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72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为在集电体上具有含有石墨粒子和有机粘结剂的混合物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测定的该混合物层的X射线衍射的衍射强度比(002)/(110)小于等于5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该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含有锂化合物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由此,在提高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密度时不会降低快速充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因此可以提供提高了二次电池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高容量锂二次电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二次电池。特别涉及适用于便携式机器、电动汽车、电力贮藏等用途的,高容量且快速充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和用于其中的负极。
技术介绍
以往的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可以举出例如天然石墨粒子、将焦碳进行石墨化的人造石墨粒子、将有机高分子材料、沥青等进行石墨化的人造石墨粒子、将这些粉碎后的石墨粒子、将中间相碳进行石墨化的球状石墨。这些石墨粒子与有机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形成石墨糊,将该石墨糊涂布在铜箔表面,干燥溶剂,即成为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来使用。例如日本特公昭62-23433号公报中公开,在负极使用石墨解决了由于锂的枝状结晶引起的内部短路的问题,实现了循环特性的改善。但是,生长有石墨结晶的天然石墨,由于在C轴方向结晶的层间结合力比结晶的面方向的结合力弱,经过粉碎石墨的层间结合被切断,成为横纵比大的所谓鳞状的石墨粒子。鳞状石墨由于横纵比大,在与粘合剂混练并在集电体上涂布制作电极时,鳞状石墨粒子在集电体的面方向上取向,结果是不仅充放电容量、快速充放电特性易于下降,而且还产生电极内部的破坏,这种破坏是由于在石墨结晶中锂的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为在集电体上具有含有石墨粒子和有机粘结剂的混合物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测定的该混合物层的X射线衍射的衍射强度比(002)/(110)小于等于5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为在集电体上具有含有石墨粒子和有机粘结剂的混合物层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测定的该混合物层的X射线衍射的衍射强度比(002)/(110)小于等于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含有石墨粒子和有机粘结剂的混合物层的密度为1.5~1.95g/cm3。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义人须田聪一郎西田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