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77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提取年度临时用地图层;步骤2,划定临时用地图斑的生命周期类型,将不同生命周期类型的临时用地图斑划分为转用图斑、正常图斑、恢复图斑、异常图斑和重点图斑;步骤3,根据所述临时用地生命周期类型,在步骤1所述年度临时用地图层中提取不同生命周期临时用地图层;步骤4,建立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所述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执行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3。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轻内外业核查工作量,同时避免因作业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错误,从而提升监测结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的高效性和有效性。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资源管理
,尤指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用地项目中,除了建设项目必需的永久用地外,临时用地需求量也十分庞大。当前临时用地管理制度在保障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地方的临时用地还存在“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为临时用地监管带来较大困难。
[0003]临时用地监管主要有内业核查和外业核查两种方法。临时用地监管的内业核查主要是通过目视解译的方式进行分析研判,逐一核实批准的临时用地审批使用及复垦情况。该方法结果可靠性高,但需要进行大量的临时用地分类工作,工作量大,周期长,速度慢,信息更新频率慢。
[0004]临时用地监管的外业核查主要通过随机抽查方式,实地核查抽查临时用地使用及复垦验收等情况。该方法工作量小、易实现,但抽查结果不能反映临时用地的总体情况,抽查的方式难免造成漏查问题,难以实现临时用地逐地块监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其可以减轻内外业核查工作量,同时避免因作业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错误,从而提升监测结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8]步骤1,提取年度临时用地图层;
[0009]步骤2,划定临时用地图斑的生命周期类型,将不同生命周期类型的临时用地图斑划分为转用图斑、正常图斑、恢复图斑、异常图斑和重点图斑;
[0010]步骤3,根据所述临时用地生命周期类型,在步骤1所述年度临时用地图层中提取不同生命周期临时用地图层;
[0011]步骤4,建立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所述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执行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3。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1,结合对应年份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库中的临时用地数据,将所有临时用地的图斑进行汇总;
[0014]步骤1.2,进行图形拓扑检查,将有拓扑错误的图形地块进一步核实,修复拓扑错误;
[0015]步骤1.3,进行图斑属性字段检查,将错误属性字段进行修改,删除无用属性。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3.1,将年度临时用地图层划分为有效期内图斑、复垦期内图斑、复垦期后图
斑;
[0018]步骤3.2,划分转用图斑;
[0019]步骤3.3,划分异常图斑,所述异常图斑包括临时用地图斑用途异常、临时用地图斑形状异常以及临时用地图斑面积异常;
[0020]步骤3.4,划分恢复图斑,在步骤3.3的基础上,将所述复垦期后图斑进行恢复图斑划分。
[0021]进一步,所述步骤3.2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3.2.1,在有效期内图斑中新建两个属性字段,两所述属性字段分别为已报批面积和转用率;
[0023]步骤3.2.2,将建设用地报批红线数据与所述有效期内图斑进行标识叠加分析,将已报批为建设用地的有效期内图斑进行标识分割并计算面积,将该面积的计算结果赋值给所述已报批面积;
[0024]步骤3.2.3,计算已报批为建设用地的有效期内图斑的转用率并将值赋予给所述转用率;
[0025]步骤3.2.4,将除所述转用图斑外的有效期内图斑提取为非转用图斑。
[0026]进一步,所述步骤3.4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3.4.1,获取恢复图斑地类数据图层;
[0028]步骤3.4.2,在所述复垦期后图斑中新建两个属性字段,两所述属性字段分别为已复垦面积和复垦率;
[0029]步骤3.4.3,将所述恢复图斑地类数据图层与所述复垦期后图斑进行标识叠加分析,将与所述恢复图斑地类数据图层重叠的所述复垦期后图斑进行标识分割并计算面积,将该面积的计算结果赋值给所述已复垦面积;
[0030]步骤3.4.4,计算标识分割后的图斑复垦率,将其值赋予给所述复垦率,当复垦率大于或等于90%时,则将该图斑划分为恢复图斑。
