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电机、压缩机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40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和电器设备,其中,定子能够与转子配合工作,定子包括:多个分块铁芯,多个分块铁芯之间可拆卸相连;多个分块铁芯中的任一分块铁芯包括:齿部;轭部,与齿部连接,轭部包括沿定子的周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内轮廓段,至少两个内轮廓段包括相连接第一轮廓段和第二轮廓段,第一轮廓段的一端与齿部的齿根连接,第一轮廓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轮廓段连接;其中,第一轮廓段的长度为L1,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L2,转子极对数为P,其中,L1、L2和P的关系满足:0.4≤(L1/L2)/P≤1.9。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有利于保证定子轭部厚度的作用,避免了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磁密饱和的问题。了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磁密饱和的问题。了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磁密饱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定子难以保证定子轭部的厚度,导致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磁密饱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定子。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
[0008]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定子,定子能够与转子配合工作,定子包括:多个分块铁芯,多个分块铁芯之间可拆卸相连;多个分块铁芯中的任一分块铁芯包括:齿部;轭部,与齿部连接,轭部包括沿定子的周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内轮廓段,至少两个内轮廓段包括相连接第一轮廓段和第二轮廓段,第一轮廓段的一端与齿部的齿根连接,第一轮廓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轮廓段连接;其中,第一轮廓段的长度为L1,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L2,转子极对数为P,其中,L1、L2和P的关系满足:0.4≤(L1/L2)/P≤1.9。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定子中的定子铁芯为分体式铁芯,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分块铁芯,多个分块铁芯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多个分块铁芯相互之间首尾连接,沿周向拼接共同构成了定子铁芯。相邻的两个分块铁芯之间可设置连接装置,将两个分块铁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在分块铁芯端部设置连接结构,以实现两个分块铁芯之间的连接分离。通过将分块铁芯设置为可相互拆卸连接的结构,从而在加工定子铁芯时,仅加工多个分块铁芯即可,再将多个分块铁芯零件装配成定子铁芯,相较于加工一个完整的定子铁芯,加工分块铁芯零件的难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种定子结构简单,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对定子的自动化生产,并且,将定子设计为分体式的拼接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槽满率。
[0010]各个分块铁芯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同,以多个分块铁芯中的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0011]分块铁芯包括齿部和轭部,其中,轭部与齿部相连。在多个分块定子拼接成定子铁芯的状态下,轭部设置于靠近定子铁芯外边缘的一侧,齿部设置于靠近定子铁芯内边缘的一侧。每个轭部均对应一个齿部,将多个轭部进行拼接,能够得到定子轭,并且多个齿部位于拼接得到的定子轭的内侧壁。
[0012]齿部能够承载定子绕组,轭部将多个齿部相互连接在一起。轭部围合呈近似环形,齿部设置在呈近似环形的轭部的内侧壁位置。轭部朝向定子的内侧设有沿定子的周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内轮廓段,具体地,至少两个内轮廓段之间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两个内轮廓段起始于齿部的齿根,终止于轭部沿定子径向延伸的边,分块冲片在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内轮
廓段。
[0013]具体地,内轮廓段包括第一轮廓段和第二轮廓段,第一轮廓段与第二轮廓段相连。其中,第一轮廓段的一端与齿部的齿根连接,第一轮廓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轮廓段连接,第二轮廓段的一端与第一轮廓段连接,第二轮廓段的另一端与轭部沿定子径向延伸的边连接。第一轮廓段与第二轮廓段的形状不同。
[0014]定子能够与转子配合工作第一轮廓段的长度为L1,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L2,转子极对数为P,其中,L1、L2和P的关系满足:0.4≤(L1/L2)/P≤1.9。
