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11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包括:四个升降机构,均包括顶部开设有四个直线导轨的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底部的四个可调节水平底座、固定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中心的三个复位弹簧、设置在底板四周的的四个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每个支撑块上的液压缸、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滑块、与滑块连接的折叠结构以及设置在折叠结构顶部的顶板;四个封网机构,用于跨越及牵引绝缘网,均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上的转盘、水平设置在转盘中的跨越杆、竖直方向上与跨越杆连接的可伸缩导轨以及设置在转盘和跨越杆上方的保护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的使用方法。用方法。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负荷日益增加,输电线路之间的交叉越来越频繁,高压输电线路之间的交叉跨越已是电网建设时所要面对的必然现象。随着电力负荷的增大,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与原有线路之间的交叉跨越施工已经成为电力网络建设的必然趋势,且将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日益频繁。重要负荷的增多使得被跨越线路的临时停电越来越难以实现,带电跨越施工逐渐成为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要素。而人工搭建跨越装置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传统的跨越架搭建过程中所涉及的跨越架搭建高度、跨越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以及跨越架的松紧程度等问题均需要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来进行解决,并没有相关智能化安全措施进行针对搭建、拆卸过程的规范操作,造成传统跨越架搭建、拆卸过程疏于监管,容易造成跨越架倒塌,损坏被跨越线路。目前所使用的跨越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攀爬搭建,这种跨越装置功能单一且结构复杂,单次使用组装或拆卸时间长,导致较长时间的交通管制或停电,申请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安全,同时无法对作业中的带电跨越装置搭建的过程进行实时状况的远程智能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四个升降机构,均包括顶部开设有四个直线导轨的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底部的四个可调节水平底座、固定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中心的三个复位弹簧、设置在底板四周的的四个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每个支撑块上的液压缸、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滑块、与滑块连接的折叠结构以及设置在折叠结构顶部的顶板;四个封网机构,用于跨越及牵引绝缘网,均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上的转盘、水平设置在转盘中的跨越杆、竖直方向上与跨越杆连接的可伸缩导轨以及设置在转盘和跨越杆上方的保护壳,其中,折叠机构包括多个剪叉杆、多个中层横杆以及点多个顶层横杆,在折叠机构的最底层中,剪叉杆的底端与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剪叉杆的顶端与中层横杆转动连接,在折叠机构的中间层中,剪叉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端的中层横杆转动连接,在折叠机构的顶层中,剪叉杆的底部与中层横杆转动连接,剪叉杆的顶部与顶层横杆转动连接,通过剪叉杆、中层横杆以及顶层横杆形成多个折叠层,滑块和顶层横杆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折叠层中均具有四个剪叉杆,滑块位于同一水平面,顶层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每四个中层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滑块、中层横杆以及顶层横杆对应设置在同一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滑块、相邻两个中层横杆以及相邻两个顶层横杆
中均设有一个剪叉杆,滑块通过直线运动带动剪叉杆进行转动来带动顶板进行升降,跨越杆为可伸缩结构,跨越杆内部设有跨越导轨,该跨越导轨与可伸缩导轨连接,两侧位于对边的跨越杆的顶端分别设为接口和卡扣,跨越杆伸长后通过接口和卡扣完成对接,使得两侧对边的跨越导轨和可伸缩导轨形成回路,通过该回路使得绝缘网从一侧跨越到另一侧。
[000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相邻两个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顶板的底部还设有四个顶部导轨,该顶部导轨用于与顶层横杆滑动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跨网导轨和可伸缩导轨的内部两侧均设有用于绝缘网进行运动的滑轮。
[000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跨越杆和可伸缩导轨均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来完成伸缩。
[000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顶板上设有测控单元,该测控单元包括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以及PLC控制器,通过测控单元对升降机构的水平度、升降高度、现场环境温湿度、现场风速风向、升降机构与被跨越线路的安全距离、当前被跨越线路带电与否进行检测。
[00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升降机构和封网机构均为绝缘材料。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的使用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节水平底座,使整个升降机构保持水平稳定,然后打开液压缸,驱动与液压缸连接的四个滑块向中间收缩,滑块带动剪叉杆竖直撑开,使得顶板进行平稳升降;
[0012]步骤2,顶板上升至指定高度后,跨越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伸缩,两侧对边的跨越杆通过接口和卡扣完成高空对接,绝缘网的两侧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一侧地面处,绝缘网沿着一侧两边的可伸缩导轨行进,并沿着跨网导轨跨越至对侧。
[0013]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因为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水平底座进行位置调平,能够保证整个升降机构在升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为升降机构中能够通过增加中层横杆与剪叉杆来对应增加折叠层,所以能够根据需求增加升降高度且易于拆卸组装;因为升降机构和封网机构均为绝缘材料,且绝缘网进行跨越时两侧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一侧地面处,所以能够保证绝缘防护,实现带电工作,在施工时减少跨越线路的停电时间;因为跨越杆能够通过转盘改变方向,便于两侧的跨越杆进行对接,且两侧的跨越杆能够通过顶端的接口和卡扣保证高空对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绝缘网稳定完成跨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通过模块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便于安装或拆卸,且能够适应各种施工现场的地面基础情况,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线路架设或检修效率,并且通过整体结构机械化,利用机构的机械特性缩短每次架设时间,一次性将绝缘网安装到位,可防止安全网松垮,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的使用方法便捷,能够能够有效提高封网效率以及提高封网安全性,且不会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的整体方案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液压缸的实物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封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接口与卡扣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跨越杆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阐述。
[0022]<实施例>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的整体方案示意图。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跨越快速封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升降机构,均包括顶部开设有四个直线导轨的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的四个可调节水平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的三个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的四个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每个所述支撑块上的液压缸、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折叠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叠结构顶部的顶板;四个封网机构,用于跨越及牵引绝缘网,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的转盘、水平设置在所述转盘中的跨越杆、竖直方向上与所述跨越杆连接的可伸缩导轨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和所述跨越杆上方的保护壳,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多个剪叉杆、多个中层横杆以及点多个顶层横杆,在所述折叠机构的最底层中,所述剪叉杆的底端与所述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剪叉杆的顶端与所述中层横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折叠机构的中间层中,所述剪叉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端的所述中层横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折叠机构的顶层中,所述剪叉杆的底部与所述中层横杆转动连接,所述剪叉杆的顶部与所述顶层横杆转动连接,通过所述剪叉杆、所述中层横杆以及所述顶层横杆形成多个折叠层,所述滑块和所述顶层横杆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个所述折叠层中均具有四个所述剪叉杆,所述滑块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顶层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每四个所述中层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滑块、所述中层横杆以及所述顶层横杆对应设置在同一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滑块、相邻两个所述中层横杆以及相邻两个所述顶层横杆中均设有一个所述剪叉杆,所述滑块通过直线运动带动所述剪叉杆进行转动来带动所述顶板进行升降,所述跨越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跨越杆内部设有跨越导轨,该跨越导轨与所述可伸缩导轨连接,两侧位于对边的所述跨越杆的顶端分别设为接口和卡扣,所述跨越杆伸长后通过所述接口和所述卡扣完成对接,使得两侧对边的所述跨越导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斌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