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龙兵专利>正文

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2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安全领域,公开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主要针对现有两轮电动车自身稳定性较差,骑行的安全性不高,尤其是在受到侧面撞击时,哪怕是轻微撞击,车辆也很容易倾覆,造成骑行者动辄跌倒受伤甚至被碾压的问题。为了提高现有两轮电动车骑行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改良方案核心包括增加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前轮转向平衡系统和感应处理系统三部分。并通过三个系统的协调作用,保证车辆和骑行者在受到碰撞时,以最快的速度灵活改变车轮方向,并附之以动力,使车辆和骑行者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动态平衡,尽可能避免车辆倾覆而造成骑行者受伤或遭受碾压死亡,提升两轮电动车骑行的安全性。电动车骑行的安全性。电动车骑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两轮电动车作为一种体积小巧,方便易操作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喜爱。但因其接触地面仅有两个支点,自身稳定性较差,骑行的安全性不高,尤其是在受到侧面撞击时,哪怕是轻微撞击,车辆也很容易倾覆,这也是现实中电动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骑行者动辄跌倒受伤的原因。同时电动车在与机动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骑行者还存在跌倒后遭到碾压造成人身伤亡的风险。为了减少两轮电动车骑行事故,最大限度保障骑行者人身安全,同时考虑到发生的两轮电动车交通事故,除因双方或单方速度过快造成骑行者伤亡外,其余事故中骑行者的受伤或死亡基本上都是因车辆倾覆后引起,因此需要对两轮电动车进行改良,使之在受到撞击时不易倾覆,从而尽可能使骑行者不因摔倒而遭受擦伤或碾压,让骑行变得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使两轮电动车骑行更加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让人们在日常骑行两轮电动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偶发碰撞轻易摔倒,避免受伤或遭受碾压。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立足于对现有两轮电动车的改良,改良的核心包括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前轮转向平衡系统和感应处理系统三部分。
[0005]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包括后轮柱,后叉,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固定桩。
[0006]后轮柱为一端带有丝口的圆柱体,其没有丝口的一端末端略粗,后轮柱没有丝口的一端向下垂直焊接在车架上,后叉上部有后叉套桶,后叉套桶上部和下部均为瓶型口,可安装入后叉轴承,后叉轴承内直径与后轮柱匹配,后轮柱可穿过安装进后叉套桶的后叉轴承,并从后叉套桶下部穿出,在穿出的后轮柱上旋拧上螺帽可以使后轮柱与后叉连为一个整体,安装好的后叉借助后叉轴承和螺帽的共同作用,不会从后轮柱脱落,且后叉可以以后轮柱为轴心灵活转动,后叉同一侧左右肩部分别有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两者存在高度差,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分别配有T型螺栓,T型螺栓仅下部有一段丝口,并可分别旋拧在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上。
[0007]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配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尾部均设有连接环,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头部均设有套环,套环的大小与T型螺栓匹配,两个 T型螺栓分别套上套环后旋拧在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上后,套环连同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以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可以自由左右转动且不会脱落,同时基于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存在高度差,套环连同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以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自由左右转动时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以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可以相互交叉而不发生碰撞。
[0008]固定桩为圆柱体,其直径略小于连接环的直径,因此连接环可以套入固定桩,固定桩中部有环状凸,环状凸直径大于连接环的直径,厚度与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存在的高度差相当,固定桩一端可旋拧在与车架连为一体的底座上,另一端可旋拧上防脱帽,底座和防脱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环的直径,当固定桩上下分别套上连接环并旋拧在底座上,再旋拧上防脱帽后,两个连接环可以自由左右转动,且不会发生碰撞。
