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78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道翼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机箱,两个所述机箱的内侧分别连接有翼臂Ⅰ,所述机箱的内侧连接有位于翼臂Ⅰ后方的翼臂Ⅱ,所述机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位于翼臂Ⅱ一侧的人脸监控。通过翼臂Ⅰ和翼臂Ⅱ的双层设置,使人们只有在翼臂Ⅰ和翼臂Ⅱ的内部,使踏板Ⅱ开启人脸监控时,才能够进行人脸识别,并进行翼臂Ⅱ的打开,使人们通过翼臂Ⅰ的限流作用和踏板Ⅱ与外踏板的移动控制电路作用,使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人的数量可控,且通过翼臂Ⅰ和翼臂Ⅱ隔离需识别进入的人群,避免人多拥挤在翼臂Ⅰ外侧的进入口,造成的识别错误的问题,从而避免替刷脸的情况。脸的情况。脸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道翼闸
,具体为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

技术介绍

[0002]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是人行通道翼闸结合人脸进行识别技术,进行管理出入口通道开启和关闭的设备,翼闸本身由外框机箱、机芯、翼臂、控制系统、红外传感器、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控制翼臂开合。
[0003]在人脸监控识别控制的通道翼闸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识别面部特征,但在人们通过通道翼闸时,会出现面部特征识别的人与进入的人不同的情况,即替代刷脸,造成内部人员秩序的紊乱,且严重会影响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当人们通过通道翼闸的过程中,人们身上携带的物品行李多,从而不便于通过翼闸,传统会将行李或物品先放入内部,再令人通过翼闸,人们通过翼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物品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通道翼闸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具备人们准确通行、便于经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机箱,两个所述机箱的内侧分别连接有翼臂Ⅰ,所述机箱的内侧连接有位于翼臂Ⅰ后方的翼臂Ⅱ,所述机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位于翼臂Ⅱ一侧的人脸监控,所述地面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位于翼臂Ⅰ远离翼臂Ⅱ一侧的踏板Ⅰ,所述翼臂Ⅰ和翼臂Ⅱ向对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折板,两个所述翼臂Ⅰ之间和两个翼臂Ⅱ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地面位于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凹槽,且地面通过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端两侧分别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踏板Ⅱ,所述固定框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外踏板,所述踏板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推杆一侧的动触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定触杆,所述外踏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动触杆和定触杆之间上方的断触杆,且断触杆靠近动触杆的侧面触点连通警报器,所述踏板Ⅱ和外踏板的底端与固定框内部顶端之间均连接有触杆组。
[0006]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呈弧形,且滑块在滑槽的内部向两个翼臂Ⅱ的内侧滑动,折板会单侧向下移动,所述滑槽的弧形延伸到固定块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形状呈倒置“T”字型,且推杆中的水平部分呈倒置梯形,此部分侧面与动触杆的侧面滑动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踏板Ⅰ和踏板Ⅱ的形状均呈腰形,且踏板Ⅰ和踏板Ⅱ的大小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断触杆呈针型,且断触杆的尖端朝向动触杆和定触杆之间。
[0010]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专利技术通过翼臂Ⅰ和翼臂Ⅱ的双层设置,使人们只有在翼臂Ⅰ和翼臂Ⅱ的内部,使踏板Ⅱ开启人脸监控时,才能够进行人脸识别,并进行翼臂Ⅱ的打开,使人们通过翼臂Ⅰ的限流作用和踏板Ⅱ与外踏板的移动控制电路作用,使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人的数量可控,且通过翼臂Ⅰ和翼臂Ⅱ隔离需识别进入的人群,避免人多拥挤在翼臂Ⅰ外侧的进入口,造成的识别错误的问题,从而避免替刷脸的情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折板和滑块在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的设置,使翼臂Ⅰ和翼臂Ⅱ单独打开时,滑块在翼臂Ⅰ或翼臂Ⅱ上开设的滑槽的内部移动,使滑块向下移动,令折板的两端分别进行斜向移动,使斜向一侧朝向人们的移动方向,从而通过折板的斜面,减少人们在机箱之间移动携带物品的力,且能够在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使提拿携带物品的手进行放松,使手能够进行人脸监控的识别流程,便于人们携带物品通过机箱之间,提高通过效率。