[0031]进一步,所述步骤3还包括:
[0032]步骤3.5,在步骤3.3的基础上,将剩余所述非转用图斑和所述复垦期内图斑划分成正常图斑。
[0033]进一步,所述步骤3还包括:
[0034]步骤3.6,根据历年重大项目清单,从所述正常图斑、恢复图斑和异常图斑中提取重点图斑。
[0035]进一步,所述步骤3还包括:
[0036]步骤3.7,核实临时用地图斑实际情况,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辅助外业举证照片进行目视解译;如有异常,则在属性表中填写异常原因。
[0037]进一步,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4.1,将临时用地范围进行提取建模,在模型中执行所述步骤1;
[0039]步骤4.2,将转用图斑进行提取建模,在模型中执行步骤3.1和步骤3.2;
[0040]步骤4.3,将异常图斑进行提取建模,在模型中执行步骤3.3;
[0041]步骤4.4,将恢复图斑进行提取建模:在模型中执行步骤3.4。。
[004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提取年度临时用地图层;步
骤2,划定临时用地图斑的生命周期类型,将不同生命周期类型的临时用地图斑划分为转用图斑、正常图斑、恢复图斑、异常图斑和重点图斑;步骤3,根据所述临时用地生命周期类型,在步骤1所述年度临时用地图层中提取不同生命周期临时用地图层;步骤4,建立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所述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执行步骤1、步骤2 以及步骤3。具有优点如下:
[0043](1)获得历年较全面的临时用地范围和属性信息,为临时用地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
[0044](2)针对不同的临时用地监管阶段得到不同生命周期的临时用地监测数据,提高临时用地监管工作效率,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0045](3)对及时掌握临时用地的使用和复垦情况,加强临时用地监管,压实临时用地恢复责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资源;
[0046](4)对临时用地总体情况进行快速更新,掌握每块临时用地的最新情况,推进临时用地逐地块管理,减轻内外业核查工作量。
[0047]综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减轻内外业核查工作量,同时避免因作业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错误,从而提升监测结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4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49]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尖锐角α示意图。
[0050]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取临时用地范围的模型构建界面的示意图。
[0051]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取临时用地范围的模型运行界面的示意图。
[0052]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用图斑提取的模型构建界面的示意图。
[00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提取年度临时用地图层;步骤2,划定临时用地图斑的生命周期类型,将不同生命周期类型的临时用地图斑划分为转用图斑、正常图斑、恢复图斑、异常图斑和重点图斑;步骤3,根据所述临时用地生命周期类型,在步骤1所述年度临时用地图层中提取不同生命周期临时用地图层;步骤4,建立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所述自动化数据提取模型执行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结合对应年份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库中的临时用地数据,将所有临时用地的图斑进行汇总;步骤1.2,进行图形拓扑检查,将有拓扑错误的图形地块进一步核实,修复拓扑错误;步骤1.3,进行图斑属性字段检查,将错误属性字段进行修改,删除无用属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将年度临时用地图层划分为有效期内图斑、复垦期内图斑、复垦期后图斑;步骤3.2,划分转用图斑;步骤3.3,划分异常图斑,所述异常图斑包括临时用地图斑用途异常、临时用地图斑形状异常以及临时用地图斑面积异常;步骤3.4,划分恢复图斑,在步骤3.3的基础上,将所述复垦期后图斑进行恢复图斑划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2.1,在有效期内图斑中新建两个属性字段,两所述属性字段分别为已报批面积和转用率;步骤3.2.2,将建设用地报批红线数据与所述有效期内图斑进行标识叠加分析,将已报批为建设用地的有效期内图斑进行标识分割并计算面积,将该面积的计算结果赋值给所述已报批面积;步骤3.2.3,计算已报批为建设用地的有效期内图斑的转用率并将值赋予给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学仕郑华健陈桥驿纪敏黄永芳邱清清孙端吴启倩许志明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