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合物、电极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81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共聚物(P),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铁化合物和碳,所述共聚物(P)是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和α,β-不饱和腈化合物的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极,该电极包括含该电极组合物的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该电极通过使用混合机将正极活性物质、共聚物(P)、溶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增粘剂混合,制备固体成分浓度为40~90重量%的浆状电极组合物,把该电极组合物涂布在集电体上,然后从涂布物中除去溶剂来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包含该电极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组合物、电极和电池。更详细地讲,涉及含有含铁化合物和碳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得到高容量且内部电阻小,由于反复充放电引起的容量降低少的电池的电极组合物,使用该电极组合物得到的电极和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迅速普及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PDA等的便携终端的电源大多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另外,近年,由于环境问题或资源问题,即使是作为用于电动汽车的大型电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也引人注目。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得到:在集电体上形成由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称“电极组合物”)构成的层(本专利技术中,称“活性物质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使用LiCoO2或LiNiO2等,但这些物质过充电时的稳定性不充分,故研究了在大容量的车载用途使用LiFePO4等铁化合物。电极活性物质中使用的铁化合物通常由于导电性低,故在粒子状的电极活性物质的内部难以引起电化学反应,有时导致内部电阻增大或容量降低。为了形成导电性好的电极活性物质,提出了使用导电性的碳材料,与电极活性物质的复合化,或包覆表面的方法。另外,进行了缩小电极活性物质的粒径,增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组合物,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共聚物(P),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铁化合物和碳,所述共聚物(P)由含有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与α,β-不饱和腈化合物的单体组合物共聚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0-6 294012/2004;JP 2004-10-6 294067/20041.一种电极组合物,其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共聚物(P),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铁化合物和碳,所述共聚物(P)由含有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单体与α,β-不饱和腈化合物的单体组合物共聚而成。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合物,其中,前述铁化合物是通式:AyFeXO4(A表示碱金属,X表示选自周期表第4族~第7族以及第14族~第17族元素的至少一种的元素,0<y<2)表示的含碱金属的铁复合氧化物(B)。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合物,其中,前述含有碱金属的铁复合氧化物(B)有具有六方密堆积氧骨架的橄榄石结构。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合物,其还含有溶剂。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合物,其还含有增粘剂。6.一种电极,其包括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所述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共聚物(P),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铁化合物和碳,所述共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峰真弓森满博山川雅裕森英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