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57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及处理方法,在生物干化槽上设有加料口、出渣口以及循环出气口,生物干化槽内设有通气搅拌中轴,通气搅拌中轴上设有桨叶,生物干化槽的底部设有热水盘管;热水盘管与锅炉相连,锅炉使用的燃料为有机固废厌氧消化产生的剩余沼气;循环出气口与通气搅拌中轴之间连接有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包括热循环管和旁通的加氧管,热循环管上设有除湿器,加氧管上设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剩余沼气用于加热生物干化槽,协同菌剂添加激活生物反应产生内源热,辅助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以及通气搅拌中轴充氧促进生物干化,达到高效沼渣脱水干化的效果,处理后沼渣进行焚烧或堆肥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固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及处理方法,具有节能低碳、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干化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气温升高,有机固废有机质丰富、易生物降解、含水率较高且热值低,适用于厌氧消化做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而,全球有机固废的有效处理率低,大量的碳资源被浪费,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若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有机固废,通过沼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实现碳减排约55亿吨CO2(eq)/年,全球碳排放将减少约10%。
[0003]随着我国沼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沼渣资源亦将丰富起来。沼渣产量大、性质多变、碳氮比差、杂质多且粘稠、且处理成本较高(耗能占厌氧消化整体工艺的30

35%);国外发达国家针对不同原料的沼渣已建立明确的主导工艺,相比之下,我国有机垃圾处理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末端沼渣的处理处置制约着厌氧消化推广与应用。
[0004]打通沼渣处理处置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干化槽以及设置在槽外部的锅炉和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所述生物干化槽上设有用于加入沼渣和菌剂的加料口、用于干化后出沼渣的出渣口以及循环出气口,所述生物干化槽内设有通气搅拌中轴,所述通气搅拌中轴上设有桨叶,所述生物干化槽的底部设有热水盘管;所述热水盘管与所述锅炉相连,所述锅炉使用的燃料为有机固废厌氧消化产生的剩余沼气;所述循环出气口与所述通气搅拌中轴之间连接有所述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所述热循环除湿保温单元包括热循环管和旁通的加氧管,所述热循环管上设有除湿器,所述加氧管上设有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干化槽的槽底面为圆弧形,槽顶加盖密闭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搅拌中轴水平设置在所述生物干化槽的中部,所述通气搅拌中轴的一端设有气动旋转接头,所述通气搅拌中轴上以螺旋形式布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铺设土工布;所述热循环管通过气动旋转接头、通气搅拌中轴的中空内腔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采用螺旋叶片结构,并通过搅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通气搅拌中轴的外壁上;所述热水盘管在槽的侧底部沿着长度方向以折线方式铺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低碳热循环生物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由嗜热芽孢杆菌和栖热菌组成,所述嗜热芽孢杆菌和栖热菌的混合比例为4:1,所述菌剂投加量为沼渣的1%且仅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谦甄胜利刘泽军齐长青陈君杜港杨庆彬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