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及其智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330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用于轨道梁的线形调整;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包括智能精调车,智能精调车还包括用于对轨道梁进行横向位置调整的横向调节组件,智能精调车还包括连接内架和外架且用于对轨道梁进行高度调整的高度调节组件;智能精调车还包括用于对轨道梁的摆动角度进行调节的纵向摆角调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如上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轨道梁线路线形BIM模型、三维扫描系统智能检测、智能调梁和智能复检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无法满足高精度的桥梁线形调整作业需求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单轨轨道梁架设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自行走作业车辆实现单轨轨道梁的运输及进行单轨轨道梁的铺设。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335317A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包括能够前后布置于同一轨道上的2台运架车,包括车架、轨道轮行走机构、起吊装置、承载装置和轨道梁位置安装精调装置;轨道轮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用于与轨道配合的车轮;起吊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承载装置位于所述起吊装置下方,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的承载驱动组件以及可运动地安装在车架的下部的轨道梁支撑板;轨道梁位置安装精调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调整驱动装置和传动连接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的调整件,该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针对大吨位、长窄形单轨PC轨道梁在小半径隧道受限空间内运输、架设、爬坡危险的技术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单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用于轨道梁的线形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包括智能精调车,所述智能精调车包括内架和外架,所述外架整体为门框状,所述内架设于所述外架内;所述内架具有开口向下的取梁空间,所述取梁空间内设有用于夹持所述轨道梁的夹持组件;所述智能精调车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轨道梁进行横向位置调整的横向调节组件,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夹持组件开合的夹持直线伸缩动力件,所述夹持直线伸缩动力件的一端与所述内架相连,所述夹持直线伸缩动力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所述智能精调车还包括连接所述内架和外架且用于对所述轨道梁进行高度调整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智能精调车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轨道梁的摆动角度进行调节的纵向摆角调节组件,所述纵向摆角调节组件包括:弧形齿条、齿轮和旋转动力件,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内架固定,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外架上且与所述弧形齿条啮合,所述旋转动力件与所述齿轮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齿轮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夹持直线伸缩动力件包括第一夹持缸和第二夹持缸,所述第一夹持缸的一端与所述内架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夹持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二夹持缸的一端与所述内架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二夹持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中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组件还包括精调油缸,所述精调油缸包括第一上精调缸、第二上精调缸、第一下精调缸和第二下精调缸;所述第一上精调缸和第一下精调缸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缸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第一上精调缸和第一下精调缸的同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内架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上精调缸和第一下精调缸的同向的一侧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二上精调缸和第二下精调缸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缸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第二上精调缸和第二下精调缸的同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内架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二上精调缸和第二下精调缸的同向的一侧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夹持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精调缸和第二上精调缸对称设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下精调缸和第二下精调缸对称设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的顶部设有油缸安装座,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直线伸缩动力件和连接架,所述高度直线伸缩动力件的顶端安装于所述油缸安装座上,所述油缸的底端经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内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的顶部设有两个凸起的连接耳,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耳相连,所述高度直线伸缩动力件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架的中部相连;所述高度直线伸缩动力件为油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精调车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外架两侧下部的两套行走系统,每套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行走组件和行走轮张开角度调节油缸,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顶架和行走单元;
所述行走顶架整体为长方形且所述行走顶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外架铰接,所述行走轮张开角度调节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行走轮张开角度调节油缸同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行走顶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铰接,两个所述行走轮张开角度调节油缸同向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外架铰接;所述行走单元设于所述行走顶架的下方,且所述行走单元的数量为多套,多套所述行走单元沿所述行走顶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行走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行走顶架下方的行走轮箱、安装于所述行走轮箱下部的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旋转的自带刹车的驱动马达。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精调车还包括电机泵组、设于所述外架顶部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智能控制系统,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杨坚方聪于鹏李璋何昌杰田卫国李凯李水生罗桂军黄师彭云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湖南中建五局绿色市政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