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34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设计方法,其中,步骤1、对原始空腔结构(8)进行区域化切割,通过仿真计算,将最为薄弱的区域确定为第二隔断(2),第二隔断(2)上部确定为第一空腔(1),第二隔断(2)下部确定为第二空腔(3);步骤2、选取第一空腔(1)、第二隔段(2)和第二空腔3的材料;步骤3、将第二隔段(2)设置为实心结构;步骤4、根据第一空腔(1)的尺寸,计算第一增强体(4)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步骤5、根据第二空腔(3)的尺寸,计算第二增强体(9)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方法移植性强,设计参数少,可快速适配于各型空腔结构,用于调控承载结构的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特性。吸收特性。吸收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吸能结构是保证乘员行车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吸能结构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截面形状以及填充不同的低密度材料或结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吸能特性研究。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单晶结构因具有轻量化、高孔隙率、高比强度等优点,采用不同的单晶类型作为3D结构来对吸能空心结构进行填充,可赋予吸能结构最为优良的能量吸收特性。同时,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该类3D结构的制造问题也同步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由单晶组成3D结构的几何参数过多,正向结构设计过程很难明确其高维复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继而现有研究均是基于不同材料或者不同的单晶类型,通过一定规律的排列进行组合,以最终的吸能特性指标来进行评价。这导致了由单晶组成的某一特定规律的3D结构只适用于其所预定的吸能结构,且3D结构仅仅考虑了吸能特性。
[0003]然而,吸能结构是通过较强的抵抗塑性变形能力来耗散大部分的碰撞动能,该过程中还会发生不利于结构吸能的整体弯曲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原始空腔结构(8)进行区域化切割,通过仿真计算,确定空腔结构(8)抗弯能力最为薄弱的区域位置,将最为薄弱的区域确定为第二隔断(2),第二隔断(2)上部确定为第一空腔(1),第二隔断(2)下部确定为第二空腔(3);步骤2、选取第一空腔(1)、第二隔段(2)和第二空腔3的材料,其中,第一空腔(1)和第二空腔(3)的材料属性一致,第二隔段(2)材料的弹性模量比第一空腔(1)或第二空腔(3)的弹性模量大;步骤3、将第二隔段(2)设置为实心结构;步骤4、在第一空腔(1)内部放置第一增强体(4),根据第一空腔(1)的尺寸,计算第一增强体(4)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步骤5:在第二空腔(3)内部放置第二增强体(9),根据第二空腔(3)的尺寸,计算第二增强体(9)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针对原始空腔结构(8),基于CAE仿真技术建立轴向压缩仿真模型,原始空腔结构(8)下表面连接固定板(7),上表面连接压缩板(6),模拟不同角度θ下的负载载荷F下的压缩性能,其中:θ为0~90
°
;步骤2.2、提取在不同角度下原始空腔结构(8)抗弯能力最为薄弱的区域位置,将最为薄弱的区域确定为第二隔断(2),其弯曲厚度L2,第二隔断(2)上部确定为第一空腔(1),第二隔断(2)下部确定为第二空腔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步骤4.1、提取第一空腔的长b1和宽b2,计算点阵单晶(10)的杆长L
q
:式中,w0为材料参数取值,取值范围为0<w0≤1;步骤4.2、确定不同杆厚d1下的点阵单晶(10)组成排列方式为:下的点阵单晶(10)组成排列方式为:的2D平铺结构;步骤4.2、计算由点阵单晶(10)组成的2D平铺结构的横向和纵向点阵单晶(10)数目,其中,横向点阵单晶(10)的数目为[b1/L
q
],纵向数目点阵单晶(10)为对高为L1的第一空腔1填满排列方式为第一空腔1填满排列方式为的2D平铺结构,组成第一增强体(4);对于不同杆厚d下组成的点阵单晶(10),基于CAE仿真技术进行三点弯仿真模拟,拟合第一空腔和第一增强体组合的刚度G表达式:G=f(d1);步骤4.3、将横向点阵单晶(10)数目为[b1/L
q
])和纵向点阵单晶(10)数目为的2D平铺结构作为3D结构高度方向上的最底层,即第层,第层以上的2D平铺结构排列方式为:
式中,p1为每种2D平铺结构的重复层数,为正整数;m为第m层2D平铺结构,步骤4.4、基于CAE仿真技术建立轴向压缩仿真模型,模拟不同p1值下的轴向压缩比吸能SEA;拟合比吸能SEA与重复层数变量p1之间的表达式:SEA=f(p1);步骤4.5、进行刚度和比吸能最大化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设计目标为:ma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伟肖培杰蒋彬辉李光耀秦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