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69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参数设定、初始化、制热和制冷过程,该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运用逆卡诺循环和逆逆卡诺循环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满足用户同时用热和用冷的需求、投资少、能耗低、节能环保、无人值守自动循环工作、劳动强度低、节约费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交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的产品无论家用空调、冷水机组(中央空调)、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如电加热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都是单一的制冷或制热,而用户在夏天使用空调时也有热水需求,例如:洗碗、洗澡、厨房用热水等,尤其是宾馆、饭店夏天需要大量的冷源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热源,他们的解决方案是空调制冷外加:热水机(如电加热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投资大、能耗高。在一些化工厂、食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游泳馆、健身房、机场等等也存在上述问题;而在冬天用户需要采暖的同时也有冷源的需求,例如:溜冰场、化工厂、食品加工厂、蔬菜加工厂、冷库、冰箱、冰柜、冷藏柜、冷藏间等等,而目前用户的解决方案就是同时运行两套设备:投资采暖设备(集中供暖、热水机、热泵机组等)和投资制冷设备(冰箱、冰柜、冷藏柜、家用空调、冷水机组等),同样投资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用逆卡诺循环和卡诺循环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满足用户同时用热和用冷的需求、投资少、能耗低、节能环保、无人值守自动循环工作、劳动强度低、节约费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a、参数设定:设定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热水温度最高值和回水温度最低值、冷水温度最低值和回水温度最高值或设定热水出水温度最高和流量参数或冷水出水温度最低值和流量参数,选定热源优先或冷源优先;以下参数在设备出厂已经设定好,包括:排气压力保护、吸气压力保护、排气、吸气压差保护、排气温度保护、吸气温度保护、油温度保护、油压与排气压差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参数,冲霜时间、液位限位参数、水压参数;b、初始化:打开加水阀门,向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加水至液位限位器规定水位和压力参数要求,启动,制冷压缩机排气阀自动打开,自动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存在故障报警并显示故障,压缩机不启动,如无故障,压缩机启动,吸气阀自动打开,进入制热过程和制冷过程;c、制热过程:压缩机将气液分离器输送来的低压低温冷媒气体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到油分离器,通过油分离器将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中的油和冷媒气体分离开,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进入热节
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一组盘管中螺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与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将低温水逐步加热成高温水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后,高温水变为低温水在水泵作用下回到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内,再次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水输送到用户端,循环往复;高温水还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自来水补充消耗;热交换后的冷媒气体进入冷凝蒸发器,将冷媒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变成液态储存到储液器中;d、制冷过程:储液器中的液态冷媒通过电磁阀和膨胀阀后进入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媒在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一组盘管内螺旋运动,压力骤然降低,液态的冷媒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与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筒体内的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将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筒体内的高温水降为低温水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后,低温水吸热后在水泵作用下再回到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再变为低温水输送到用户,循环往复;低温水还可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自来水补充消耗;蒸发气化的冷媒进入到二次换热器与压缩机补气冷媒进行二次交换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回到压缩机吸气口,循环往复运行。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储存到储液器中的冷媒通过膨胀阀后进入二次换热器与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蒸发气化的冷媒再次进行换热后,进入到压缩机补气口,循环往复运行。
[0006]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制热过程中,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油在油泵的作用下通过管道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高温高压的油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另一组盘管中螺旋运动并与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油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释放热量后,温度降低再进入到油冷凝器继续释放热量,达到符合压缩机用油温度后,通过油泵输送到压缩机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部件,循环往复。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在制冷过程中,回收热交换过程从冷媒中分离出来的油,通过带油泵的管路输送到压缩机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部件,循环往复。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一台以上的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分别并联使用。
[0009]一种实现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制冷压缩机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储液器冷媒进口,储液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和膨胀阀分别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以及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二次换热器进口,二次换热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第一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一螺旋盘管,每层第一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一中心管、第一侧管连通,第一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
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介质进口,第一侧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下部且开口作为介质出口,在第一筒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一层以上的油循环螺旋盘管,每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中心油管、侧油管连通,中心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一筒体侧部且开口作为油出口,侧油管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一侧,其下端穿出第一筒体侧且开口作为油进口,油进口低于油出口,在最下层油循环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托住油循环螺旋盘管的油管支撑架,在油管支撑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超声纳米波发生器,第一筒体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一补水口。
[00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是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第二筒体内设置有一层以上的第二螺旋盘管,每层第二螺旋盘管的两管口分别与第二中心管、第二侧管连通,第二中心管竖直设置在第二筒体中心轴线上,其上端穿出第二筒体顶部且开口作为冷媒介质出口,第二侧管竖直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参数设定:设定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热水温度最高值和回水温度最低值、冷水温度最低值和回水温度最高值或设定热水出水温度最高和流量参数或冷水出水温度最低值和流量参数,选定热源优先或冷源优先;以下参数在设备出厂已经设定好,包括:排气压力保护、吸气压力保护、排气和吸气压差保护、排气温度保护、吸气温度保护、油温度保护、油压与排气压差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参数,冲霜时间、液位限位参数、水压参数;b、初始化:打开加水阀门,向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和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加水至液位限位器规定水位和压力参数要求,启动,制冷压缩机排气阀自动打开,自动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存在故障报警并显示故障,压缩机不启动,如无故障,压缩机启动,吸气阀自动打开,进入制热过程和制冷过程;c、制热过程:压缩机将气液分离器输送来的低压低温冷媒气体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到油分离器,通过油分离器将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中的油和冷媒气体分离开,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一组盘管中螺旋运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与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将低温水逐步加热成高温水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后,高温水变为低温水在水泵作用下回到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内,再次进行热交换变为高温水输送到用户端,循环往复;高温水还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自来水补充消耗;热交换后的冷媒气体进入冷凝蒸发器,将冷媒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变成液态储存到储液器中;d、制冷过程:储液器中的液态冷媒通过电磁阀和膨胀阀后进入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冷媒在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一组盘管内螺旋运动,压力骤然降低,液态的冷媒在此迅速蒸发变成气态,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与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筒体内的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将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筒体内的高温水降为低温水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后,低温水吸热后在水泵作用下再回到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再变为低温水输送到用户,循环往复;低温水还可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自来水补充消耗;蒸发气化的冷媒进入到二次换热器与压缩机补气冷媒进行二次交换后,通过气液分离器,回到压缩机吸气口,循环往复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征是储存到储液器中的冷媒通过膨胀阀后进入二次换热器与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蒸发气化的冷媒再次进行换热后,进入到压缩机补气口,循环往复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征是在制热过程中,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油在油泵的作用下通过管道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高温高压的油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另一组盘管中螺旋运动并与进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油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释放热量后,温度降低再进入到油冷凝器继续释放热量,达到符合压缩机用油温度后,通过油泵输送到压缩机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部件,循环往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征是在制冷过程中,回收热交换过程从冷媒中分离出来的油,通过带油泵的管路输送到压缩机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部
件,循环往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其特征是一台以上的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分别并联使用。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和制热自动循环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冷凝蒸发器、储液器、膨胀阀、冷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制冷压缩机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进口,热节能发生器交换装置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凝蒸发器的冷媒进口,冷凝蒸发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连接储液器冷媒进口,储液器冷媒出口通过带阀门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先于永强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德瑞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