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67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5
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包括上接头、外壳、下接头、电控释放装置、高压密封针和插孔部件;外壳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外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上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下接头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均为中空接头,电控释放装置同轴设置在外壳内,插孔部件设置在下接头内;高压密封针设置在上接头内;电控释放装置通过连接头与上接头连接,电控释放装置通过连接杆与下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相对与传统机械弱点更加安全可靠,能够实现人工控制实现弱点释放,同时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很低;一旦弱点熔断,可重复使用,维护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石油射孔
,特别涉及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油田在射孔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射孔马笼头普遍为机械弱点,根据不同射孔作业,需要将相应根数电缆内、外层钢丝铠装在马笼头上,铠装钢丝的拉力作为弱点;这种机械弱点对操作者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新旧电缆的对弱点值的影响很大;一旦弱点拉断,必须更换新的机械弱点,不能重复使用;从经济效益上讲,机械弱点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以克服上述机械弱点存在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包括上接头、外壳、下接头、电控释放装置、高压密封针和插孔部件;外壳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外壳的一端通过螺钉与上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下接头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均为中空接头,电控释放装置同轴设置在外壳内,插孔部件设置在下接头内;高压密封针设置在上接头内;电控释放装置通过连接头与上接头连接,电控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2)、外壳(7)、下接头(12)、电控释放装置(6)、高压密封针(21)和插孔部件(18);外壳(7)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外壳(7)的一端通过螺钉与上接头(2)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下接头(12)连接;上接头(2)和下接头(12)均为中空接头,电控释放装置(6)同轴设置在外壳(7)内,插孔部件(18)设置在下接头(12)内;高压密封针(21)设置在上接头(2)内;电控释放装置(6)通过连接头(5)与上接头(2)连接,电控释放装置(6)通过连接杆(10)与下接头(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2)包括上接头主体(20)、第一高压密封针(21)和插孔部件(18);上接头主体(20)为中空结构,上接头主体(20)内部的一端设置插孔部件(18),另一端设置第一高压密封针(21),插孔部件(18)与第一高压密封针(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接头主体(20)外侧套设有第一保护帽(1),上接头主体(20)与第一保护帽(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9);上接头主体(20)内部的插孔部件(18)外侧套设有绝缘套(17),上接头主体(20)位于插孔部件(18)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挡圈(15),挡圈(15)与绝缘套(17)之间设置有绝缘垫(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孔可释放丢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控释放装置(6)包括电控释放装置本体(26)、制动杆(25)、锁紧钩(23)、弹簧(27)、四分筒(30)、保险开关(31)、加热器(32)、第二高压密封针(33)和接地针(34);电控释放装置本体(26)为中空结构,制动杆(25)同轴设置在电控释放装置本体(26)内部,制动杆(25)的一端设置有四分筒(30),四分筒(30)外侧设置保险开关(31),保险开关(31)连接加热器(32);制动杆(25)的另一端外侧套设锁紧钩(23);设置有四分筒(30)一端的电控释放装置本体(26)端部设置有第二高压密封针(33)和接地针(34),第二高压密封针(33)和接地针(34)连接加热器(32);制动杆(25)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7),弹簧(27)能够带动制动杆(25)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杰程豪陈仙江程现华朱建新刘雪峰尹虹橙艾力江依不拉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