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1年7月6日、题为“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PCT/US01/2144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1813011.9。 相关申请本专利技术是共同未决的两个美国专利申请的连续部分申请,这两个专利是由Fierro等于1998年8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具有改进的导电性和设计活化能的氢氧化镍正电极(Nickel Hydroxide PositiveElectrode Material Exhibiting Improved Conductivity andEngineered Activation Energy)”的S.N.09/135,477和由Fetcenko等于1998年8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复合正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omposit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Same)”的S.N.09/135,460。 专利技术背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极颗粒,它包括:成分差为1-25原子%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0-7-18 09/6190391.一种正极颗粒,它包括:成分差为1-25原子%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2.权利要求1的正极颗粒,其中所述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是一种复合体,该复合体包含埋入的金属导电材料。3.权利要求1的正极颗粒,其中所述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具有1-18原子%成分差。4.权利要求1的正极颗粒,其中所述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是含有Co、Zn、Ca和Mg的氢氧化镍材料。5.权利要求1的正极颗粒,其中所述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的基本组成选自(NiCo)(OH)2、(NiCoZn)(OH)2、(NiCoZnMgCa)(OH)2、(NiCoZnMnMgCa)(OH)2和(NiCoZnMgCaCuMn)(OH)2。6.一种氢氧化镍颗粒,它包括:具有由Nia(BbCcDdEe...Mm)表征的金属成分的活性氢氧化镍材料,其中a是85-98原子%,b至m中的每一种均为0-15原子%,a+b+c+d+e+...+m=100原子%;其中B、C、D、E、...M是选自Al、Bi、Ca、Co、Cr、Cu、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费罗,MA费特岑科,SR奥夫辛斯基,DA科里甘,B索默斯,
申请(专利权)人:双向电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