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21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插设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所述插槽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能够从所述插槽内拔出。通过在共享电动车的电动车车体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寻找到共享充电宝,使得用户的移动终端在户外充电更为方便,且使得用户使用充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电动车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8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1936338X、申请名称为“一种带共享充电宝的共享电动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涉及移动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电子设备,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当用户携带手机出门在外,但手机的电量低的时候,往往都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不便和烦恼,所以现在在很多商场和人员密集的地方都设置有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但是除了在商场内,更多的人群是在商场外进行户外活动,而户外设置的充电宝租赁设备较少,且地点相对固定,用户需使用时存在较多不便。且现在的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体积都比较大也比较重,当需要移动共享充电宝租赁设备的时候,往往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及物力。
[0004]申请号2019218127058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置隐藏式充电宝,其针对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量用完的情况而专门设计一款辅助为电动车进行充电的辅助电池。该隐藏式充电宝的设计虽然能对电动车进行续航充电,但其续航效果有限,对电池容量要求较高,其续航效果与增加的电池成本成正比。且该辅助电池的设计只专门针对电动车蓄电池进行充电,并不能对用户手机等移动端进行充电,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共享电动车。
[0006]一种共享电动车,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
[0007]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插设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所述插槽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能够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或者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解锁。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至少一充电接口,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与一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享电动车还包括电动车蓄电池,所述电动车蓄电池
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动车蓄电池用于对所述充电模块供电。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车体包括前车架、后车架、踏板和车座,所述前车架与所述踏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后车架与所述踏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车座设置于所述后车架上,所述前车架与所述车座之间间隔形成容置腔,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前车架、后车架、踏板和车座中的任一个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前车架朝向所述车座的一面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识别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车车体内设置有定位模块。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有防水外壳或防水护套。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共享电动车的电动车车体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寻找到共享充电宝,使得用户的移动终端在户外充电更为方便,且使得用户使用充电宝充电以及归还充电宝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的共享充电宝装置的元件逻辑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共享电动车10,包括:电动车车体100和共享充电宝装置200;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包括充电装置壳体210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220,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100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211,所述充电装置壳体210内设置有锁紧机构(图未示),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220插设于一所述插槽211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220锁扣在所述插槽211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所述插槽211内拔出。
[0024]本实施例中,充电宝也可以称为行动电源、行动充电器,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设备充电的便携充电器。该电动车车体100可采用现有的电动车实现,并且该电动车为共享电动车10,比如,该共享电动车10通过扫码解锁,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扫码使用该电动车车体100。
[0025]充电装置壳体210固定设置于电动车车体100上,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螺接、焊接、卡
接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壳体210的材质为塑料,充电装置壳体210通过螺钉与电动车车体100连接,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壳体210设置有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与电动车车体100焊接,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电动车车体100上。
[0026]本实施例中,共享充电宝装置200内设置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220锁紧在插槽211内,避免用户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将充电宝本体220拔出,当用户获得授权后,锁紧机构解锁打开,使得充电宝本体220能够从所述插槽211内拔出,供用户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锁紧机构的实现原理可采用现有共享充电宝内的锁紧结构的原理实现,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技术,本实施例中对此不累赘描述。
[0027]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旨在提供一种在共享电动车10的电动车车体100上设置共享充电宝装置200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的共享充电宝装置200,本申请中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随着电动车车体100的运动而运动,并且使得共享充电宝装置200能够随着电动车车体100分布于户外,使得用户在户外可通过寻找共享电动车10寻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车车体和共享充电宝装置;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壳体和至少一个充电宝本体,所述充电装置壳体设置于所述电动车车体上,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充电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锁紧机构,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插设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充电宝本体锁扣在所述插槽内,且所述锁紧机构在解锁时,使得所述充电宝本体能够从所述插槽内拔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锁紧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锁紧机构上锁或者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解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至少一充电接口,每一所述充电宝本体与一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电动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彬廖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