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变电或配电
,主要涉及一种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应对能源短缺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投入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这些能源的间歇性特征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率质量。因此储能环节成为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必要环节。考虑到成本和性能优势,电池储能系统和超级电容成为最受欢迎的储能部件而得到广泛应用。新的储能系统应具备双向功率传输能力,以存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多余能量,并在可再生能源不足或消耗高峰时释放能量。其中,双向直流变换器是储能系统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端子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因此需要具有宽电压增益范围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0003]由于LLC谐振变换器具有实现原边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和副边开关管零电流关断(Z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电路、副边整流电路、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所述原边电路和副边整流电路通过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组成隔离;所述原边电路包括并联在原边电压源V
dc
两端的储能电容C
dc
;所述储能电容C
dc
两端分别并联有原边第一桥臂和原边第二桥臂;所述原边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原边第一MOS管M1和原边第二MOS管M2;所述原边电压源V
dc
正极连接原边第一MOS管M1的漏极,负极与原边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原边第一桥臂中点依次连接第一谐振电感L
r1
、第一励磁电感L
m2
和第一谐振电容C
r1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
r1
与原边电压源V
dc
负极相连;所述第一谐振电感L
m1
两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
P1
并联;所述原边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原边第三MOS管M3和原边第四MOS管M4;所述原边电压源V
dc
正极连接原边第三MOS管M3的漏极,负极与原边第四MOS管M4的源极连接;所述原边第二桥臂中点依次连接第二谐振电感L
r2
、第二励磁电感L
m2
和第二谐振电容C
r2
,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
r2
与原边电压源V
dc
负极相连;所述第二谐振电感L
m2
两端与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N
P2
并联;所述副边整流电路依次包括并联在副边电压源V0两端的副边第一桥臂、副边第二桥臂、副边第三桥臂和副边第四桥臂;所述副边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一MOS管S1和副边第二MOS管S2;所述副边电压源V0正极连接副边第一MOS管S1的漏极,负极与副边第二MOS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副边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一电容C
o1
和副边第一电容C
o2
;所述副边第三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三MOS管S3和副边第四MOS管S4;所述副边电压源V0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朱小全,蒋黎明,叶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