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8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拟装置,涉及轨道设备测试装置技术领域,以优化试验台结构,实现轨道车辆在各种轨道激扰条件下的复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包括地基、车体、第一模拟系统以及第二模拟系统;车体沿地基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地基上,地基上形成有凹坑,且凹坑沿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地基的两端,且分别与车体的两端相连接;第二模拟系统设置于凹坑内,且一端抵接于凹坑的底面,另一端与车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模拟系统为车体提供沿竖直方向、沿地基的宽度方向以及沿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方向以及沿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方向以及沿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设备测试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列车运行里程的增加,转向架和钢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耗问题,磨耗后的车辆情况对于转向架部件的振动冲击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影响到车辆部件的寿命。因此在实验室内对机车车辆受到的轨道激扰模拟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现有的车辆动态性能试验台主要偏重于机车车辆的动态运行,主要指机车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测试,施加激扰的时间较短,且仅仅是对整个车辆系统,对转向架和车体同时进行滚动试验;或者一种高频冲击试验,也是通过模拟轮轨接触关系来模拟线路激扰情况;这些技术都无法在试验台上进行长期对转向架或者车体及车辆结构单独的或者整体式的进行长期模拟。
[000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模拟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试验台结构,实现轨道车辆在各种轨道激扰条件下的复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拟装置,包括地基、车体、第一模拟系统以及第二模拟系统;所述车体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地基上,所述地基上形成有凹坑,且所述凹坑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组件和所述第二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地基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车体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系统设置于所述凹坑内,且一端抵接于所述凹坑的底面,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系统为所述车体提供沿竖直方向、沿所述地基的宽度方向以及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
[0007]其中,所述第一模拟组件和所述第二模拟组件均包括第一作动器和反力座;所述反力座设置于所述地基上,所述第一作动器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作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反力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车钩相连接。
[0008]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一加载机构,所述第二模拟系统远离所述凹坑的底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载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加载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拟系统包括第三模拟组件和第四模拟组件,所述第三模拟组件和所述第四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凹坑内的两端,且所述第三模拟组件和所述第四模拟组件均包括底板、顶板以及作动器组件;所述底板与所述凹坑的底面相抵接,所述作动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一加载机构远离所述车体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作动器组件的一侧相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加载组件和第二加载组件;所述第一加
载组件和所述第二加载组件均包括弹性基座、第一弹性模拟构件、第二弹性模拟构件以及检测构件;所述弹性基座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模拟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模拟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模拟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模拟构件远离所述检测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
[0011]其中,所述作动器组件包括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第四作动器以及定位架;所述第二作动器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作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三作动器沿所述地基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架位于所述底板在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凹坑的底面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相抵接,所述第四作动器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所述定位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三模拟组件和所述第四模拟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构件,多个所述支撑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0013]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还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连接件、第三加载组件以及第四加载组件;所述牵引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加载组件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三加载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牵引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三加载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四加载组件沿所述地基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第四加载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牵引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四加载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0014]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两侧,且一端与所述地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外壁面相抵接。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还包括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轨道组件和第二轨道组件;所述第一轨道组件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铺设于所述地基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组件上;所述第二轨道组件沿所述凹坑的长度方向铺设于所述凹坑内,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组件相连接。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拟装置,包括地基、车体、第一模拟系统以及第二模拟系统;车体沿地基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地基上,地基上形成有凹坑,且凹坑沿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地基的两端,且分别与车体的两端相连接,为车体提供在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第二模拟系统设置于凹坑内,且一端抵接于凹坑的底面,另一端与车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模拟系统为车体提供沿竖直方向、沿地基的宽度方向以及沿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
[0018]由于在实际场景中,列车运行的轨道会存在竖直方向上的起伏以及宽度方向上的偏移,而这两个方向上的偏差在车体长时间运行后,会导致车体的连接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定长度的测试用地基,能够承载测试用车体,通过沿地基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凹坑,能够承载第二模拟系统。
[0019]当需要对轨道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以及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不平顺进行模拟时,
通过第二模拟系统能够为车体提供竖直方向以及沿地基的宽度方向上的激振力,从而能够模拟车体在垂直激振力或水平激振力的影响下行进一定时间后的状态,进而能够获得可靠的车体疲劳强度的数据。
[0020]而分别设置在车体两端的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能够模拟车体的牵引和制动工况,从而通过本申请中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能够对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制动进行模拟。
[0021]本申请提供的模拟装置既能够对轨道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的激振力进行模拟,又能够对运行速度和制动进行模拟,因此,将两个模拟相结合能够对一个车体或同时对整车车辆的轨道激扰及可靠性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车体、第一模拟系统以及第二模拟系统;所述车体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地基上,所述地基上形成有凹坑,且所述凹坑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模拟组件和第二模拟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组件和所述第二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地基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车体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系统设置于所述凹坑内,且一端抵接于所述凹坑的底面,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拟系统为所述车体提供沿竖直方向、沿所述地基的宽度方向以及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上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组件和所述第二模拟组件均包括第一作动器和反力座;所述反力座设置于所述地基上,所述第一作动器沿所述地基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作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反力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车钩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载机构,所述第二模拟系统远离所述凹坑的底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载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加载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拟系统包括第三模拟组件和第四模拟组件,所述第三模拟组件和所述第四模拟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凹坑内的两端,且所述第三模拟组件和所述第四模拟组件均包括底板、顶板以及作动器组件;所述底板与所述凹坑的底面相抵接,所述作动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一加载机构远离所述车体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作动器组件的一侧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机构包括第一加载组件和第二加载组件;所述第一加载组件和所述第二加载组件均包括弹性基座、第一弹性模拟构件、第二弹性模拟构件以及检测构件;所述弹性基座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模拟构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模拟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模拟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模拟构件远离所述检测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亚军刘涛宗玉成薛宁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