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及使用该负极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40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负极和一种电池,其具有高容量且可改善电池特性如大电流放电特性和低温放电特性。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提供在该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该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密度为1.5g/cm↑[3]-1.8g/cm↑[3]。此外,该负极活性材料层包含通过以球状形状对扁平石墨颗粒造粒获得的成粒石墨材料和中间相碳微球。由此,防止该成粒的石墨材料被破坏,且确保锂离子的扩散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技术包含涉及在2005年2月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33443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通过以球状(nodular)形状对扁平石墨造粒获得的材料的负极及使用该负极的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引入了许多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组合照相机(磁带录像机)、移动式电话、和膝上型电脑,且已减小了其尺寸和重量。因此,已积极促进了对于改善电池的能量密度,特别是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电源的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的研究和开发。具体地说,使用碳材料用于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非常有前途的,因为与作为传统的含水电解溶液二次电池的铅蓄电池或镍镉电池相比,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可提供高的能量密度。作为碳材料,有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如中间相碳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等。其中,天然石墨具有这样的优点:与人造石墨相比,放电容量大,且可扩大电池容量。但是,天然石墨通常具有扁平形状如鳞片状形状。因此,已存在这样的缺点:当例如如作为模型的图1所示对负极压缩模塑时,石墨颗粒112A的长边平行于负极110的表面排列,在负极110中锂离子的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提供在该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其中该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密度为1.5g/cm↑[3]-1.8g/cm↑[3],且包含通过以球状形状对扁平石墨颗粒造粒获得的成粒石墨材料和中间相碳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2-9 033443/051.一种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提供在该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其中该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密度为1.5g/cm3-1.8g/cm3,且包含通过以球状形状对扁平石墨颗粒造粒获得的成粒石墨材料和中间相碳微球。2.权利要求1的负极,其中该中间相碳微球对该成粒的石墨材料和该中间相碳微球的总量的重量比(中间相碳微球/(成粒的石墨材料+中间相碳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狩野岩大郎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