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12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包括:基板、用于驱动反应杯进行混匀操作的混匀组件、用于驱动混匀组件横向移动的推手组件以及用于使混匀组件在移动过程中转向的转向组件,混匀组件、推手组件以及转向组件均设于基板上;混匀组件包括用于容纳反应杯的混匀内套和用于驱动混匀内套震动的驱动件,混匀内套设于驱动件上,驱动件与推手组件的移动端连接,转向组件包括设于基板上的固定部、可随驱动件移动的移动部以及转向连杆,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转动,移动部和混匀内套通过转向连杆连接,以带动混匀内套转向。本装置既可以确保混匀组件的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中,需要利用混匀组件将反应杯内的试剂混匀,而后,再将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以便于下一工序的进行。
[0003]目前,一般需要增加抓手组件,以将反应杯运输至混匀组件上,或是在混匀组件上增加一套移动装置,以将混匀装置移动至现有抓手可覆盖的区域内。而且,在对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时,通常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电机进行驱动,其中,一个电机用于实现反应杯的空间位置移动,另一个电机用于实现反应杯的角度转换,最终导致装置的整体空间需求较大,结构较为复杂。
[0004]综上所述,如何既确保混匀组件的反应杯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又可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既可以确保混匀组件的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包括:基板、用于驱动反应杯进行混匀操作的混匀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混匀组件横向移动的推手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混匀组件在移动过程中转向的转向组件,所述混匀组件、所述推手组件以及所述转向组件均设于所述基板上;
[0008]所述混匀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反应杯的混匀内套和用于驱动所述混匀内套震动的驱动件,所述混匀内套设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手组件的移动端连接,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固定部、可随所述驱动件移动的移动部以及转向连杆,所述移动部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移动部和所述混匀内套通过所述转向连杆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内套转向。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混匀内套的混匀外套和用于驱动所述混匀外套转动的混匀电机,所述混匀外套和所述混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混匀外套和所述混匀内套呈偏心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混匀外套和所述混匀内套之间夹设有内套轴承,所述混匀外套和所述混匀电机的电机座之间夹设有外套轴承。
[0011]优选的,所述推手组件为同步带驱动结构或丝杠螺母驱动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推手组件包括推手电机、与所述推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绕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的外周部的同步带、设于所述同步带上的皮带卡子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移动导轨,所述皮带卡子与所述混匀组件的安装支架连
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移动导轨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混匀原点传感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推手原点传感器和推手到位传感器,当所述推手原点传感器和所述混匀原点传感器对齐时,代表所述反应杯可进行混匀操作,当所述推手到位传感器和所述混匀原点传感器对齐时,代表所述反应杯移动转向至预设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长圆孔、沿竖直方向设有U型槽,第一连接轴承可穿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长圆孔接触,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混匀内套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U型槽内。
[0015]优选的,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设有螺纹、与所述混匀内套螺纹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轴承,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可在所述U型槽内上下运动。
[0016]优选的,所述混匀组件、所述推手组件以及所述转向组件均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
[0017]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时,首先,可以利用混匀组件对反应杯进行混匀操作,也即可以控制驱动件运行,以使混匀内套震动,混匀内套震动时可带动反应杯震动,进而使得反应杯内的试剂混匀,然后,可以控制推手组件运行,推手组件可使得驱动件和混匀内套横向移动,以实现反应杯的横向移动操作,与此同时,驱动件横向移动时可带动移动部移动,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转动,并且,移动部可通过转向连杆拉动混匀内套转向,以实现反应杯的转向操作。本装置将反应杯的移动操作和角度转换操作集成至同一驱动装置上,通过推手组件和转向组件的配合设置,即可有效集成反应杯的移动和转向操作,可减少装置的整体结构。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既可以确保混匀组件的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混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23]图4为推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推手组件和混匀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6为转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转向组件和混匀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8为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转向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混匀组件移动至推手原点传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0032]图13为混匀组件移动至推手到位传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0034]图1

图14中:
[0035]1为基板、2为反应杯、3为混匀组件、31为混匀内套、32为驱动件、33为混匀外套、34为混匀电机、35为内套轴承、36为外套轴承、37为电机座、4为推手组件、41为推手电机、42为主动带轮、43为从动带轮、44为同步带、45为皮带卡子、46为移动导轨、47为安装支架、48为角度转动轴承、5为转向组件、51为固定部、52为移动部、53为转向连杆、54为长圆孔、55为U型槽、56为第一连接轴承、57为第二连接轴承、6为混匀原点传感器、7为推手原点传感器、8为推手到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既可以确保混匀组件的反应杯进行移动和角度转换操作,又可以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结构。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用于驱动反应杯(2)进行混匀操作的混匀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混匀组件(3)横向移动的推手组件(4)以及用于使所述混匀组件(3)在移动过程中转向的转向组件(5),所述混匀组件(3)、所述推手组件(4)以及所述转向组件(5)均设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混匀组件(3)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反应杯(2)的混匀内套(31)和用于驱动所述混匀内套(31)震动的驱动件(32),所述混匀内套(31)设于所述驱动件(32)上,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推手组件(4)的移动端连接,所述转向组件(5)包括设于所述基板(1)上的固定部(51)、可随所述驱动件(32)移动的移动部(52)以及转向连杆(53),所述移动部(52)可相对所述固定部(51)转动,所述移动部(52)和所述混匀内套(31)通过所述转向连杆(53)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内套(31)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2)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混匀内套(31)的混匀外套(33)和用于驱动所述混匀外套(33)转动的混匀电机(34),所述混匀外套(33)和所述混匀电机(3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混匀外套(33)和所述混匀内套(31)呈偏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外套(33)和所述混匀内套(31)之间夹设有内套轴承(35),所述混匀外套(33)和所述混匀电机(34)的电机座(37)之间夹设有外套轴承(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组件(4)为同步带驱动结构或丝杠螺母驱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和位置联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轮子赵鹏朱勇毅王春超安道奇王超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