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69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用于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辅助更换;包括设在间隔棒上的支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可伸缩支架;所述支座为U形,所述间隔棒设在所述U形内;所述支座与所述间隔棒之间设有紧固装置,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外套、与所述外套螺纹连接的螺柱以及与所述螺柱顶端铰接的导线座;所述导线座与所述输电线路抵接;导线座上设有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在间隔棒上的支座以及可伸缩支架;先将间隔棒一端套接在一条输电线路上,再利用可伸缩支架将相邻一条输电线路支起后,将间隔棒另一端套接在输电线路上,对于线路起到稳定的作用。对于线路起到稳定的作用。对于线路起到稳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行业设备检修
,尤其是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高压输电的线路检修工作中,打开间隔棒并进行检查、检修是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电网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断建设的高压输电线路也对间隔棒的快速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传统间隔棒通常由座体和盖体组成,盖体铰接在座体上、且盖体和座体上均开设有半圆沟槽和穿孔,两半圆沟槽对称设置、且用于容置线缆,两穿孔位置对应、且用于容置锁紧插销,穿孔和半圆沟槽同向设置。其在使用时,先将线缆放置在座体的半圆沟槽上,再合上盖体,最后插入锁紧插销,完毕。然而,在插入锁紧插销时,常因线缆张力过大,而导致盖体无法完全合上,从而导致盖体上的穿孔和座体上的穿孔相互错位、锁紧插销无法插入或插入不易。这也成为了间隔棒快速安装的最大制约。
[0004]现有专利中与本专利技术最接近的技术为:名称为,间隔棒的拆装辅助器(申请号CN201420382256.9);该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为:“间隔棒的拆装辅助器,所述间隔棒包括相互铰接的座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和座体上均开设有半圆沟槽和穿孔,两所述半圆沟槽对称设置、且用于容置线缆,两所述穿孔位置对应、且用于容置锁紧插销,所述穿孔和所述半圆沟槽同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椭圆状通孔一,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椭圆状通孔一位置对应的椭圆状通孔二,所述椭圆状通孔一和椭圆状通孔二均与所述半圆沟槽的轴心垂直;所述拆装辅助器包括拨块、螺杆和旋座,所述螺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的顶端开设有竖直沟槽,所述竖直沟槽的顶端设有转销,所述拨块中部开设有方键型通孔,所述方键型通孔套接在所述转销上;所述旋座呈筒状、且旋座的上部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该专利技术存在着以下缺点:在装置结构上不能解决间隔棒拆下后,再重新安装间隔棒时,两条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会降低,如何将两条线路支起将间隔棒放进去的问题;
[0005]现有专利中还有申请号为CN201810143692.3,名称为高压缆线间隔棒辅助安装机器人机构及间隔棒安装方法,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为“一种高压缆线间隔棒辅助安装机器人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前驱动箱(1)、货箱(2)、后驱动箱(3);其中,前驱动箱(1)由前驱动箱架(50)、第一升降驱动臂(4)、第二升降驱动臂(5)、第一直线电机(6)、第三升降驱动臂(7)、第四升降驱动臂(8)和第二直线电机(9)组成;货箱(2)由货箱架(51)、间隔棒抬升驱动臂(10)组成;后驱动箱(3)由后驱动箱架(52)、第五升降驱动臂(11)、第六升降驱动臂(13)和第三直线电机(12)、第七升降驱动臂(14)、第八升降驱动臂(16)及第四直线电机(15)组成;
[0006]各升降驱动臂机构组成及连接关系如下:
[0007]第一升降驱动臂(4)由第一固定臂(17)、第一升降臂(18)及第一驱动轮(19)组成,第一驱动轮(19)固定于第一升降臂(18)上,第一升降臂(18)可相对于第一固定臂上下运
动;
[0008]第二升降驱动臂(5)由第二固定臂(20)、第二升降臂(21)及第二驱动轮(22)组成,第二驱动轮(22)固定于第二升降臂(21)上,第二升降臂(21)可相对于第二固定臂(20)上下运动;
