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41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漂洗;S2表染;S3复鞣中和:液比1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革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植鞣方法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制革技术,虽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进化和改进。从制革设备、化工材料及生产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产品品质及品种多样化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植鞣革的一个显著皮性特点,俗称为“扣感”(也就是植鞣感)就是手感僵硬、且物性偏低(撕裂强度)这一特点就导致该产品适用范围窄。现有技术中鲜少有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其在保持植鞣感的基础上解决了原植鞣革僵硬和物性低的缺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漂洗;S2表染;S3复鞣中和:液比140

160%,温度36

38℃,加入甲酸纳1

3WT%和中和单宁1

3WT%,在10

14转/min的条件下转动28

32分钟、加入小苏打0.4

0.6WT%转动18

22分钟,加入置换单宁1

3WT%、亚硫酸化牛蹄油0.8

1.2WT%转动75

85分钟,停鼓过夜,控制PH4

5,中和全透;S4填充:液比48

52%,温度38

42℃,加入双氰铵树脂鞣剂3

5WT%,三聚氰胺树脂3

5WT%坚木栲胶8

12WT%,复合鞣剂1

4WT%,转动35

45分钟后,加入丙烯酸树脂6

10WT%,白栲胶6

8WT%,耐电解质加脂剂0.8

1.2WT%,转动50

70分钟,再加入荊树皮胶5

7WT%,分散单宁1

3WT%,连续转动110

130分钟,加入复合染料1

3WT%转动50

70分钟;S5加脂;S6固色;S7整理干燥。
[000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1漂洗具体包括:取静置后的兰湿皮进行挤水、削匀和称重,液比170

190%,温度40

50℃,转鼓转速10

14转/min,转匀后加入回湿剂0.5

0.7WT%,脱脂剂0.1

0.3WT%,甲酸0.3

0.5WT%,草酸0.7

0.9WT%,在此条件下转动漂洗50

70分钟。
[000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5加脂具体包括:补水升温至温度52

54℃,液比140

160%,加入硫酸化牛蹄油2

3WT%,柔软型加脂剂1

2WT%,蛋白填料1

3WT%转动35

45分钟,加入卵磷脂0.9

1.1WT%转动25

35分钟。
[000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6固色具体包括:同络中加入80

90WT%金量的甲酸1

3WT%,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18

22分钟,固色后的皮胚用常温水闷洗一次,降温后出鼓搭码静置。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7整理干燥具体包括:皮胚静置过夜后开片处理,挤水伸展时使用正面三刀法,真空温度40

50℃,时长110

130秒,挂晾47

49小时后干燥1.8

2.2小时。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液比100

110%,温度34

36℃,加入染
料0.4

0.6WT%,转动18

22分钟。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8回湿:背面喷少量水回湿,至含水量13

17%,静置过夜;S9拉软:利用振荡拉软机拉软一次,交涂饰整理;S10摔软:涂饰接到皮胚经过摔软转鼓,将皮胚摔到所需软度;S11绷板:摔好的皮胚进行绷板,使皮平整,舒展;S12喷蜡:绷好的皮胚喷上一层抛光油蜡,静置3

5小时;S13抛光:将静置到时间的半成品,利用进口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使皮达到平细,有底光,交下道工序;S14一次烫平:抛光后的半成品通过烫平机进行烫光再涂饰;S15喷涂:将烫平后的半成品再次喷上涂饰中层和顶层,静置3

5小时;S16二次烫平:将已喷好的皮进行最后的烫平,达到成品所需光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对兰湿皮的质量要求不高,可以大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减少选皮和处理皮所耗费的时间,有效缩短工时;2.植物鞣剂用量过大,会使革柔软度、延伸性、耐光性、耐撕裂强度降低,本专利技术中使用阴离子氨基树脂配合植物鞣剂,能增加革的丰满度,尤其是疏松部位,又能帮助栲胶向革内渗透,使粒面鞣质负电荷降低,达到粒面紧实,平滑、耐摔、软性增强,使得植物鞣剂的用量降低50%;3.使用以动物油脂为基础的合成加脂剂,一般动物油脂可使成革柔软、丰满、油润性好,但容易使革组织结构松散,造成松面;而矿物油对革的亲和力小,但润滑好,可提高柔软性,用量过多会使革身骨差,强度降低,在主加脂中,加入适量合成加脂剂可弥补一般动物油和天然油脂的耐光、耐热、耐电解质等特性,既提高植鞣抗张强度及耐斯强度,又可达到合适的软度,还能提升皮身,有身骨;4.上述两种代用材料不仅很好的保持了产品的“植鞣”效果,并且很好的决了传统植鞣革的僵硬而导致使用范围窄的问题,由以前的单纯箱包而推广到高档皮鞋业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4]实施例一: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漂洗;S2表染;S3复鞣中和:液比140%,温度36℃,加入甲酸纳1WT%和中和单宁1WT%,在10转/min的条件下转动28分钟、加入小苏打0.4WT%转动18分钟,加入置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漂洗;S2表染;S3复鞣中和:液比140

160%,温度36

38℃,加入甲酸纳1

3WT%和中和单宁1

3WT%,在10

14转/min的条件下转动28

32分钟、加入小苏打0.4

0.6WT%转动18

22分钟,加入置换单宁1

3WT%、亚硫酸化牛蹄油0.8

1.2WT%转动75

85分钟,停鼓过夜,控制PH4

5,中和全透;S4填充:液比48

52%,温度38

42℃,加入双氰铵树脂鞣剂3

5WT%,三聚氰胺树脂3

5WT%坚木栲胶8

12WT%,复合鞣剂1

4WT%,转动35

45分钟后,加入丙烯酸树脂6

10WT%,白栲胶6

8WT%,耐电解质加脂剂0.8

1.2WT%,转动50

70分钟,再加入荊树皮胶5

7WT%,分散单宁1

3WT%,连续转动110

130分钟,加入复合染料1

3WT%转动50

70分钟;S5加脂;S6固色;S7整理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软植鞣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漂洗具体包括:取静置后的兰湿皮进行挤水、削匀和称重,液比170

190%,温度40

50℃,转鼓转速10

14转/min,转匀后加入回湿剂0.5

0.7WT%,脱脂剂0.1

0.3WT%,甲酸0.3

0.5WT%,草酸0.7

0.9WT%,在此条件下转动漂洗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君德徐亚东王辉达董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银河制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