[0015]对第一轮廓段的长度、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以及转子的极对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行限定。能够保证定子能够应用于具有不同极对数的电机中。具体来说,通过将第一轮廓段的长度、第二轮廓段的长度分别设置为L1和L2,以及将转子的极对数设置为P,并且将L1、L2和P的数值关系满足:0.4≤(L1/L2)/P≤1.9。通过对第一轮廓段的长度、第二轮廓段的长度和转子的极对数之间的比值进行限定,使第一轮廓段的长度、第二轮廓段的长度和转子的极对数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小于等于1.9,从而保证了轭部的厚度,避免出现磁密饱和现象。
[0016]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定子应用于六槽四极电机,也能够应用于九槽六极的电机。
[0017]在相关技术中,均是将定子轭部的内侧壁设置为直线段,并且为了定子的齿部上能够尽量多的绕制绕组,难以保证定子轭部的厚度,导致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磁密饱和的问题。
[0018]本申请考虑到定子轭部厚度不足容易导致电机磁密饱和,使电机温度升高较快的问题,将轭部的内侧壁设置至少两个内轮廓段,将至少两个内轮廓段中的第一轮廓段的设置为与齿部的齿根连接,至少两个内轮廓段中的第二轮廓段的与第一轮廓段连接,并且将第一轮廓段、第二轮廓段和转子的极对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实现了有利于保证定子轭部厚度的作用,避免了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磁密饱和的问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轮廓段为直线段,第二轮廓段为弧线段。
[0020]在该设计中,将定子轭部中靠近齿部的齿根的第一轮廓段设置为直线段,并将与第一轮廓段相连的第二的轮廓段设置为弧线段。在将多个分块铁芯进行拼接后,齿部的齿根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轮廓段,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轮廓段之间连接有第二轮廓段。通过将连接于两个第一轮廓段之间的第二轮廓段设置为弧线段,能够保证定子轭部的厚度。
[0021]相关技术中,均是通过两个直线段的轮廓段进行拼接,则会使定子轭部在两个直线段拼接的位置处的厚度较薄,从而影响定子轭部的强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定子轭部产生形变。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靠近齿部齿根的第一轮廓段设置为直线段,并将与第一轮廓段相连的第二轮廓段设置为弧线段,实现了在保证定子轭部厚度的前提下,还能够使定子槽的尺寸更大,从而容纳更多的绕组,提高了应用分段式定子的电机的性能和耐久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齿部朝向定子的轴心的壁面为弧面;和/或轭部背离定子的轴心的壁面为弧面。
[0023]在该设计中,将齿部朝向定子的轴心的壁面设置为弧面,和/或将轭部背离定子的轴心的避免设置为弧面。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定子还包括:槽体,设于轭部中背离齿部的一侧。
[0025]在该设计中,轭部中背离齿部的一侧设置有槽体,即定子的外周上开设有槽体,槽体能够增大定子与位于定子外周侧的其它部件之间的间距,从而有利于压缩机回油,提高回油的顺畅性,有利于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00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槽体包括梯形槽。呈梯形的槽体便于和工装进行卡接,使得工装可以带动多个分块冲片移动。在绕线过程中,多个分块冲片呈直线状分布,在绕线完成后,工装带动多个分块冲片围合形成定子。将槽体设置为梯形槽能够提高工装带动分块冲片移动的便利性。
[0027]在一种可能的应用中,多个槽体中除梯形槽之外的其它槽体呈矩形。通过将至少一个槽体设置为矩形槽,矩形槽可以作为识别槽,通过识别槽能够实现对电机的定位,从而便于对电机装配至压缩机。
[00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能够与转子配合工作,所述定子包括:多个分块铁芯,所述多个分块铁芯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多个分块铁芯中的任一分块铁芯包括:齿部;轭部,与所述齿部连接,所述轭部包括沿所述定子的周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内轮廓段,所述至少两个内轮廓段包括相连接第一轮廓段和第二轮廓段,所述第一轮廓段的一端与所述齿部的齿根连接,所述第一轮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廓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轮廓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轮廓段的长度为L2,所述转子的极对数为P,其中,L1、L2和P的关系满足:0.4≤(L1/L2)/P≤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段为直线段,所述第二轮廓段为弧线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槽体,设于所述轭部中背离所述齿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所述槽体包括梯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子的径向截取所述轭部,所述槽体经过所述轭部的截面的中心线。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铝制线圈,绕设于所述齿部。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和绕设在所述定子上的绕组;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避让缺口,设置于所述齿部用于朝向转子的表面,所述避让缺口设置于所述齿部的第一端;所述齿部还包括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程文邱小华张肃江波丁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