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9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9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膜池、泥泵以及脱水装置,所述膜池和泥泵之间通过排泥管相连通,所述泥泵与脱水装置之间通过送泥管相连通,所述膜池和泥泵之间设置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与所述排泥管相连通。本申请具有使污泥能够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的更好均匀,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优点。而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优点。而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脱水经常采用的水处理药剂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根据污泥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型号进行脱水处理。其工作的原理是利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链条上附带的阳电荷对污泥胶粒中的负电荷进行中和,加快污泥凝聚,同时又利用了长分子链条将污泥颗粒缠绕在一起,主要应用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压缩双电层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向污泥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时,多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直接投入到脱水装置的内部从而与污泥进行混合,直接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入到脱水装置内,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污泥之间的混合时间短且混合不均匀,影响污泥的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使污泥能够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的更好均匀,从而提升污泥脱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膜池、泥泵以及脱水装置,所述膜池和泥泵之间通过排泥管相连通,所述泥泵与脱水装置之间通过送泥管相连通,所述膜池和泥泵之间设置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与所述排泥管相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泥从膜池中排出到排泥管中后,通过加药机构向排泥管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从而使污泥与加入到排泥管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并共同在泥泵的作用下送入到脱水装置的内部,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共同进过泥泵的时候,能够增加污泥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之间的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排泥管包括与膜池相连的进泥段、与泥泵相连的送泥段以及位于进泥段和泥泵之间的混泥段,所述加药机构与所述进泥段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泥段,能够进一步对污泥和加入到排泥管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提高污泥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之间的混合的均匀度。
[0010]可选的,所述混泥段采用直筒管,所述混泥段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机构对污泥进行搅动,从而使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污泥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
[0012]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回转连接在所述混泥段内部的绞龙,所述绞龙的长度方向沿着污泥的流动方向设置,所述绞龙一端伸出至混泥段的外面,所述绞龙伸出至混泥段外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绞龙回转的驱动装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绞龙的作用下,使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合均匀的同时并带动污泥向泥泵方向移动,降低出现污泥积存在混泥段内部的情况。
[0014]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多个沿着污泥流动方向间隔设置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竖向设置,所述搅拌桨的顶端穿过混泥段的顶壁从而伸出至混泥段的外面,位于每个搅拌桨的顶端均设置有带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装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搅拌桨对污泥进行搅动,从而增加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之间的混合均匀度。
[0016]可选的,所述混泥段采用螺旋状的螺旋管。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一起进入到混泥段内部的时候,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混泥段内流动过程中不断的转向,随着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不断转向,从而使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
[0018]可选的,所述混泥段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混泥段内部的情况。
[0020]可选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泥管上方的加药斗,所述加药斗与所述排泥管之间通过送药管相连通,所述送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排泥管的内部进行加药的时候,打开控制阀门,从而使加药斗与排泥管相连通,当不需要进行加药的时候,通过控制阀门能够将加药斗与排泥管隔断。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自膜池排出的污泥与加药机构送入到排泥管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污泥送入到泥泵中,并在泥泵的作用下送入到脱水装置中,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进入到泥泵后,能够使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提高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污泥的混合均匀程度,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0024]2.污泥在经过混泥段中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充分的混合,进一步提高污泥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用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用排泥管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混泥段的观察窗与观察口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膜池;2、泥泵;3、脱水装置;4、排泥管;41、进泥段;42、送泥段;43、混泥段;431、观察口;432、观察窗;44、绞龙;45、驱动电机;46、搅拌桨;5、送泥管;6、加药机构;61、加药斗;62、送药管;63、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实施例一: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0035]参照图1,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次设置的膜池1、泥泵2以及脱水装置3,膜池1的排泥口与泥泵2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排泥管4,排泥管4一端与膜池1的排泥口密封对接,排泥管4的另一端与泥泵2的进口之间密封对接。泥泵2的出口通过送泥管5与脱水装置3相连通。在泥泵2的作用下,自膜池1内排出的污泥送入到脱水装置3的内部进行脱水处理。
[0036]参照图1、图2,位于膜池1以及泥泵2之间还设置有加药机构6,加药机构6与排泥管4相连通。通过加药机构6从而为排泥管4的内部送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使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污泥混合后送入到脱水装置3的内部。
[0037]排泥管4包括与膜池1的排泥口相对接的进泥段41、与泥泵2的进口相对接的送泥段42以及位于进泥段41和送泥段42之间的混泥段43,进泥段41、送泥段42以及混泥段43之间密封对接且内部相连通。
[0038]参照图2、图3,混泥段43采用两段封闭内部的直筒管。混泥段43的一端与进泥段41相对接,混泥段43的另一端与送泥段42相对接。混泥段43与进泥段41相对接的一端为混泥段43的进泥端,混泥段43与送泥段42相对接的一端为混泥段43的出泥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膜池(1)、泥泵(2)以及脱水装置(3),所述膜池(1)和泥泵(2)之间通过排泥管(4)相连通,所述泥泵(2)与脱水装置(3)之间通过送泥管(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1)和泥泵(2)之间设置有加药机构(6),所述加药机构(6)与所述排泥管(4)相连通,所述排泥管(4)包括与膜池(1)相连的进泥段(41)、与泥泵(2)相连的送泥段(42)以及位于进泥段(41)和泥泵(2)之间的混泥段(43),所述加药机构(6)与所述进泥段(41)相连通,所述混泥段(43)采用直筒管,所述混泥段(4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回转连接在所述混泥段(43)内部的绞龙(44),所述绞龙(44)的长度方向沿着污泥的流动方向设置,所述绞龙(44)一端伸出至混泥段(43)的外面,所述绞龙(44)伸出至混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