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13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及控制组件,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相互连通,转子组件套装于定子组件外,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连接。通过在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使第一风道内产生气流,并在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相互连通,使第一风道内产生的气流可流入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内,以带走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相对于辐射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针对性更强。针对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散热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绕组及驱动控制器功率器件发热问题一直是电机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比如永磁体温度过高,会导致磁性降低,而磁性能降低会增大绕组电流,提高绕组温升,从而降低电机运行效率;漆包线温度过高,会导致匝间短路,可靠性降低;同时功率器件温度过高,会导致输出电流降低,降低电机负载能力,或产生过热保护,电机停转。
[0003]现有散热方式通过在控制盒上布上密集的散热筋,散热筋与空气通过热辐射传递热量,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提高散热效率。控制盒与空气通过热辐射散热,散热效率比较低,功率器件主要的热量(模块热量)必先通过热传导到每个筋处,这样热量分布不均匀,影响散热的及时性以及散热针对性不强。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相对于辐射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所述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及所述第三风道相互连通,所述转子组件套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外,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外壳、转轴及若干磁瓦,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壳中且与所述转子外壳同轴设置,所有所述磁瓦沿转子外壳的内壁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壳的外周。
[0009]优选地,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散热扇及设置于所述散热扇两侧的第一法兰,所述散热扇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法兰均设置第一通风孔,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第一法兰与所述散热扇之间设置预设间距。
[0010]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周套装转子风扇。
[0011]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底座、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子铁芯轴向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绝缘骨架,所述第二风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周。
[0012]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法兰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法兰一侧的轴筒,所述轴筒与所述第二法兰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风道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法兰的第二通风孔。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法兰朝向所述通风组件的一侧设置若干凸起的第一散热筋。
[0014]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盒、控制盒盖板、格兰头及电路板组件,所述控制盒盖板设置于所述控制盒的一侧,所述格兰头设置于所述控制盒盖板上,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格兰头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三风道设置于所述控制盒的外周。
[0015]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控制板、通讯板、电感及功率模块,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通讯板连接,所述电感及所述功率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所述格兰头与所述通讯板信号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三风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外周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通风孔。
[0017]本申请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在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使第一风道内产生气流,并在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相互连通,使第一风道内产生的气流可流入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内,以带走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相对于辐射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截面图;
[0020]图2为图1中X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子组件的截面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定子组件的截面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控制组件的截面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爆炸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转子电机的组装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弧形扇叶的散热扇的轴测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直叶形扇叶的散热扇的轴测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控制盒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

10中:
[0030]1‑
第三风道、2

控制盒、3

功率模块、4

控制板、5

底座、6

第二风道、7

散热扇、8

磁瓦、9

转子外壳、10

转子风扇、11

转轴、12

第一法兰、13

绝缘骨架、14

定子铁芯、15

绕组、16

电感、17

通讯板、18

控制盒盖板、19

格兰头、20

电路板组件、21

风扇内壁、22

弧形扇叶、23

风扇外壁、24

直叶形扇叶、25

第二散热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相对于辐射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0033]请参考图1~10,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及控制组件,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6,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1,第一风道、第二风道6及第三风道1相互连通,转子组件套装于定子组件外,控制组件与定子组件连接。
[0034]需要说明的是,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及控制组件依次排列安装,转子组件和控制组件分别设置于定子组件的两侧,转子组件套装于定子组件的部分外周。控制组件与外部电路连接时,将电信号传输至定子组件,定子组件产生磁场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通风组件,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二风道(6),所述控制组件的外周设置第三风道(1),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6)及所述第三风道(1)相互连通,所述转子组件套装于所述定子组件外,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外壳(9)、转轴(11)及若干磁瓦(8),所述转轴(11)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壳(9)中且与所述转子外壳(9)同轴设置,所有所述磁瓦(8)沿转子外壳(9)的内壁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风道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壳(9)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散热扇(7)及设置于所述散热扇(7)两侧的第一法兰(12),所述散热扇(7)与所述第一法兰(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法兰(12)均设置第一通风孔,远离所述定子组件的第一法兰(12)与所述散热扇(7)之间设置预设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外周套装转子风扇(1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底座(5)、定子铁芯(14)及定子绕组(15),所述定子绕组(15)绕在所述定子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王苗森章泽军蔡武杰杜荣法倪炯利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