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为了实现移动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一体型摄像照相设备、便携式CD(MD)播放器、无绳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电源,特别需要小型且大容器的电池。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电源而普及的电池,可例举碱锰电池这样的一次电池、镍镉电池和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其中,正极使用了锂复合氧化物、且负极使用了可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碳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小型轻量,单电池电压高,可获得高能量密度,所以倍受注目。但是,目前的电池随着高能量密度化,很难进一步确保过充电时的安全性,并防止电池温度显著上升,甚至是电池的热逸溃。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过充电时的安全性的文献及专利文献,主要有改良电池的结构使其安全化的技术,以及在非水电解质中加入过充电添加剂以提高安全性的技术等。其中,在非水电解质中加入过充电添加剂的技术由于对结构上的限制较少,所以已经有了各种提案。作为过充电添加剂,已知的有氧化还原电位为4.8~4.9V左右的氧化还原梭(redox shuttle),它是4-甲氧基甲苯、2,6-甲氧基甲苯、3,4, ...
【技术保护点】
非水电解质,它是含有非水溶剂及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非水溶剂含有卤化苯类,且非水溶剂中作为杂质含有的氨基化苯类的含量未满1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2-27 053284/20041.非水电解质,它是含有非水溶剂及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非水溶剂含有卤化苯类,且非水溶剂中作为杂质含有的氨基化苯类的含量未满100pp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非水溶剂同时包含卤化苯类和碳酸酯类及/或γ-丁内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卤化苯类为选自具有1或2个以上的氯原子及/或氟原子的卤化甲苯及卤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剛史,檜原昭男,矢嶋亨,稲田周介,福井明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