[0013]3、本专利技术通过折板在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的设置,使翼臂Ⅰ和翼臂Ⅱ未旋转进入机箱的内部时,翼臂Ⅰ和翼臂Ⅱ使折板呈水平状态,从而在翼臂Ⅰ和翼臂Ⅱ在机箱的外侧受到垂直于翼臂Ⅰ和翼臂Ⅱ的推力时,能够通过翼臂Ⅰ和翼臂Ⅱ之间的折板,使翼臂Ⅰ和翼臂Ⅱ相互支撑作用,将受力分散,减少翼臂Ⅰ和翼臂Ⅱ的损伤,提高翼臂Ⅰ和翼臂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箱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箱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电路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板结构一侧倾斜状态侧视示意图。
[0019]图中:地面1、;2、机箱;3、翼臂Ⅰ;4、翼臂Ⅱ;5、人脸监控;6、踏板Ⅰ;7、滑槽;8、折板;9、滑块;10、固定块;11、固定框;12、推杆;13、动触杆;14、踏板Ⅱ;15、外踏板;16、定触杆;17、断触杆;18、触杆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参考图2,包括地面1,地面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机箱2,两个机箱2的内侧分别连接有翼臂Ⅰ3,机箱2的内侧连接有位于翼臂Ⅰ3后方的翼臂Ⅱ4,机箱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位于翼臂Ⅱ4一侧的人脸监控5,地面1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位于翼臂Ⅰ3远离翼臂Ⅱ4一侧的踏板Ⅰ6,参考图1,翼臂Ⅰ3和翼臂Ⅱ4向对面均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折板8,折板8靠近机箱2的侧面中部与机箱2侧面固定连接,即折板8的侧面与机箱2的侧面始终接触,两个翼臂Ⅰ3之间和两个翼臂Ⅱ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10,地面1位于翼
臂Ⅰ3和翼臂Ⅱ4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凹槽,且地面1通过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1,参考图3,固定框11的顶端两侧分别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踏板Ⅱ14,固定框11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外踏板15,踏板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2,固定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推杆12一侧的动触杆13,且动触杆13的外侧连接有弹簧,使动触杆13弹性伸缩,固定框11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定触杆16,外踏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动触杆13和定触杆16之间上方的断触杆17,断触杆17靠近动触杆13的侧面触点连通警报器,踏板Ⅱ14和外踏板15的底端与固定框11内部顶端之间均连接有触杆组18,触杆组18在踏板Ⅱ14和外踏板15的内部进行控制踏板Ⅰ6和翼臂Ⅰ3这一组电路的通断。
[0022]请参阅图4,踏板Ⅱ14在初始状态通过动触杆13使踏板Ⅰ6和翼臂Ⅰ3电路连通,且触杆组18连通,踏板Ⅱ14向下移动,踏板Ⅱ14通过动触杆13移动控制,动触杆13与定触杆16连通或动触杆13与断触杆17连通,其中,动触杆13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立体安防平台人脸监控的通道翼闸,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机箱(2),两个所述机箱(2)的内侧分别连接有翼臂Ⅰ(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2)的内侧连接有位于翼臂Ⅰ(3)后方的翼臂Ⅱ(4),所述机箱(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位于翼臂Ⅱ(4)一侧的人脸监控(5),所述地面(1)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位于翼臂Ⅰ(3)远离翼臂Ⅱ(4)一侧的踏板Ⅰ(6),所述翼臂Ⅰ(3)和翼臂Ⅱ(4)向对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折板(8),两个所述翼臂Ⅰ(3)之间和两个翼臂Ⅱ(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10),所述地面(1)位于翼臂Ⅰ(3)和翼臂Ⅱ(4)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凹槽,且地面(1)通过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1),所述固定框(11)的顶端两侧分别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踏板Ⅱ(14),所述固定框(11)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外踏板(15),所述踏板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推杆(12)一侧的动触杆(13),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定触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黎光华刘立恒杨帆彭志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太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