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桩预制挤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桩
,尤其涉及一种土桩预制挤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基础建设速度的逐年增长,预制桩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桩型,因其成桩质量易于保障,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等优点,使其在各类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数量十分庞大。预制桩根据使用需求及施工计划,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在进行预制桩制作时,需要进行进料、压桩、出桩等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预制桩制作,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压桩和出桩时,先是由压桩设备进行压桩操作,然后将压桩完成后的桩筒转移至出桩设备,再由出桩设备对桩筒内的泥装进行出桩操作,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制桩工序,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工序过多会降低生产的安全性,在桩筒转移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意外,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桩预制挤压设。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桩预制挤压设备,包括支撑架主体和上料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桩预制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主体(1)和上料机构(2),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上部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下部设有成型组件和套料组件,且所述挤压组件位于所述成型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上料机构(2)的出料口与所述成型组件的进料口连通,并将原料注入所述成型组件内,所述挤压组件可向下运动并伸入所述成型组件内,并将位于所述成型组件内的原料挤压成型,形成土桩,所述套料组件与所述成型组件的上端连接,并可在挤压完成后驱动所述成型组件向上运动,以使得成型的土桩从所述成型组件中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桩预制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包括顶座(3)、底座(4)和位于所述顶座(3)和底座(4)之间的支撑平台(5),所述顶座(3)、底座(4)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6),且所述支撑平台(5)套设于多根所述支撑柱(6)上,所述支撑平台(5)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成型组件的上端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成型组件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5)与所述底座(4)之间,且所述成型组件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挤压组件竖向设置在所述顶座(3)与支撑平台(5)之间,且所述挤压组件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顶板(4)设置,所述挤压组件的驱动端可向下运动并伸入所述成型组件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桩预制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油缸(7)、抽芯油缸(8)和挤压头(9),所述挤压油缸(7)设置在所述顶座(3)与支撑平台(5)之间,且所述挤压油缸(7)的驱动端可向下运动并伸入所述成型组件内,所述挤压头(9)设置在所述挤压油缸(7)的驱动端,并在向下伸入所述成型组件内时可对物料进行挤压,所述抽芯油缸(8)设置所述顶座(3)上,所述抽芯油缸(8)的芯杆向下穿过所述挤压油缸(7)并伸入所述成型组件内,且所述抽芯油缸(8)的芯杆可向下运动至所述成型组件的下端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桩预制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的挤压筒(10),所述套料组件包括套料油缸(11),所述挤压筒(10)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5)与所述底座(4)之间,且所述挤压筒(10)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套料油缸(11)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5)与所述底座(4)之间,并位于所述挤压筒(10)的一侧,所述套料油缸(11)的驱动端向上穿过所述支撑平台(5)后与所述挤压筒(10)的上端侧壁连接,挤压完成后,所述套料油缸(11)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雷美清,叶飞,龚雷雨,刘昌军,姜廷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地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