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计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
ꢀ“
温室
”ꢀ
的作用。大气中某些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0003]在当前大力减排的大背景下,对于企业生产、生活的碳排放计算能够衡量一个企业的碳排放行为所产生的碳的量值,进而根据不同企业、地区的不同碳排放量采取不同的处理、调控方式。r/>[0004]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分布式监测架构,所述分布式监测架构包括综合计算服务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综合计算服务单元连接的电碳分布服务单元、水碳分布服务单元、碳中和分布服务单元,通过以下步骤计算碳排放量,包括:所述电碳分布服务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用电监测数据,对所述用电监测数据分类得到每个企业对应的用电信息,根据所述用电信息得到电碳排放值并通过电碳标签对所述电碳排放值标记;所述水碳分布服务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用水监测数据,对所述用水监测数据分类得到每个企业对应的用水信息,根据所述用水信息得到水碳排放值并通过水碳标签对所述水碳排放值标记;所述碳中和分布服务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碳中和数据,对所述碳中和数据分类得到每个企业对应的碳中和信息,根据所述碳中和信息得到碳中和值并通过碳中和标签对所述碳中和值标记;所述综合计算服务单元基于所述电碳标签、水碳标签以及碳中和标签统计每个企业对应的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根据每个企业的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内的当前碳排放量;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多个相邻预设时间点的多个先前碳排放量,基于多个先前碳排放量得到碳排放变化量,基于所述当前碳排放量、碳排放变化量得到下一时间点的预测碳排放量;接收输入的碳排放预警线,若所述预测碳排放量大于所述碳排放预警线,根据所述预测碳排放量、碳排放预警线得到碳中和目标信息,根据目标区域内每个企业对应的电碳排放值对所述碳中和目标信息进行分配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内每个企业对应的碳中和子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中和分布服务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碳中和数据,对所述碳中和数据分类得到每个企业对应的碳中和信息,根据所述碳中和信息得到碳中和值并通过碳中和标签对所述碳中和值标记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碳中和数据,所述碳中和数据包括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碳中和信息,所述碳中和信息至少包括企业名称、碳中和行为类型以及每种碳中和行为对应的量值;根据预先设定的企业名称确定与其对应的碳中和信息,提取碳中和信息中的碳中和行为类型以及每种碳中和行为对应的量值,根据所述企业名称生成碳中和标签;根据所述碳中和行为类型、每种碳中和行为对应的量值、每种碳中和行为的碳中和转换值生成碳中和值,通过所述碳中和标签对所述碳中和值进行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碳中和行为类型、每种碳中和行为对应的量值、每种碳中和行为的碳中和转换值生成碳中和值,通过所述碳中和标签对所述碳中和值进行标记包括:所述碳中和行为类型包括植树行为和清洁能源用电行为,所述植树行为对应植树量值,所述清洁能源用电行为对应清洁能源发电量值;根据所述植树量值、清洁能源发电量值、植树的碳中和转换值、清洁能源用电碳中和转
换值生成碳中和值,通过所述碳中和标签对所述碳中和值进行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计算服务单元基于所述电碳标签、水碳标签以及碳中和标签统计每个企业对应的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根据每个企业的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内的当前碳排放量包括:综合计算服务单元根据电碳标签、水碳标签以及碳中和标签对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进行归类,得到目标区域内每个企业分别对应的电碳排放值、水碳排放值以及碳中和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区域内的当前碳排放量,其中,P为为目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当前碳排放量,为第i个企业的用电量值,为电碳转换值,为第个企业的用水量值,为水碳转换值,为第i个企业的植树量值,为植树的碳中和转换值,为第i个企业的清洁能源发电量值,为清洁能源用电碳中和转换值,为清洁能源用电的碳排放转换值,所述企业的用电量值包括市电用电值和清洁能源用电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监测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多个相邻预设时间点的多个先前碳排放量,基于多个先前碳排放量得到碳排放变化量,基于所述当前碳排放量、碳排放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马亮,刘欢,薛云耀,芦鹏飞,朱林,吴昱德,张军达,高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