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5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电路结构原副边采用半桥结构实现双向功率流,使所有MOS管实现零电压开通,且原副边的MOS管通过半桥结构减少了有源器件的使用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每相的变压器二次绕组被平均分成相同数量的相的几个分支,不需要额外的成本和复杂的控制便可实现电流共享性能。解决了现有的多相LLC谐振变换器存在的不均流问题,且能实现双向功率流,适用于大功率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在没有额外器件或控制策略的情况下,即使谐振参数具有10%的公差,该拓扑也能达到良好的电流共享性能,防止因电流不均衡导致严重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变电或配电
,主要涉及一种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及脉宽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应对能源短缺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投入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这些能源的间歇性特征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率质量。因此储能环节成为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必要环节。考虑到成本和性能优势,电池储能系统和超级电容成为最受欢迎的储能部件而得到广泛应用。新的储能系统应具备双向功率传输能力,以存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多余能量,并在可再生能源不足或消耗高峰时释放能量。其中,双向直流变换器是储能系统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端子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因此需要具有宽电压增益范围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0003]由于LLC谐振变换器具有实现原边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和副边开关管零电流关断(Zero Curre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变压器二次绕组分组均流的双向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电路、副边整流电路、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所述原边电路和副边整流电路通过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组成隔离;所述原边电路包括并联在原边电压源V
dc
两端的储能电容C
dc
;所述储能电容C
dc
两端分别并联有原边第一桥臂和原边第二桥臂;所述原边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原边第一MOS管M1和原边第二MOS管M2;所述原边电压源V
dc
正极连接原边第一MOS管M1的漏极,负极与原边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原边第一桥臂中点依次连接第一谐振电感L
r1
、第一励磁电感L
m2
和第一谐振电容C
r1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
r1
与原边电压源V
dc
负极相连;所述第一谐振电感L
m1
两端与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N
P1
并联;所述原边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原边第三MOS管M3和原边第四MOS管M4;所述原边电压源V
dc
正极连接原边第三MOS管M3的漏极,负极与原边第四MOS管M4的源极连接;所述原边第二桥臂中点依次连接第二谐振电感L
r2
、第二励磁电感L
m2
和第二谐振电容C
r2
,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
r2
与原边电压源V
dc
负极相连;所述第二谐振电感L
m2
两端与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N
P2
并联;所述副边整流电路依次包括并联在副边电压源V0两端的副边第一桥臂、副边第二桥臂、副边第三桥臂和副边第四桥臂;所述副边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一MOS管S1和副边第二MOS管S2;所述副边电压源V0正极连接副边第一MOS管S1的漏极,负极与副边第二MOS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副边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一电容C
o1
和副边第一电容C
o2
;所述副边第三桥臂包括串联的副边第三MOS管S3和副边第四MOS管S4;所述副边电压源V0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朱小全蒋黎明叶开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