[0009]第三升降驱动臂(7)由第三固定臂(23)、第三升降臂(24)及第三驱动轮(25)组成,第三驱动轮(25)固定于第三升降臂(23)上,第三升降臂(23)可相对于第三固定臂(23)上下运动;
[0010]第四升降驱动臂(8)由第四固定臂(26)、第四升降臂(27)及第四驱动轮(28)组成,第四驱动轮(28)固定于第四升降臂(27)上,第四升降臂(27)可相对于第四固定臂(26)上下运动;
[0011]第五升降驱动臂(11)由第五固定臂(31)、第五升降臂(32)及第五驱动轮(33)组成,第五驱动轮(33)固定于第五升降臂(32)上,第五升降臂(32)可相对于第五固定臂(31)上下运动;
[0012]第六升降驱动臂(13)由第六固定臂(34)、第六升降臂(35)及第六驱动轮(36)组成,第六驱动轮(36)固定于第六升降臂(35)上,第六升降臂(35)可相对于第六固定臂(34)上下运动;
[0013]第七升降驱动臂(14)由第七固定臂(37)、第七升降臂(38)及第七驱动轮(39)组成,第七驱动轮(39)固定于第七升降臂(38)上,第七升降臂(38)可相对于第七固定臂(37)上下运动;
[0014]第八升降驱动臂(16)由第八固定臂(40)、第八升降臂(41)及第八驱动轮(42)组成,第八驱动轮(42)固定于第八升降臂(41)上,第八升降臂(41)可相对于第八固定臂(40)上下运动;
[0015]间隔棒抬升驱动臂(10)由第九固定臂(29)和第九升降臂(30)组成,第九升降臂(30)可相对于第九固定臂(29)上下运动;
[0016]各驱动臂及直线电机连接关系如下:
[0017]第一升降驱动臂(4)与第二升降驱动臂(5)固定于第一直线电机(6)两端,可由第一直线电机(6)驱动左右运动;第一直线电机(6)固定于前驱动箱架(50)上;
[0018]第三升降驱动臂(7)和第四升降驱动臂(8)固定于第二直线电机(9)两端,可由第二直线电机(9)驱动左右运动;第二直线电机(9)固定于前驱动箱架(50)上;
[0019]第五升降驱动臂(11)与第六升降驱动臂(13)固定于第三直线电机(12)两端,可由第三直线电机(12)驱动左右运动;第三直线电机(12)固定于后驱动箱架(52)上;
[0020]第七升降驱动臂(14)与第八升降驱动臂(16)固定于第四直线电机(15)两端,可由第四直线电机(15)驱动左右运动;第四直线电机(15)固定于后驱动箱架(52)上;
[0021]前驱动箱架(50)、后驱动箱架(52)与中间货箱(51)固定连接”;
[0022]该专利用极其复杂的结构去解决很简单的技术问题,属于过度研发,且造价高昂,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说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0023]以上这些缺点需要克服,所以急需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2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间隔棒进行拆装。
[002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6]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用于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辅助更换;包括设在间隔棒上的支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可伸缩支架。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座为U形,所述间隔棒设在所述U形内;所述支座与所述间隔棒之间设有紧固装置。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紧固装置为紧定螺钉。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用于输电线路(5)上间隔棒(6)的辅助更换;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间隔棒(6)上的支座(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1)上的可伸缩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为U形,所述间隔棒(6)设在所述U形内;所述支座(1)与所述间隔棒(6)之间设有紧固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为紧定螺钉(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与所述支座(1)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外套(2)、与所述外套(2)螺纹连接的螺柱(3)以及与所述螺柱(3)顶端铰接的导线座(4);所述导线座(4)与所述输电线路(5)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辅助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国林高春雨徐广平王培勇苏图强岳国辉王炜赵飞雄班晔辉张雨晨陈旭张浩刘保安朱庆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