[0009]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连接液压站,由液压站保障液压增减。
[0010]前轮转向平衡系统包括齿轮节,转向盒和前轮电机。
[0011]齿轮节处于转向杆中部,其与转向杆系一体,且均为圆柱体,齿轮节的直径与转向杆的直径相同,齿轮节设有均匀齿轮槽,因此齿轮节的横截面为齿轮状,转向杆下部设有轴承托,上部有丝口可旋拧前叉螺母。
[0012]转向盒设有后盖和预留孔,同时设有上下对称贯通的圆形孔洞,孔洞的直径大于齿轮节的直径,车架设有F型卡口用于固定转向盒和前叉,转向盒可插入F型卡口,F型卡口设有碗状口和正碗状口,插入后并固定好的转向盒上的孔洞与F型卡口上的碗状口和正碗状口重合,碗状口和正碗状口可分别放入轴承,轴承的内直径与转向杆匹配,转向盒内部配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配有平行的第三活塞杆和第四活塞杆,第三活塞杆和第四活塞杆分别连接右滑块和左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长短形状大小一致,且中部均设有环状缺口,环状缺口的直径略大于齿轮节的直径,左滑块和右滑块设环状缺口的同一面两端均设有滑块齿,滑块齿与齿轮槽匹配,且左滑块和右滑块在环状缺口两端的滑块齿的数量均多于齿轮槽的半数,每一个滑块齿的长度也小于齿轮槽的长度。
[0013]左滑块和右滑块以环状缺口相对的方式平行安装于转向盒内,并可在滑槽内分别作往复运动,此时,左滑块上的滑块齿与右滑块上的滑块齿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当小于齿轮节的直径,大于齿轮节的直径减去齿轮槽的两倍深度之差。
[0014]第三液压缸同样连接液压站,由液压站保障液压增减,前轮电机安装于前轮上,安装方法与当前两轮电动车后轮安装电机的通常方法相同,前轮电机可驱动前轮转动。
[0015]感应处理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平衡感应件,微处理芯片和电池。
[0016]碰撞传感器应当能够灵敏感应到车辆或骑行者受到的碰撞及受力方向,平衡感应件应当能够感知车辆向左或向右倾倒的状态,微处理芯片能够将碰撞传感器感应到的碰撞及受力方向转化为电信号,引导平衡感应件工作,微处理芯片根据平衡感应件感知的车辆状态,引导液压站增减液压,使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以及第三活塞杆第四活塞杆各自伸缩,使后轮和前轮向有利于车辆保持平衡的方向改变角度,同时,微处理芯片根据平衡感应件感知到的车辆向左或向右倾倒的状态,通过微处理芯片引导后轮电机和前轮电机工作,分别驱动后轮和前轮向有利于车辆保持平衡的方向转动,使车辆保持平衡,尽可能避免倾倒,电池能为车辆提供所有所需电能。
[0017]安装后轮转向平衡系统时,先将后叉的后叉套桶两端装上后叉轴承,然后将后轮柱插入,再将螺母旋拧到从后叉套桶底部露出的后轮柱上,使后叉与后轮柱连为一体,连接好的后叉应当可以以后轮柱为轴心自由转动,随后将两个T型螺栓分别穿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的套环,然后将两个T型螺栓分别旋拧在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上,再将固定桩穿过第一液压缸尾部的连接环旋拧在底座上,之后将第二液压缸尾部的连接环套在固定桩上,然后在固定桩上拧紧防脱帽,此时,以后轮柱为轴心向左或向右扭动后轮均能实现转向
90度,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与液压站连接后,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安装完成。
[0018]安装前轮转向平衡系统时,先将第三活塞杆和第四活塞杆分别与右滑块和左滑块焊接后,将右滑块和左滑块插入转向盒内的滑槽,直致右滑块和左滑块的环状缺口相对并与转向盒上下的孔洞重合,然后将转向盒以后盖在后的方向插入F型卡口并固定,此时,转向盒上的孔洞亦应与碗状口和正碗状口重合,在碗状口和正碗状口内装入轴承后,将前叉的转向杆从下往上穿过轴承,在转向杆上拧入前叉螺母,在前叉螺母和轴承托的共同作用下,前叉得以与车架连为一个整体,此时,齿轮节应正好处于右滑块和左滑块的环状缺口中间,前叉可以以转向杆为轴心左右转动,前轮安装前轮电机后装在前叉上,再通过预留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倾覆的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前轮转向平衡系统和感应处理系统三部分, 后轮转向平衡系统包括后轮柱,后叉,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固定桩, 前轮转向平衡系统包括齿轮节,转向盒和前轮电机,感应处理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平衡感应件,微处理芯片和电池,后轮柱为一端带有丝口的圆柱体,其没有丝口的一端末端粗,后轮柱没有丝口的一端向下垂直焊接在车架上,后叉上部有后叉套桶,后叉套桶上部和下部均为瓶型口,可安装入后叉轴承,后叉轴承内直径与后轮柱匹配,后叉同一侧左右肩部分别有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两者存在高度差,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分别配有T型螺栓,T型螺栓仅下部有一段丝口,并可分别旋拧在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配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尾部均设有连接环,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头部均设有套环,套环的大小与T型螺栓匹配,固定桩为圆柱体,其直径小于连接环的直径,因此连接环可以套入固定桩,固定桩中部有环状凸,环状凸直径大于连接环的直径,厚度与左延伸角和右延伸角存在的高度差相当,固定桩一端可旋拧在与车架连为一体的底座上,另一端可旋拧上防脱帽,底座和防脱帽的直径均大于连接环的直径,齿轮节处于转向杆中部,其与转向杆系一体,且均为圆柱体,齿轮节的直径与转向杆的直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兵
申请(专利权)人:郭龙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