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用个人计算机等电子仪器处理的信息量飞越增长,与此相伴,电子设备消耗的电能也明显增长起来。特别是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其处理能力的增强,耗能的增长就成了问题。现如今,像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普遍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可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能密度已经接近理论上的极限。因此,为了延长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连续使用时间,目前还局限于不得不通过控制CPU的驱动频率以减少能耗。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现状,通过用电能密度大的燃料电池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就能使便携式电子仪器的连续工作时间得到大幅度提升。燃料电池由燃料极和氧化剂极以及设于这两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通过对燃料极供给燃料、对氧化剂极供给氧化剂,使其发生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燃料目前普遍使用氢,但是,近年来使用廉价易得的甲醇作原料,对甲醇进行改性使其生成氢的所谓甲醇改性型的燃料电池、或以甲醇为燃料直接加以利用的所谓直接型的燃料电池的开发正在盛行起来。在将氢作燃料使用时,在燃料极发生的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极及氧化剂极;吸湿材料,其设置在上述氧化剂极侧;和吸湿材料可动部,其能够支承上述吸湿材料在靠近以及远离氧化剂极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1-6 377084/20031.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燃料极及氧化剂极;吸湿材料,其设置在上述氧化剂极侧;和吸湿材料可动部,其能够支承上述吸湿材料在靠近以及远离氧化剂极的方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使吸湿材料移动到所述吸湿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氧化剂极接触的位置、以及该部分从氧化剂极离开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在将上述吸湿材料移动到靠近氧化剂极的方向时,支承上述吸湿材料,使该吸湿材料与所述氧化剂极的表面对向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在上述氧化剂极表面的氧化剂流路,所述吸湿材料设置在上述氧化剂流路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促进所述氧化剂从上述氧化剂流路排气的排气促进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测定氧化剂流路内湿度的湿度测定部,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根据由湿度测定部测定的湿度使吸湿材料移动。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有对所述氧化剂流路的关闭或开启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将所述吸湿材料干燥的干燥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部,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根据由温度测定部测定的温度移动吸湿材料。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温度测定部,其测定温度;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存储部,其存储根据温度设定的输出的标准值;判定部,其基于由所述温度测定部测定的温度,将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输出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该输出是否达到标准值,在所述输出没有达到所述标准值的情况下,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使所述吸湿材料向靠近氧化剂极的方向移动。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还包含:检测部,其检测燃料电池的输出;警报输出部;控制部,其在所述吸湿材料可动部把所述吸湿材料移动到靠近所述氧化剂极的方向后,指令所述检测部对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进行检测,在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未得到改善时,指令所述警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谷浩司,木村英和,真子隆志,吉武务,久保佳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