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9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器械,包括小腿固定件以及大腿固定件,所述小腿固定件以及大腿固定件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小腿段、大腿段、上身段以及横杆架,所述大腿段和小腿段以及上身段与大腿段的连接部均设置有关节段;所述关节段包括块状件以及条状件,所述条状件是由弹性硅胶条内侧填充D3O材料构成;所述小腿段、大腿段、上身段以及关节段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钢丝绳,且小腿段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脚垫板,所述上身段上设置有用于绕卷钢丝绳的绕卷机构。该器械,可佩戴于使用者侧身,自由控制使用和闲置状态的任意切换,无需单独折叠收纳放置,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乘车使用更加便捷,适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指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由于意外从而产生的肢体创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后一般需要对受损处进行石膏固定,造成患者行走不便,所以在对于骨折患者想独立行走就需要使用到骨折助行器,传统的骨折助行器一般为较长的拐杖或者支架小车,对于患者独立使用时携带相对不便,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时,前者由于长度较长携带不边,而后者需要进行折叠,使用者独立使用便捷性较差,所以需要进行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身段、大腿段和小腿段,所述大腿段设有大腿固定件,所述小腿段设有小腿固定件,所述大腿固定件和所述小腿固定件于所述支撑架同侧设置,所述大腿段与所述上身段之间以及所述大腿段与所述小腿段之间皆设有关节段,所述上身段顶部设有横杆架,所述小腿段底端设有足部支撑模块;
[0004]所述上身段设有绕卷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小腿段的底部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大腿段、小腿段和两个关节段的内部还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大腿段、小腿段和两个关节段设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伸入所述上身段并缠绕所述绕卷机构,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小腿段并绕过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足部支撑模块连接固定,所述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结构电性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足部支撑模块包括滚轮和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和所述滚轮皆固定有“L”形安装架,两个所述“L”形安装架对称铰接于所述小腿段底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足部支撑模块一端的端部分叉设置,分叉后的两个钢丝绳分别绕过两个所述张力传感器与两个所述“L”形安装架分别连接,所述防滑支脚为橡胶座,所述小腿段底部的侧边还设有脚垫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绕卷机构包括绕线筒,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的一端面固定有棘轮;
[0007]所述上身段还设有使所述棘轮单向转动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尾端通过销子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定位销的中段铰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实现复位;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皆设于所述上身段预设的活动槽内,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活动件上方,所述活动件卡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活动件设有伸出所述活动槽的把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筒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设于动力机构内,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筒通过所述减速器实现扭矩的增大,从而将所述钢丝绳进行绕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腿固定件和大腿固定件外表面和内表面皆分别设有按摩装置和柔性条,每个所述按摩装置对应设有一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小腿固定件及其按摩装置以及大腿固定件及其按摩装置皆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部设置的多个条槽,每个所述条槽内设有多组按摩组件,相邻的两个按摩组件通过绳子连接,位于每个所述条槽尾端的每个所述按摩组件皆通过拉绳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0011]进一步地,多组所述按摩组件结构设置相同,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橡胶滚珠、限位板和弹簧,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条槽内,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橡胶滚珠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按摩组件其内部的所述橡胶滚珠通过绳子连接,位于每个所述条槽尾端的每个所述按摩组件皆通过其内部的橡胶滚珠与所述拉绳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身段还设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安装板以及所述脚垫板皆设有高度调整机构,四个所述高度调整机构结构设置相同,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T形块、T形槽和压紧螺栓,四个所述T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扶手架、两个安装板和垫脚板上,四个所述T形槽皆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T形块与所述T形槽一一配合设置,四个所述压紧螺栓分别旋拧于所述扶手架、安装板和脚垫板上,当所述压紧螺栓拧紧时,所述压紧螺栓的端面抵压所述T形槽的槽底。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关节段包括多个叠放设置的块状件和多个连接所述多个块状件的硅胶条,所述关节段通过多个所述硅胶条与所述上身段和大腿段以及所述大腿段和小腿段连接固定,所述硅胶条内部填充D30材料;
[0014]多个所述块状件的结构设置相同,所述块状件的上下两端面为弧面,两个所述弧面为磨砂面。
[00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L”形安装架相邻的侧边还对称设有顶压块,当所述钢丝绳拉紧时,两个所述顶压块端面抵靠压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7]1、通过设置多块层叠的块状件,配合钢丝绳的拉紧或松弛,以及条状件内D3O材料的特性,保证支撑架可以在挺直支撑和弯折收纳状态的自由切换,使用者随身佩戴,无需折叠,避免对使用者独立乘坐公共交通造成困扰,实用性和适用性更强。
[0018]2、通过上提活动块即可解除钢丝绳拉紧状态,启动电机可实现钢丝绳自动拉紧,支撑架自动绷直,操作便捷,无需他人辅助,保证使用者可独立使用。
[0019]3、设置按摩组件,在伤患使用时,小腿部和大腿部都会与支撑架发生相对移动,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拉绳拉扯橡胶滚珠移动挤压柔性条对腿部进行挤压按摩,避免长时间小腿部固定件以及大腿部固定件对腿部包裹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的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图示方向的后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关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钢丝绳与两个“L”形安装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5为绕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大腿固定件或小腿固定件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高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支撑架;2、上身段;3、大腿段;4、小腿段;5、关节段;51、块状件;52、条状件;53、D30材料;6、横杆架;7、扶手架;8、大腿固定件;9、小腿固定件;10、绕卷机构;101、绕线筒;102、棘轮;103、定位销;104、活动件;105、把手;11、动力机构;12、张力感应器;13、钢丝绳;14、“L”形安装架;15、顶压块;16、滚轮;17、橡胶座;18、脚垫板;19、按摩装置;191、条槽;192、限位板;193、橡胶滚珠;194、弹簧;195、拉绳;20、柔性条;21、安装板;22、高度调整机构;221、T形槽;222、T形块;223、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身段、大腿段和小腿段,所述大腿段设有大腿固定件,所述小腿段设有小腿固定件,所述大腿固定件和所述小腿固定件于所述支撑架同侧设置,所述大腿段与所述上身段之间以及所述大腿段与所述小腿段之间皆设有关节段,所述上身段顶部设有横杆架,所述小腿段底端设有足部支撑模块;所述上身段设有绕卷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小腿段的底部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大腿段、小腿段和两个关节段的内部还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大腿段、小腿段和两个关节段设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伸入所述上身段并缠绕所述绕卷机构,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小腿段并绕过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足部支撑模块连接固定,所述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结构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数量有两个,所述足部支撑模块包括滚轮和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和所述滚轮皆固定有“L”形安装架,两个所述“L”形安装架对称铰接于所述小腿段底部;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足部支撑模块一端的端部分叉设置,分叉后的两个钢丝绳分别绕过两个所述张力传感器与两个所述“L”形安装架分别连接,所述防滑支脚为橡胶座,所述小腿段底部的侧边还设有脚垫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卷机构包括绕线筒,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的一端面固定有棘轮;所述上身段还设有使所述棘轮单向转动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尾端通过销子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定位销的中段铰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实现复位;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皆设于所述上身段预设的活动槽内,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活动件上方,所述活动件卡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活动件设有伸出所述活动槽的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医疗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设于动力机构内,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筒通过所述减速器实现扭矩的增大,从而将所述钢丝绳进行绕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卓然李清都向书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