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虎专利>正文

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75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包括投棒本体,所述投棒本体包括棒体和撞针,所述棒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活塞螺母,下活塞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活塞螺母,上活塞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捞头,所述棒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棒体的底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与撞针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在对起爆器撞击后自动对撞针进行伸缩收纳,可有效的避免撞针二次撞击到起爆器上的现象,且便于缓解投棒本体滑落过程中的硬性冲击力,降低因硬性冲击力较大对起爆器和投棒本体造成损坏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


[0001]本技术涉及油管传输射孔投棒
,尤其涉及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田油管传输射孔一般采用撞击起爆射孔或压力起爆射孔,其中压力起爆射孔采用泵车给油管内增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起爆器内部活塞剪切定力销起爆进行射孔,但是泵车在油管产生的高压对打开油层有较大污染,影响原油产量,撞击起爆射孔因对油层无污染,不会影响原油产量而容易被厂家接受,撞击起爆射孔是在油管中投送投棒,投棒包括棒体,棒体的下端设置有撞针,在投棒沿油管向下的运动过程中,投棒依靠自身重力获得较大动能而撞击起爆器,从而使起爆器起爆射孔;
[0003]现有的投棒,其在撞击起爆器后,不具备自动对撞针进行收缩收纳的功能,当投棒滑落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则撞针会对起爆器进行二次撞击,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包括投棒本体,所述投棒本体包括棒体(100)和撞针(101),所述棒体(10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活塞螺母(104),下活塞螺母(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活塞螺母(102),上活塞螺母(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捞头(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第一通孔(1)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05),棒体(100)的底端开设有矩形槽(2),矩形槽(2)内滑动套设有矩形块(3),矩形块(3)的底部与撞针(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撞针(101)的底端延伸至棒体(100)的下方,矩形槽(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6),安装杆(6)的底部安装有螺纹驱动导向机构,矩形块(3)套设在螺纹驱动导向机构上,矩形槽(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槽(8),第一槽(8)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底端延伸至矩形槽(2)内并与螺纹驱动导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的前侧固定并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2),第一槽(8)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的控制器(9),控制器(9)与驱动电机(7)电性连接,撞针(101)的底端嵌装有轻触开启开关(11),安装杆(6)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轻触关闭开关(10),轻触关闭开关(10)位于矩形块(3)的上方并与其相配合,轻触关闭开关(10)和轻触开启开关(11)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棒体(100)的下方设有防撞环(13),防撞环(13)套设在撞针(101)上,防撞环(13)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固定有弹性胶圈(17),弹性胶圈(17) 套设在撞针(101)上,防撞环(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导向机构,棒体(100)滑动套设在弹性导向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传输射孔用防二次撞击伸缩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导向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杆(6)底部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张远刘俊虎邓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