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22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包括筒体,第一介质口、第二介质口,第一水口、第二水口,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螺旋型高效盘管,每层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管、侧管连通,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第一介质口,侧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第二介质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热交换效率高、清理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一般采用几根钢管从上到下作为水流动管路,壳体内为工质,设计、制造成本高,属于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不能自动除垢造成换热效果变差,水中的杂质会沉淀在管路内壁影响使用;当筒体内流动的是低温冷媒时,冷媒中不可避免会带有少量的冷冻油,这样在热交换过程中会分离出少量油,冷冻油会在筒体内聚集,影响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清理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包括筒体,第一介质口、第二介质口,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其特点是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螺旋型高效盘管,每层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管、侧管连通,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第一介质口,侧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第二介质口。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最下层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螺旋盘管的支撑架。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筒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侧油管连通,中心油管竖直设置在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侧部且开口作为油出口,侧油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油进口低于油出口。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最下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油循环螺旋盘管的油管支撑架。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支撑架或油管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超声纳米波发生器。
[000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中心管的下端连接连通有延伸出筒体外的排油管。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筒体顶部设有放气阀、压力传感器和液位控制器,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和筒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筒体设有保温层。
[0012]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筒体底部设有排污口。
[0013]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筒体底部设有补水口。
[0014]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采用多层
螺旋盘管分层排列,制造、安装方便快捷,同时换热效率高;螺旋盘管、油循环螺旋盘管下方的支撑架、油管支撑架,可以分别支撑螺旋盘管、油循环螺旋盘管,使两种螺旋盘管长时间用不下沉变形,保证了使用效果,同时支撑架方便安装超声纳米波发生器,超声波纳米发生器使筒体内的水产生微泡泡和振动流动,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具有消毒、灭菌作用、结构紧凑,超声波发生器可以避免结垢的问题,保证了热效率;采用放气阀、压力传感器、液位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控控制热交换过程;筒体设有保温层,避免热量散失,影响效率;筒体底部的排污口可以排出水中杂质沉淀物以及水垢,保持热效率;在筒体底部设有补水口,可以由液位控制器控制自动通过补水口不断的补充到筒体内,循环往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螺旋盘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筒体,2、第一水口,3、第二水口,4、螺旋盘管,5、中心管,6、侧管,7、第一介质口,8、第二介质口,9、支撑架,10,超声纳米波发生器,11、油循环螺旋盘管,12、中心油管,13、侧油管,14、油出口,15、油进口,16、油管支撑架,17、排油管,18、放气阀,19、压力传感器,20、液位控制器,21、温度传感器,22、保温层,23、排污口,24、补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参照图1、图2,是在筒体1上部设有第一水口2,筒体1的下部设有第二水口3,筒体1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螺旋盘管4,螺旋盘管4分层排列,螺旋盘管4的层数根据需要以及筒体1内空间确定,本实施例采用29层螺旋盘管4,每层螺旋盘管4的两端管口分别与中心管5、侧管6连通连接,中心管5竖直设置在筒体1内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1顶部且开口作为第一介质口7,侧管6竖直设置在筒体1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1下部且开口作为第二介质口8,螺旋盘管4作为冷媒或者高温高压介质的流动通道,当螺旋盘管4内为冷媒时,用作制冷,第二介质口8作为冷媒进口,第一介质口7作为冷媒出口,第一水口2作为进水口,第二水口3作为出水口,当螺旋盘管4内为高温高压介质时,用作制热,第二介质口8作为高温高压介质出口,第一介质口7作为高温高压介质进口,第一水口2作为出水口,第二水口3作为进水口。
[0021]参照图3,是在最下层螺旋盘管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螺旋盘管4的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下表面安装有超声纳米波发生器10,中心管5的下端连接连通有延伸出筒体1外的排油管17,筒体1顶部设有放气阀18、压力传感器19和液位控制器20,第一水口2、第二水口3和筒体1上分别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1,筒体1设有保温层22,在筒体1底部设有排污口23和补水口24。
[0022]参照图4,是在筒体1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11,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11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12、侧油管13连通,中心油管12竖直设置在筒体1内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1侧部且开口作为油出口14,侧油管13竖直设置在筒体1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1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15,油进口15低于油出口14,在最下层油循环螺
旋盘管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油循环螺旋盘管11的油管支撑架16,油管支撑架16的下表面安装有超声纳米波发生器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包括筒体,第一介质口、第二介质口,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其特征是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螺旋型高效盘管,每层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管、侧管连通,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第一介质口,侧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第二介质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在最下层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螺旋盘管的支撑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纳米波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在筒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侧油管连通,中心油管竖直设置在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筒体侧部且开口作为油出口,侧油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筒体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油进口低于油出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先于永强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德瑞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