上的门体2、设置于壳体1侧壁上的第一电加热机构3和设置于壳体1内腔且能够进行移动的第二电加热机构4,所述第二电加热机构4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内腔,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3和第二电加热机构4的控制面板;使用时,打开门体2,将第二电加热机构4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将电机定子线圈推入壳体1内腔,关闭门体2,通过控制面面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3和第二电加热机构4的温度,第一电加热机构3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外部进行加热除湿,第二电加热机构4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内腔进行加热除湿,控制方便,除湿效果好,除湿效率高。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加热机构3为电加热棒,壳体1内腔的三面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电加热棒,以利于对电机的定子线圈外部进行均匀的加热除湿。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加热机构4包括上安装板401、下安装板402和设置于上下安装板402之间的多条电加热棒403,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的尺寸与电机的转子内腔尺寸相配合,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的设置便于将第二电加热机构4装入电机定子线圈内腔,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之间的多条电加热棒有益于高效且均匀地对定子线圈的内腔进行加热除湿。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板为玻璃板,便于观察壳体1内部的加热除湿情况。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板401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管404,所述壳体1顶板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拧有螺纹塞5,螺纹塞5的外径与定位管404的内径相配合,将插入第二电加热机构4的定子线圈推入壳体1内腔中,旋拧螺纹塞5,使得螺纹塞5插入定位管404内,确保定子线圈位于壳体1内腔的中部,以利于均匀加热,提高除湿效果和除湿效率。
[002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门体、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第一电加热机构和设置于壳体内腔且能够进行移动的第二电加热机构,所述第二电加热机构插入电机的定子线圈内腔,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机构和第二电加热机构的控制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机构为电加热棒,壳体内腔的三面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电加热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光日徐东波于好学孙建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